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英镑(精装)(世界文学名著精选)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作品集,外国,
品牌: 马克·吐温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页码:298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80211165X
·条形码:9787802111653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世界文学名著精选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竞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19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马克·吐温一些游记、杂文、政论,如《赤道环行记》(1897)、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1900)、《神秘来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而绝望神秘情绪则有所伸长。
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
百万英镑:一个落魄的青年意外得到一笔横财—— 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由此引发出一系列引人发笑的故事,作者用其娴熟的幽默笔触向你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残酷现实,而作品中小人物的悲哀,也透射出整个社会的悲哀。
本书是马克·吐温众多短篇小说的选集,马克·吐温的每一部中短篇小说都是精品。
媒体推荐书评
假设有一个忠厚诚实和聪明的人从外地流落至伦敦,他在这里举目无亲、孤苦令仃,身上只有那张百万英镑大钞,此外一无所有,并且他想尽办法也不能让别人相信那张大钞确确实实是他的,那么他的前途和命运将会怎样?
编辑推荐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竞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19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马克·吐温一些游记、杂文、政论,如《赤道环行记》(1897)、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1900)、《神秘来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而绝望神秘情绪则有所伸长。
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
百万英镑:一个落魄的青年意外得到一笔横财—— 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由此引发出一系列引人发笑的故事,作者用其娴熟的幽默笔触向你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残酷现实,而作品中小人物的悲哀,也透射出整个社会的悲哀。
本书是马克·吐温众多短篇小说的选集,马克·吐温的每一部中短篇小说都是精品。
目录
百万英镑
吉姆·斯迈利
坏孩子的好运
疯言疯语
政府文书工作
田纳西的新闻界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百万英镑
27岁时,我在旧金山一位矿业经纪人手下作雇员,因而对证券交易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精通。那个时候,我已经孤苦伶仃,无依无靠,除了我聪明的脑袋和较好的口碑,我什么也没有;尽管如此,我还是能凭借这些因素,使我摆脱贫穷,走上一条最终致富的道路,对我的前景,我有理由自信和欣慰。
每个星期六下午收盘后的时间我可以自己支配,我喜欢的休闲活动就是到海湾去驾驶小帆船。有一天,我一不小心,就把小船驶离岸边,闯进了无边的大海。黄昏时,正当我几乎绝望时,一艘开往伦敦的小型方帆双桅船正好经过,把我救了起来。漫长的旅途中一路惊涛骇浪,船主没有让我出船钱,只是要我干一些普通水手干的活,以此来抵我的船钱。在伦敦登岸时,身上穿的衣服已经破烂不堪,口袋里只剩下一美元。我就靠这一美元维持了一天的生活。第二天,我就一无所有,无家可归了。
第二天上午,大约在十点钟的时候,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我脚步摇晃着在波特兰广场附近徘徊。走来走去,漫无目的。一个小孩子让保姆牵着从我身边经过,然后,把一只令人馋涎的大鸭梨——只咬了一口就扔进了排水沟。顿时,我站住了,充满饥渴的眼睛不由自主地盯住那已经沾满污泥的宝贝儿。嘴里直流口水,胃里咕噜噜地叫嚷着,我整个生命都依赖着它活下去。但是,每当我蹭着脚步来到它面前想把它拾起来时,总会有过路人看着我,而且似乎把我的意图看得一清二楚,我当然只好把腰板挺得直直的,装得毫不在意,满不在乎,好像自己对那个鸭梨根本没有任何兴致。就这样反反复复几次,我一直没能把那个梨搞到手。当我终于咬了咬牙,准备不顾别人的眼光,把梨一把抓到手时,突然我身后的一扇窗子被一下子推开了,一位绅士冲我招了招手而且喊道:
“这位先生,请你进屋来有些事情要说。”
我跟着一名衣着讲究的仆人走进一个华丽高雅的房间,这间屋里坐着两位老绅士。他们让仆人全部退下后,请我坐在餐桌旁。餐桌上还摆着一些没有吃完的食物,很显然他俩刚刚吃完早餐,看到这些残羹冷浆,我已经禁不住口水直流。我差点儿失控地扑上去狼吞虎咽,但是因为主人并没有邀请我共进早餐,我就得痛苦得被饥饿和美食双重煎熬着。
那时,我并不知道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是过了很多天以后才得知的,可是,我想立刻给你们讲一讲这件事。就在两天前,这两位老绅士曾经针对什么事情开展过一场热烈的讨论,最终两人决定采用打赌这种在英国最普遍的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