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昔辰光格上海(城市文化丛书)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地方文化,
品牌: 陈子善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179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811013258
·条形码:9787811013252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城市文化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是城市文化丛书系列之一。“迪昔辰光格上海”是上海话,即“那个时候的上海”,讲述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上海,而且是文学的上海,文化的上海。书中通过具体问题的探讨辨析,来把握上海过去和现在的文化空间,来重绘上海的文学和文化地图,诱发对上海都市/社会/文化/人的未来想像和深度思考。
“迪昔辰光格上海”是异常丰富的,是十分迷人的,作者只是回顾和描述了文学和文化方面的一小部分,远非全部;即便是文学和文化方面,也还只是一小部分,远非全部。“迪昔辰光格上海”是一个开放的话题,是可以而且应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断言说的。
编辑推荐本书是城市文化丛书系列之一。“迪昔辰光格上海”是上海话,即“那个时候的上海”,讲述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上海,而且是文学的上海,文化的上海。书中通过具体问题的探讨辨析,来把握上海过去和现在的文化空间,来重绘上海的文学和文化地图,诱发对上海都市/社会/文化/人的未来想像和深度思考。
目录
自序
上编 上海罗生门
脂粉的城市
亭子问里
弗丽茨夫人的客厅
遮住太阳光线的高楼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15年后,笔者读到邵洵美发表在1933年6月上海《时代图画半月刊》第4
卷第7期上的《花厅夫人——介绍弗丽茨夫人》一文,才发觉这个断语下得
过于轻率了。邵洵美称弗丽茨夫人是上海的“花厅夫人”,即上海的“Salo
n的领袖”,并解释说:“Salon的译义即会客室,我译作花厅不过是为了字
面上的漂亮。”邵洵美对弗丽茨夫人可谓推崇备至:
“弗丽茨夫人(Mrs.Chester Fritz),匈牙利人,留华有年,嗜文学,
著作甚富,自小在美国,与各国大文学家多相往还,在上海为《中国评论周
报》编文学栏两年,极受称许。每星期至少有两次由她邀客聚谈,最近大光
明音乐会亦由她主催。欧美文艺家来华,多半由她招待。她对于中国的文学
艺术提倡尤力,曾组织万国戏剧社,成绩亦佳。”
原来弗丽茨夫人并非等闲之辈。她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生活,她迷恋
文学创作,她也致力于文学编辑,她家的客厅是当时上海滩颇有名气的文艺
沙龙,邵洵美就是这个沙龙的常客之一(邵洵美曾与她一起接待过墨西哥著
名漫画家M.珂佛罗皮斯)。说弗丽茨夫人是当时旅居上海的一位活跃的外国
女作家、女文学活动家,应该是符合历史真实的。她当选国际笔会中国分会
的外籍理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自从萧乾在回忆录中写了“太太的客厅”以后,30年代林徽因的北京寓
所的客厅就广受关注,相关文章连篇累牍,连美国学者费慰梅写《中国建筑
之魂》也不忘在书中专辟一章“太太的客厅”,“林家客厅”简直成了30年
代中国文艺沙龙的代名词。今天,不少年轻的文学爱好者和评论者以生不逢
时,无法再到“林家客厅”一睹女主人的风采,无法参与“林家客厅”的聚
会并高谈阔论而深以为憾。不过也有不和谐之音,冰心当年就写过一篇小说
《我们太太的客厅》,据说就是讽刺林徽因的。然而,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
海,却无法找到像北京“林家客厅”那样闻名遐迩的文艺沙龙,总觉得缺少
点什么。现在好了,弗丽茨夫人的客厅多少填补了这个空白。真的要感谢邵
洵美。如果不是他有心记上一笔,弗丽茨夫人的事迹恐怕就要湮没不彰了。
只是我们今天仍不能详细得知弗丽茨夫人客厅当年聚会的许多具体情形,也
不知道弗丽茨夫人在二战爆发后去了何处,现在是否还健在?
诚然,弗丽茨夫人是洋人,她的客厅是洋人的客厅。不像“林家客厅”
是道地的“国货”,尽管客厅主人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