环境保护主义与企业新逻辑(牛津企业伦理精选译丛)

分類: 图书,特价书,经济与管理,
品牌: 爱德华·弗里曼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页码:94 页
·出版日期:2004年
·ISBN:7504546453
·条形码:978750454645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牛津企业伦理精选译丛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环境保护主义与企业新逻辑》以三位不同背景的人之间的谈话为形式展开:第一位是对企业有兴趣的哲学家;第二位是宗教学者同时也是一位环境保护主义者;第三位是管理学院学生,后来成为一位环境问题专家。谈话由目前大家仍旧认同的几条信念开始。首先,大多数的环境保护论者与环境主义的讨论话题,都不看好企业在保护环境中能够发挥的作用。第二,企业与伦理相随而行。第三,我们完全可以想出一些办法,通过这些办法来防止诸如生产消费之类的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我们的企业会因而带上绿色的标记。
编辑推荐《环境保护主义与企业新逻辑》的目的是要建议企业界在这个环境保护呼声日益高涨的时代中,如何扮演好领导者的角色。企业界可以做到环保与获利两不耽误。企业家们需要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商业策略,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一些创新。企业也需要重新思考自己所能承受的底线。笔者在《环境保护主义与企业新逻辑》中建议读者从四个战略层面上来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目录
第1章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种新的方法
今天企业领导者面临的挑战
环境:无所不在
环保的障碍
常规思维定式
成本-效益思维定式
限制因素思维定式
可持续发展思维定式
环境盲思维定式
子孙的未来:一个赌注
企业的基础:你代表什么
绿色的层面
了解环境保护主义
本书的计划
摘要
第2章 环保主义者与企业新逻辑
企业新逻辑
环境保护主义者的角色
利益领域的需求
老故事:牛仔资本主义
新故事:以价值为基准的资本主义
走向战略新框架
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与商业成功
建立与维持企业战略
建立环保企业战略:原则与绿色价值
三个原则
宣告绿色价值
企业战略与创新思维
结论
第3章 四种绿色的层面
介绍
轻微的绿色或是合法的绿色
更好,更快,更便宜
影响法规制定的过程
法律的精神与条文
轻微绿色的价值与实现流程
市场绿色
回应顾客的需求
超前行动:引领消费者偏好
基于环保的营销
绿色营销
市场绿色价值与实现流程
利益相关者的绿色
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自愿遵守
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
利益相关者的绿色价值与实现流程
环境是一个利益相关者吗
深层的绿色
可持续性发展与深度生态学
麦道的原则
深层的绿色价值与实现流程
哲学性思考与企业价值
第4章 了解环境保护主义
介绍
保护主义论
社会正义论
深度生态系统论
总结
第5章 一种改变的计划
介绍
企业的新逻辑与变革计划
环境保护与质量控制
绿色的层面与领导转变性的变革
为我们的孩子转变思想:对于未来的一些推测
为了我们的孩子,赌注下在哪边
空间群落的博弈
基因组的博弈
一些结论
环保中的社会角色
环保中的企业角色
环保中的个人角色
……[看更多目录]
序言在中国,商业伦理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重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一名在该领域从事过研究和教育工作的学者,反思这一现象,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我国正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时期。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几乎所有商务活动,其主体都缺乏自主性。一切按计划和指令办事,只要不折不扣地完成计划,就符合商务活动最高的伦理标准。至于效率如何、结果怎样、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什么作用和影响,则往往不需要企业等经济组织来考虑。因此,商业伦理自然就没有它的一席之地。而如今,企业的经济主体作用大大增强,在经济活动和决策中有了很大的自主性,因此,企业家们在制定决策的时候,除了考虑其他种种因素,往往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考虑一下商业伦理的问题,尽管有时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且,现实商务活动中不讲伦理情况的发生,也使很多企业深受其害,因此也促使了企业家们商业伦理意识的增强。
其二,我国的法制建设正在加强。
法律与伦理,可谓功能互补、相辅相成。毫无疑问,市场经济首先是法制经济。如果没有法律的制约与规范,经济活动无法正常进行。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伦理在经济活动中所起的引导和软约束作用。法律是一个社会得以正常运行的底线,每一个商务活动的主体,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必须遵守法律的制约,做到守法经营。但是如果在商务活动中,每一个个人或组织能够在守法的基础之上,对自己提出更高的伦理要求,并以此来指导实践,那么社会的发展将更加全面和更有效率。
其三,国际社会对此问题的重视。
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随着“安然(Enron)公司事件”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商业伦理问题再次引起社会的关注。企业在注重盈利的同时,是否还应该高度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以优秀行为来为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已经推出了针对上市公司的“道德指数”,以此来衡量公司在商业活动中的行为道德取向。这就是对此类问题的最好回答。
有鉴于上述原因和商业伦理问题的重要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视角独特,于国外诸多的商业伦理著作中,选择了牛津大学出版社美国分社出版的这3本书,委托我来组织翻译,编辑出版“牛津企业伦理精选译丛”。这3本书各具特点,从不同侧面多方位地论述了商业伦理领域中一些较前沿的问题。本套书的出版,相信对于中国商业伦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会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写下此文的时候,我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MIT Sloan School)做访问学者,并有机会去邻近的哈佛大学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听课。我注意到这两所世界上最有名的大学,在他们的工商管理硕士(MBA)新生初进校为期两周的定向训练(Orientation)中,就安排有多种内容和形式的商业伦理(Business Ethics)课程,这也说明美国在培养未来企业家和经理人的过程中,对商业伦理问题的高度重视。我想,这对于中国的商界和教育界,应该也是值得深思的!
文摘第2章 环保主义者与企业新逻辑
企业新逻辑
在过去的30年中企业发生了许多改变,这是一种含蓄的说法。每一天都有管理专家忠告那些经理人们如何应付改变,如何去了解改变,如何去衡量改变,甚至如何改变他们自己与他们的家庭。
资本主义建立在不断变化的逻辑之上。一些人,或者是一些团体,想出某些改进之道,发展一些新的理论或技术,这使得以往的流程显得过时甚至被淘汰。经济学家熊彼特称之为“创造性的破坏”,并称它为资本主义的核心,从而将不断变化作为商业根本逻辑理论化了。
为什么企业会感受到改变呢?在过去,大多数企业只需关心它们所在国的状况,而那时的沟通方法非常缓慢。今日大多数公司的管理者则必须知晓在全世界发生了什么事件,而且要及时进行沟通。
在国与国之间存在有许多障碍,尤其是在资本往来方面。毫无疑问,资本市场是全球性的,而全球性的政治机构也在无限制增加。当资本市场变得更加自由的时候,政治机构也相对更加自由。针对于企业新逻辑所产生的信息技术的超乎想像的爆炸,带来的不是改变,而是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