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诊断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
分類: 图书,医学,临床医学,诊断学,综合,
品牌: 王汝琨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43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35706770
·条形码:9787535706775
·包装版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根据全国中医药成人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会2000年6月在长沙举行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修订主编会议的要求,按照“理论够用为度,突出成教特色,便于自学,重在实用”的原则,本教材内容力求面向基层、由浅入深、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做到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适当反映现代诊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拓宽知识面;力求体现“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实用性);采用“一书两纲”的形式,即以本科水平为准,与本科、专科两套教学大纲配套使用,在用于专科教学时,请按专科教学大纲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
目录
绪论
一、《西医诊断学》的内容
二、临床诊断的种类
三、《西医诊断学》在临床教学中的作用
四、《西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第一篇常见症状
第一节 发热
一、体温调节与发热机制
二、病因
三、临床表现
四、问诊要点
五、检查要点
第二节 头痛
一、发生机制
二、病因
-三、问诊要点与临床表现
四、检查要点
第三节 胸痛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
二、问诊要点与临床表现
三、检查要点
第四节 呼吸困难
一、病因
二、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三、问诊要点
四、检查要点
第五节 咳嗽与咳痰
一、发生机制
二、病因
三、问诊要点与临床表现
四、检查要点
第六节 咯血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
二、问诊要点与临床表现
三、检查要点
第七节 心悸
一、发生机制
二、病因与临床表现
三、问诊要点
四、检查要点
第八节 发绀
一、发生机制
二、病因与临床分类
三、问诊要点
四、检查要点
第九节 水肿
一、发生机制
二、病因与临床表现
三、问诊要点
四、检查要点
第十节 腹痛
一、发生机制
二、病因与临床表现
三、问诊要点
四、检查要点
第十一节 恶心与呕吐
一、发生机制
二、病因与临床表现
三、问诊要点
四、检查要点
第十二节 呕血与黑便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问诊要点
四、检查要点
第十三节 黄疸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二、发生机制、病因与临床表现
三、问诊要点
四、检查要点
第四节 尿频、尿急与尿痛
一、发生机制
二、病因与临床表现
三、问诊要点
四、检查要点|
第五节 意识障碍
一、发生机制
二、病因
三、临床表现
四、问诊要点
五、检查要点
第二篇问诊
第一节 问诊的概念和重要性
一、问诊的概念
二、问诊的重要性
第二节 问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问诊方法
二、问诊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问诊内容
一、一般项目
二、主诉
三、现病史
四、既往史
五、个人史
六、婚姻史
七、月经生育史
八、家族史
第四节 各系统疾病主要症状的问诊要点
一、急性传染病和感染
二、呼吸系统疾病
三、循环系统疾病
四、消化系统疾病
五、泌尿系统疾病
六、血液系统疾病
七、代谢与内分泌系统疾病
八、运动系统疾病
九、神经系统疾病
第三篇检体诊断
第一章 基本检查法
第一节 视诊
一、视诊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二、视诊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触诊
一、触诊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二、触诊的方法
三、触诊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叩诊
一、叩诊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二、叩诊的方法
三、基本叩诊音
第四节 听诊
一、听诊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二、听诊的方法
三、听诊的注意事项
第五节 嗅诊
一、嗅诊的概念和方法
二、常见的异常气味和临床意义
第二章 一般检查
第一节 全身状态检查
一、体温
二、脉搏
三、呼吸
四、血压
五、发育
六、营养
七、意识状态
八、面容与表情
九、体位
十、步态
第二节 皮肤、粘膜与毛发检查
一、皮肤、粘膜
二、毛发
第三节 浅表淋巴结检查
一、浅表淋巴结的分布与检查方法
二、局部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第三章 头部检查
第一节 头颅及颜面的检查
一、头颅
二、颜面
第二节 眼的检查
一、眉毛
二、眼睑
三、结膜
……
第四篇 器械检查
第五篇 放射诊断
第六篇 实验诊断
第七篇 诊断步骤与病历书写
附篇 附录与模拟试题
……[看更多目录]
序言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成人教育教材《西医诊断学》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委托全国中医药成人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会组织修订和审定的,供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成人教育中医药学专业(本科、专科)使用。
本教材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西医诊断学》教学大纲(本科、专科),在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函授教材《西医诊断学》 (第l版,1984)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补充而成的。
《西医诊断学》是连接基础课和临床课的一门桥梁课程。按照教学计划,中医专业的《西医诊断学》学时数为104学时,系考试课程。教材内容包括绪论及正文7篇27章:第一篇介绍了发热等15种临床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病因、临床表现、问诊要点和检查要点;第二篇主要介绍了问诊的方法、内容、注意事项及各系统疾病主要症状的问诊要点;第三篇检体诊断为本教材的重点,介绍了人体全身各系统、器官的视、触、叩、听、嗅诊的方法与内容;第四篇器械检查介绍了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纤维内镜检查;第五篇放射诊断重点介绍了全身各系统的x线检查,扼要介绍了计算机体层扫描(CT)、介入性放射学、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第六篇实验诊断介绍了常见的临床血液检查、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体液及粪便检查等内容;第七篇扼要介绍了临床诊断步骤、思维方法与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内容与格式。另外,在附篇中介绍了胸膜腔穿刺术等临床常用诊疗技术、临床心电图常用表;提供了3套模拟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根据全国中医药成人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会2000年6月在长沙举行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修订主编会议的要求,按照“理论够用为度,突出成教特色,便于自学,重在实用”的原则,本教材内容力求面向基层、由浅入深、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做到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适当反映现代诊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拓宽知识面;力求体现“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实用性);采用“一书两纲”的形式,即以本科水平为准,与本科、专科两套教学大纲配套使用,在用于专科教学时,请按专科教学大纲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
文摘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