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与她的卫士长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纪实文学,史话,
品牌: 汤雄
基本信息·出版社:群众出版社
·页码:27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01434808
·条形码:9787501434800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宋庆龄与她身边的卫士长的故事,因其众说纷纭,一直处于一种神秘的状态,并被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遍搜相关的文史资料,人们也很难从中找到相关的文字记载。随着2004年2月宋庆龄身边最后一任警卫秘书的逝世,尤其是当年曾担任宋庆龄第一任卫士长的靳山旺同志的公开亮相,才使得这一历史谜团浮出水面,成为了人们不可多得的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填补了研究宋庆龄生平思想、人格、生活等方面的空白,从而也把一个血肉俱丰的宋庆龄较为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新中国成立之后,有多位卫士长(警卫秘书)担任过宋庆龄的保卫工作,本文记录的是其中在宋庆龄身边作出过重要贡献或给她留下过铭心伤痛的四位卫士长(警卫秘书)与她之间的故事:为什么宋庆龄会意味深长地给她的卫士长起了个“大炮”的昵称(详见2004年人民出版社《宋庆龄书信集?续集》),并由衷地把他称做“亡命之徒”?为什么忠诚的卫士长要托词离开宋庆龄?晚年的宋庆龄在出访印、缅、巴等国的时候又遇到了什么危险,而她那无比忠诚的卫士长又采取了什么办法巧妙地保护了宋庆龄?后来,为什么宋庆龄会因伤心至极而把警卫秘书调出自己所住的二楼、另外安排宿舍,为什么从此不经她许可任何男性不得擅自登上二楼?为什么宋庆龄要赌气地宰杀她所心爱的鸽子,并最终动用中央警卫连的武力解除了那个警卫秘书的武装?而这四位卫士长(警卫秘书)的人生最后归宿又是如何……
这一切,都是本文想要破解的机密——一段段真实而不加文饰的史实。
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作者分别用了“卫士长”与“警卫秘书”这样两个称谓,来区别曾担任过宋庆龄警卫工作的保卫人员。在这里,作者认为有必要就此作一说明:卫士长与警卫秘书应该是两个不同职位的概念,卫士长是公安部特派到宋庆龄身边担任保卫工作的带兵的干部,他有调遣指挥守卫在宋庆龄周围警卫军队的权力,长于武装保卫;而警卫秘书则是政府机构(即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调派到宋庆龄身边的保卫干部,长于安全管理。事实也确如此,随着政权的巩固,卫士长一职逐渐由警卫秘书所替代也是必然的结果。
贯穿这篇文章的主角靳山旺同志,就是宋庆龄身边的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卫士长。
他除了出身行伍(毕业于中央公安学院第八系)、1953年曾受国家公安部八局特派之外,在之前,就已是中央警卫师政保大队分队长了;1958年,他调离宋庆龄身边后,先后受命担任沈钧儒副委员长、刘伯承元帅的警卫与副官;1959年又被调到中央警卫团任周恩来总理的卫队长。所以,称他为宋庆龄的卫士长当是名副其实的。
作者曾以20年时间采访与写就了《宋庆龄与她的三个女佣》(东方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2004年1月再版),这次又以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态度,专程赴西安、北京、上海等地进行采访,走访了至今仍健在的宋庆龄身边的工作人员,并得到了北京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何大章副主任的大力支持,如愿以偿地完成了“在宋庆龄身边”系列写作计划中的第二部《宋庆龄与她的卫士长》的写作。现在,作者惴惴不安地把这部作品呈献到各位读者面前,希望得到各位读者、专家的批评与指正。
媒体推荐书评
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感人至深的伟人情怀,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宋庆龄。
作为孙中山先生的夫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名誉主席,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宋庆龄波澜壮阔的一生已妇孺皆知;但是她的家居生活,特别是与她的卫士长之间感人至深的故事,则鲜为人知。宋庆龄是伟人,但也是个平凡的人,也有她自己的喜怒哀乐和鲜明的性格特点。她既是位繁忙的国务活动家,又是位受人尊敬的长者,其光辉风范必将永垂青史。
编辑推荐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宋庆龄与她身边的卫士长的故事,因其众说纷纭,一直处于一种神秘的状态,并被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这个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这段感人至深的伟人情怀——让本书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宋庆龄……
目录
序
第一章 特殊使命
第二章 赋号“大炮”
第三章 “亡命之徒”
第四章 讲稿风波
第五章 异域历险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砰砰砰!”地处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培训基地的公安部专设的靶场上
传来一阵阵清脆的枪声,一群身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的军人正在进行实弹
练习。他们是中央公安学院第八系的学生,其成员都是公安部从全国军队中
挑选上来的优秀而年轻的班、排、连干部。中央公安学院的前身是华北公安
干部培训班,创办于1948年7月,经历了华北公安干部学校、中央公安干部
学校、中央公安学院、中央政法干部学校等几个阶段。彭真同志、罗瑞卿同
志曾兼任过校长。1984年1月改建为全日制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后分为西
城区木樨地与大兴县团河两个校区。新中国成立以后,如何更有效地保卫国
家党政重要领导人的安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培养更多训练有素的安全保卫
干部的问题,已摆上公安部的重要议事日程。
1953年11月一个金秋的下午,金黄色的阳光泼洒在一位英姿焕发的年轻
军人的身上,他身高一米七左右,魁梧与挺拔的身躯,再加上那张国字脸与
浓黑如漆的卧蚕眉,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此时,他刚打完最后一颗子
弹,倒过枪身,轻轻吹去枪管里飘逸出来的青烟,静候靶台方向传来的报靶
声。此时,一名战士气喘吁吁地奔到他身边,轻声报告道:“靳队长,有电
话。”
“哦,等一下。”时任中央警卫师政保大队分队长的靳三旺操着一口浓
重的陕北口音一边回答,一边仍目不转睛地等待着靶台方向传来的报数声。
不久前的一次汇报表演中,他刚获得中央警卫师颁发的二级射手的称号。但
他很不满意,因为他明白自己那天的最佳状态没发挥出来。由于当时中央首
长端坐在主席台上观摩,紧张使他至少有两枪打偏了。要不,他完全可以拿
下一级射手的证书呢!
靳三旺的自信并非没有道理。1948年,他还只有15岁,就顶替大哥,应
征成为陕北神府独立大队的一名战士,并于当年的11月随部队开拔到了神木
,12月进入山西的兴县,次年正月随部整编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
六军十七师五十团。在扶眉、西府的战役中,由于靳三旺作战机智、杀敌勇
敢,年仅16岁的他就被任命为班长。1949年5月20日,靳三旺随军从南门进
入西安城。西安解放后,他又随军在终南山的牙子口与胡宗南的残余势力打
了一场恶仗。胜利返回西安后,他又随军在咸阳的王桥、石桥给马鸿逵的反
动军队以迎头痛击,一直将其追击到甘肃。在这次战斗中,靳三旺光荣负伤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