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礼教论争与礼秩重省)/思想史丛书(思想史丛书)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传统文化,
品牌: 张寿安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336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301090099
·条形码:9787301090091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思想史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清代礼学复兴,对儒学思想而言,不只是理学转型,更是礼学转型。礼学成为十八世纪以降儒学思想的主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揭示了儒学思想的另一种型态:经验界的秩序。这种直指经验世界之秩序安排的思想,因其兼具理念与形式,故在展开时,与理学产生必然之歧异。礼与理对话,成为儒学思想的另类交锋。此一儒学型态的开拓,不仅能解答学界极为关切的“礼教议题”,更能呈现礼经、礼制和礼俗三度空间在历史时间脉络里交互影响的复杂互动,从而为儒学思想史展开人伦日用经验面向的另一章。
作者简介张寿安,河南省嵩县人。1951年生于台湾省。台湾大学中文系学士、中文研究所硕士,香港大学哲学博士(1986)。曾任香港浸会大学讲师、美国Seton Hall大学助教授,现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明清学术思想史、礼学思想史。著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龚定庵学术思想研究》,及《清中叶徽州义理学之发展:从戴震、程瑶田到凌廷堪》、《十七世纪中国儒学思想与大众文化间的冲突:以丧葬礼俗为例的探讨》、《礼教与情欲:近代早期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在冲突》及《清代扬州学派研究之前瞻》等论文二十余篇。1996年并以《以礼代理》一书荣获第一届“中研院”年轻研究人员著作奖。
编辑推荐本书是“以礼代理”议题的进一层发展。主要探究:18世纪的礼学家如何反思经验界的秩序,尤其是“三纲纲纪”下的伦理秩序?本书讨论18世纪的礼学思想,一方面关注清儒礼学思想与宋明天理观念下礼思想之间的差异,一方面更注目18世纪知识界对宗法秩序和宗法理念所提出的质疑。这段被视为中国近代史早期的学术,在研究意义上担负着传统与近代的双向解说。
目录
北大版序言
自序
绪论
第一章明清礼学转型与清代礼学之特色
第一节明清礼学转型
第二节从私家仪注的“家礼学”到以经典为法式的“仪礼学”
第三节仪礼学的兴起与特色
第四节清儒礼学的两种性格:考礼、议礼
小结
第二章“亲亲尊尊”二系并列的情理结构
第一节“亲尊并列”的情理结构
第二节亲尊冲突与宋明君权独尊
第三节清儒的“尊尊”与“尊君”之辩
第四节亲尊持衡与失衡之后
小结
第三章“为人后”:清儒论“君统”之独立
第一节“继嗣”观念下的明代大礼仪
第二节德奇龄论“传位法”
第三节乾嘉学者论“为人后”的特殊身份与意义
第四节晚清学者论“统嗣二分”与“君臣伦非父子伦”
第五节光绪宣统入继与“君统独立”之争
小结
第四章“嫂叔无服?嫂叔有服?”——“男女有别”观念的松动
第一节文献资料与历代律令
第二节万斯同与“有服”“无服”争议之起
第三节从考证古制到辨析礼意
第四节达情遂欲与服制改革
小结
第五章“成妇?成妻?”:清儒论婚姻之成立
第一节 婚礼议题之起
第二节 毛奇龄论“成妇重于成妻”
第三节 乾嘉学者论“成妻重于成妇”
第四节“贞”观念与成妻意重之结合
小结
结论
征引书目
……[看更多目录]
序言17世纪以降,中国社会思想呈现两股强大走势,一是情欲觉醒。一是礼学复兴。这两股看似背驰却又同时存在,看似互斥却又不断对话的文化力量,是观察中国前近代思想转变的有力视点。18世纪初,礼学兴起,百余年间以狂飙之势披靡天下,挑战程朱理学。这股乍看是以移风易俗为诉求的文化运动,终极攻伐的竟是宋明以降天理观念下严立尊卑的“三纲纲纪礼教”,包括理念与形式;而作为其驱动力的,正是戴震、凌廷堪以降“以欲为首出”的自然人性论。
清代礼学复兴,对儒学思想而言,不只是理学转型,更是礼学转型。礼学成为18世纪以降儒学思想的主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揭示了儒学思想的另一种型态:经验界的秩序。清儒无论治理学、礼学、甚至公羊学,在相当程度上关怀的都是“制度”问题,礼的制度、法的制度,换言之就是经验世界的秩序,包括秩序之原则与秩序之形式。数十年来,“理学”几乎成为儒学思想的唯一论述型态,形上思辨与内在道德成为儒学思想探究之大宗,本书特举“礼学思想”研究,揭示出儒学思想的另一型态。这种直指经验世界之秩序安排的思想,因其兼具理念与形式,故在展开时,与理学产生必然之歧异。礼与理对话,成为儒学思想的另类交锋。
文摘四、礼经研究与制度仪文
2000年是我在礼学思想研究上的另一重要转折。这个转折主要得力于“经学的研究”。礼,是六经之一,研究礼学,绝对离不开经学。1999年“中研院”文哲所经学中心举办了两次大规模的经学方法研讨会。在师友攻错之下,我在引言中说明治经方法除了一般人熟知的文字、音韵、诂训之外,还有名物、典章、制度。前三者学界称为小学,是治经之第一步,而名物、典章、制度的研究才能使经学与史学、社会之互动得到观察,应是治经学思想的第二步。同时的另外两篇引言,都有相似的取向。①2000年春,我完成了《清代仪礼学的研治方法与成就》,全文乍看之下全是书目,其实是有意识地归纳出清儒治《仪礼》这部经书的方法与步骤,包括:校勘、分节、释例、名物典制。②事实上,治礼经一定得通过文字考订、断句分节、体例归纳,先厘清经文、传文、记文、注文、疏文,才有被认定的经书“文本”可资研究,礼意的解析也才有正确性。
为了说明典章制度与礼学思想的密切性,在此颇有必要加述一段清儒的求道方法,以为治清代学术思想史者参考。治清学者都知道清儒“道在六经”的主张;也知道戴震“由字通词,由词通义,诂训明而后义理明”的治学方法,也知道乾隆二十二年(1757)戴震南游扬州见惠栋之后学术大变,一改前此“宋儒得其义理失其训诂、汉儒得其训诂失其义理”的二分法,转而宣称宋儒于诂训、义理两失,并开始猛烈批判理学。惟其中还有一要点直接涉及戴震求道方法之具体表述,并影响乾隆以降学界至深且远的宣言,却未获学界足够之重视。
后记本研究结合经典、制度与社会议题,探讨儒家礼秩思想在18、19世纪的变化,并在时间向度上观察其与宋明、及近代的转折关系。
经过这样一种冗长、细密而且议题焦点集中的讨论之后,清儒的“礼学经世”意义,已毋庸再述。进一步得说明的反倒是清儒“如何”以礼经世。我拟做如下的陈述:披靡于清三百年的礼学考证,其实是一种“礼教论争”,它的论争对象是宋明以降天理观念下的礼学思想,包括经典诠释、朝廷礼制和民间礼俗;它的论争方式是对礼经原典进行考证和辩论;它的最终目标是“礼秩重整”。同样的,这重整的对象也包括:经典诠释、朝廷礼制和民间礼俗。尤其是宗法伦理。
本书分别从明清札学转型、亲亲尊尊二系并列、为人后、嫂叔服制和婚礼五个议题,对清代礼学之特质进行讨论。撮要而言:“亲亲尊尊”挑战的是程朱理学“天理”观念下的“尊尊”独尊,然内里质疑的却是何谓“君权”?“为人后”诉求的是“亲亲”价值的提升,使与尊尊等列;然内里焦虑的,则是如何维持“政统”之独立,使宗统不犯君统。“嫂叔服制”质疑的是“兄公弟妻”之间的情义表达,底子里挑战的则是“男女别嫌”观念。“成妇?成妻?”解答了无合体即无夫妇、无夫妇即无婚姻,反对“室女守贞”;然内里攻击的却是视“成妇重于成妻”的婚姻观念,为男女生伦之情欲求得伸张。各主题之经典与历史意义,在各章之结论处已做详细说明。以下我将从几个大议题,综合阐释这两世纪的礼学研究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