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杂病八大证治

分類: 图书,医学,临床医学,治疗学,
品牌: 王付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页码:399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801946472
·条形码:9787801946478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很好的中医临床诊疗学参考书。作者针对基层医师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的“疑难杂病”而又缺乏治疗方法的实际情况,以西医八大系统即:消化、呼吸、神经及精神、循环及血液、运动、泌尿、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分类法为“纲”,以中医的气、血、虚、寒、热、痰、湿、燥(风)八大证治辨别分型为“目”。在“目”中分设有:病因病理、辨别要点、辨证用方。在辨证用方中,详细地介绍了每一证型的辨证规则、治疗方案、代表方剂、方药组成、用药要点、随症加减等内容。本书坚持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开拓出一种新颖的辨证思路,启发读者怎样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如何正确地诊治临床上的疑难杂病,其内容丰富,提纲挈领,简明实用。适于各级中医、西学中临床医师及中医院校在校生、实习生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王付,男,1958年生,河南省济源市人.1989年研究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任河南中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河南省高校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主要从事《伤寒论》、《方剂学》教学、临床与科研工作,出版了大量研究应用《伤寒杂病论》的著作,代表著作有《伤寒内科论》、《伤寒杂病论字词句大辞典》、《伤寒杂病论临床用方必读》、《伤寒杂病论症状鉴别与治疗》、《伤寒杂病论汤方现代研究及应用》、《仲景方临床应用指导》、《经方配伍用药指南》、《经方药物药理临证指南》、《经方辨治疑难杂病技巧》、《经方学用解读》、《经方药对》、《用方临证指要》、《用方配伍技巧》、《阳痿证治》、《中西医结合诊治胃痛胃胀100法》等20部,累计700余万字;曾先后在《中医杂志》等50家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完成科研成果及在研课题12项,其中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一作者)。对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肝炎、胃肠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编辑推荐这是一本很好的中医临床诊疗学参考书。作者针对基层医师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的“疑难杂病”而又缺乏治疗方法的实际情况,以西医八大系统即:消化、呼吸、神经及精.神、循环及血液、运动、泌尿、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分类法为“纲”,以中医的气、血、虚、寒、热、痰、湿、燥(风)八大证治辨别分型为“目”。在“目”中分设有:病因病理、辨别要点、辨证用方。在辨证用方中,详细地介绍了每一证型的辨证规则、治疗方案、代表方剂、方药组成、用药要点、随症加减等内容。
目录
第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概述 (1)
第一节 从气论治 (2)
一、病因病理 (2)
二、辨别要点 (3)
三、辨证用方 (3)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病因病理
1·脾胃气虚 胃主受纳、腐熟与消磨水谷,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灵枢。玉版》日:“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如因饮食失节,或因过劳而虚损,或久病不愈,均可损伤脾胃,并进而演变为脾胃气虚病理病证。
2·中气下陷 脾主升清,主运化;胃主通降,主腐熟。脾胃气机和调,则清升浊降,脾胃纳运正常。假如脾气虚弱,生化气血不足,则可引起中气下陷,升举无力,以此而变生为中气下陷病理病证。
3·气虚气滞脾主运,胃主纳,纳则能食,运则能消。假如脾虚不运,胃虚不纳,脾胃气机壅滞,而不得升降,则可加重脾胃气机不纳不运,并进而变生为脾胃气虚气滞病理病证。
4·肝气郁结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如因情志不遂,或因所愿不得,均可引起肝气不得疏泄而郁结,导致疏泄失职,气机郁滞,以此而演变为肝气郁结病理病证。
5·肝气犯胃 胃气之所以能通降受纳水谷,是因为肝气疏泄条达。假如肝气郁滞而不能疏达胃气,胃气亦因之而郁滞。又因肝气逆乱,不能疏泄而犯于胃,则变为肝气犯胃病理病证。
6·肝郁脾虚肝气内郁,气机不利,则不能疏达脾气;或肝郁相克于脾,导致脾生化气血不足;或脾气虚弱而不能和调于肝,可引起肝气内郁,脾气愈虚,以此而演变为肝郁脾虚病理
7·气郁湿阻肝气既主疏达气机,又主疏泄水津运行。假如肝气郁滞,则气机不利,水津不行。又,气郁而不化湿,湿邪因P2之而内生,湿邪内生则又加剧气机壅滞,以此而演变为气郁湿阻病理病证。
二、辨别要点
1.脾胃气虚证临床表现以胃脘隐痛,食欲不振,食而不消为审证要点。
2.中气下陷证临床表现以脘腹坠胀,食后沉闷,神疲倦怠,气短乏力为审证要点。
3.气虚气滞证临床表现以脘腹胀满,四肢乏力,饮食不佳为审证要点。
4.肝气郁结证临床表现以情绪不佳,胸胁胀满,脘腹窜痛为审证要点。
5.肝气犯胃证临床表现以脘腹胀痛,胁胀或痛,或易怒为审证要点。
6.肝郁脾虚证临床表现以脘腹胸胁胀痛,以胀为主,食少便溏为审证要点。
7.气郁湿阻证 I临床表现以情志不遂,脘腹胀满,不思饮食为审证要点。
三、辨证用方
(一)脾胃气虚证
【辨证规则】以下6个方面,其中病变证机是辨证求机的必备条件,前3项中只要具备两项即第1项与第2项、或第1项与第3项、或第2项与第3项同时具备,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