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法典化研究/民商法文库

分類: 图书,法律,商法,综合,
品牌: 曹新明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页码:531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562027404
·条形码:9787562027409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文以ⅥPO和WTO为研究平台,以法国和菲律宾的知识产权法典为范例,以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单行法为基础,以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国情为支点,以多维度和多视角为研究方法,以编纂中国知识产权法典为中心,以提高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为目标,从八个方面展开研究。
首先,以我国正在进行的第四次《民法典》编纂为切入点,以外国经典民法典范例和本国的主导学说为基础,就知识产权法与民事基本法的交互关系进行了梳理,提炼出两者关系的“分离交融”四种连接模式,展示了一幅清晰的连接关系图,并采用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法论证了以“链接方式”将知识产权与民事基本法(《民法典》)连接为最具有效益的选择。紧接着围绕知识产权制度的表现形式进行逻辑论证,用历史研究和归纳论证方式阐释了制度变迁对知识产权制度模式选择的决定性影响,充分肯定了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时代,知识产权法典是一种首选,法国和菲律宾作了率先垂范。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知识产权单行法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法典化的目标取向为“五化”:化虚为实,使虚在之法实在化;积零为整,使知识产权法系统化;内外兼顾,使知识产权国际化和本土化;与时俱进,使知识产权法现代化;和谐均衡,使知识产权法协调化。目标确立后,便以法律经济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对知识产权法典化进行了经济分析和实效分析,同时对与知识产权法典化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辩证分析。完成这些基本研究后,最后就知识产权法典之范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和选择,并以此为基础,草拟了一部《知识产权法典》。
本著作对。知识产权法典编纂与知识产权法典化的理念;知识产权法与民事基本法的交互关系;知识产权法典化的目标取向;知识产权法典的范式选择等学术难题的解决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曹新明,男,1961年生,湖北汉川人,法学博士、教授。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曾在《法学研究》、《法学》、《法商研究》和《中国版权》等权威、重点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参加创作学术专著《西方诸国著作权制度比较》、《中国区域著作权制度比较研究》等多部,主编或参编教育部、司法部知识产权法学统编教材十余部。其学术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法和民商法。
编辑推荐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与中国知识产权法典化有关的基础内容;第二章介绍与民事基本法关系论;第三章介绍制度变迁与法律模式;第四章介绍法典化的目标取向;第五章是法典化的经济分析;第六章为法典化的实效分析;第七章为法典化的辩证法论;第八章是法典范式选择。
目录
总序…………………………………………………………(1)
21世纪将是知识产权法典化的世纪………………………(1)
内容简介……………………………………………………(1)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知识产权源流考……………………………(1)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第三节 既成模式:知识产权与民法典的分合交融
如上所述,既然知识产权法定位于民事法律范畴,那么,编纂民法典时,起草者就必然要认真研究知识产权与民法典的连接方式。事实也的确如此。
民法典起草委员会委员、民法学专家梁慧星教授认为,“考虑到现行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已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因此,建议民法典不设知识产权编,而以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作为民法典外的民事特别法。”也有学者认为知识产权非常重要,应当在民法典中专设知识产权编,以强调知识产权在我国民法典中的地位。徐国栋教授主持的《中国绿色民法典》就是这种模式的代表。知识产权专家郑成思在考虑知识产权法是否编人民法典时,起初持否定态度,不主张将知识产权整体纳入民法典,而应当将知识产权法典化,制定单独的知识产权法典;但是,客观现实使其改变了这种立场,同意将知识产权法纳人民法典。吴汉东教授则认为,不宜在民法典中设立知识产权编,而主张在民法典中以一个或几个高度概括性的条款对知识产权进行原则性规定,然后在民法典之外单独编纂知识产权法典。
由上所述可知,我国民法、知识产权法学者都非常关注知识产权与民法典的关系,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将上述观点与其他学者的意见进行综合,大致可以将知识产权与民法典的连接方式概括为以下四类:
1.分离式。该模式将知识产权与民法典相分离,其理由是:知识产权已经自成体系,其个性特征非常突出,难以与物权、债权、人身权等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法国的做法是典型的范例:《法国民法典》只字未提知识产权,然后单独编纂知识产权法典。作为新型民法典代表的《荷兰民法典》原本打算将知识产权法纳入其中,但最后的结果却完全将知识产权排除在外,拟编纂独立的知识产权法典。
2.纳入式。该模式将知识产权全部纳人民法典,使其与物权、债权、人身权等平行。此种主张的理论基础是:与其他种类的民事权利相比,知识产权虽然有其独特的个性,但共性还是主要的。尤其应当注意:在整个民事法律体系中,每一类权利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但仍然能够和平共处于民法典,几乎所有的民法典都是如此。由于知识产权体系成长的时间比较短暂,未能在法、德等传统《民法典》中占到其位置,但在一些新编《民法典》(如《越南民法典》)中,其地位便得到了肯定。我国《民法典》既然要成为新世纪的国际代表作,就必须敢于创新,大胆尝试,将知识产权整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