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中外战争传奇丛书

分類: 图书,军事,中国军事,军事史,
品牌: 张秦洞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190 页
·出版日期:2004年
·ISBN:7806664645
·条形码:9787806664643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向全国进军作战的开始。它是由江河进攻战、陆地追歼战、城市攻坚战三种作战类型融为一体的战略性战役,其战场范围之广,参战兵力之多,阶段转换之快,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本书作者抓取这一作战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引人入胜的事例,运用通俗、简明、生动、写实的手法,带你重温了这场激动人心的战役。
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期间,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彻底粉碎了所谓“长江天险不可愈越",的神话,歼灭了国民党军约43万人的重兵集团,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长江南岸大部分地区。上演了一出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历史话剧,谱写了一曲埋葬蒋家王朝的凯歌。
作者通过抓取这一作战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引人入胜的事例,运用通俗、简明、生动、写实的手法,向广大青少年读者介绍发生在50多年前伟大的渡江作战中的一些真实故事。
媒体推荐书评
商场如战场,重温中外战争传奇故事,将获得启示、灵感……
编辑推荐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向全国进军作战的开始。它是由江河进攻战、陆地追歼战、城市攻坚战三种作战类型融为一体的战略性战役,其战场范围之广,参战兵力之多,阶段转换之快,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本书作者抓取这一作战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引人入胜的事例,运用通俗、简明、生动、写实的手法,带你重温了这场激动人心的战役。
目录
渡江战役大扫描 /1
多次酝酿渡长江 /8
抒豪情一统中华 /14
和谈作幌实备战 /21
牵线木偶难作为 /29
汤白加紧布江防 /38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长江虽然难以逾越,但也绝非是不能通过的鸿沟。从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来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长江可能成为一些封建王朝固守江南一隅的天然屏障,但它终究无法阻止统一中国的步伐。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历史的巨轮驶进了1949年初,在中国的大地上,共产党成功地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军的实力受到严重的削弱,蒋家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中。国民党为了赢得时间进行垂死挣扎,故而在和平谈判的烟幕掩护下,一面要求与中共进行“和谈”,一面加紧组织长江防御,妄图利用长江天险与人民解放军对峙,取得喘息的机会,等待时机,依托长江以南半壁山河重整军力,在美国佬的帮助下卷土重来。其次,也要阻止解放军过江,保住江南半壁河山,使中国重走南北朝的老路。
截至1949年4月初,国民党军在湖北宜昌至上海间的中、下游地段的1 800多千米的长江沿线,部署了115个师约70万兵力(在江西湖口至上海的下游河段,部署了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汤恩伯集团的75个师约45万人;湖口至宜昌的中游河段,则由华中军政长官公署白崇禧集团的40个师约25万人负责守卫)。此外,还调集了130艘军舰和300多架飞机,构成所谓的陆海空立体防线,企图将人民解放军阻挡在长江以北。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的舰艇也没有闲着,频繁地游弋于中国的长江及长江口外沿海,妄图对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进行武装干涉。
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在与南京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时,加紧渡江作战的准备。在兵力使用上,决定以第二、第三野战军的100万兵力,在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12万兵力的策应下,渡江歼灭汤恩伯集团,夺取国民党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京沪杭地区。
渡江战役,也称京沪杭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及中原军区、华东军区部队共120万人,在长江中下游地段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为了加强对渡江战役的指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早在1949年1月8日就作出决定,由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和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在淮海战役期间组成的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继续行使统一指挥渡江作战的职责,统一领导8个兵团部、26个军的百万雄师渡江作战。
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专门强调:“此次我百万大军渡江南进,关系全局胜利极大。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