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记(共3册)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中国当代小说,综合,
品牌: 郭澄清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1484 页
·出版日期:1975年
·ISBN:7020052665
·条形码:9787020052660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大刀记》第一部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小说继承并发扬了中国古典小说在行动中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传统,把人物安置在典型的矛盾冲突的漩涡里,着重从人物的言与行两个方面,展现人物性格及其精神面貌。作品以主要人物梁永生等形象的性格刻画为中心,展开细腻描绘,使人物形象十分醒目,跃然纸上。
《大刀记》第一部通过《德州内外》、《苦上加苦》、《难中遇难》等章节,用如泣如诉的血泪文字,描绘了”闯衙喊冤”而被打屈死的长工梁宝成的儿子梁永生苦难的童年,并通过与地主白眼狼一伙的尖锐冲突,集中、具体地描写了少年时代梁永生那种“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脾性”;然后又通过《大闹黄家镇》、《夜袭龙潭街》、《怒打日本兵》、《血染龙潭》等篇章集中、具体描绘了青年时代的梁永生“怕狼怕虎别在山上住,怕死就别活着”的农民自发斗争的“愣葱精神”。同时又在《古庙许亲》、《新婚喜日》、《姓“穷”的人们》、《杨柳青投亲》、《风雪关东路》、《下山找党》等章节中,在更广阔的中华大地上,展现了我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中华民族的苦难史,热情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精神。
《大刀记》第二部围绕着梁永生率领的大刀队在冀鲁平原、运河两岸的龙潭、宁安寨一带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战斗历程,巧妙地安排情节和生动的斗争画面,做到了故事完整,有头有尾,头绪不繁,首尾照应。
编辑推荐本书由第一部、第二部上下组成。第一部用如泣如诉的血泪文字,描绘了“闯衙喊冤”而被打屈死的长工梁宝成的儿子梁永生苦难的童年,并通过与地主白眼狼一伙的尖锐冲突,集中、具体地描写了少年时代梁永生那种“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脾性”;第二部围绕着梁永生率领的大刀队在冀鲁平原、运河两岸的龙潭、宁安寨一带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战斗历程,巧妙地安排情节和生动的斗争画面,做到了故事完整。
目录
第一部
第一章 闹元宵/1
第二章 灵堂栽赃/14
第三章 闯衙喊冤/26
第四章 龙潭桥别妻/37
第五章 德州内外/49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第三章 闯衙喊冤
县衙的差役们,头戴篾顶尖帽,手持竹板绳索,如同牛头马面,在公案
桌前分站两旁,一齐放开嗓子大声嚎叫:
“大老爷升堂——!”
最后这个“堂”字,喊得长而且响。
衙役三班,照这样的喊法,喊完一遍又喊二遍,喊完二遍又喊三遍。直
到三遍喊完后,那个身穿长袍马褂、头戴顶子的“县令大老爷”,这才堂哉
皇哉、一步一喘地走出上房。他腆着肚子,拿着架子,踱着方步,穿过二堂
来到大堂,气咻咻地坐在公案桌边的太师椅上。
这个“七品县令”,长得鹰鼻鹞眼,肉头肉脑;那怕有二百斤重的块头
儿,压得椅子咭吱嘎吱乱叫唤。他吭哧吭哧地喘着粗气,一阵阵的酒腥臭味
儿从探着两小撮黑毛的鼻孔里冒出来,在屋中扩散着;两眼半睁半闭,眼角
上挂着黄乎乎的眵目糊;伸手拿过案角上的“惊堂木”,往桌面上一拍,浊
声浊气地说:
“带上来!”
两个差役拖着遍体鳞伤的梁宝成进了大堂。
进门后,差役往前一推,松开手滚蛋了。
刚受过重刑的梁宝成,疼痛难忍,站立不住,一跤摔倒地上,一阵头晕
目眩昏迷过去。
梁宝成是怎么来到大堂上的呢?
这得先从白眼狼那里说起——
P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