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诗精选(名家视角)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诗歌词曲,中国古代,综合,
品牌: 钱仲联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页码:194 页
·出版日期:2002年
·ISBN:7806436677
·条形码:9787806436677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名家视角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古代诗歌,唐代是一个顶峰,宋代有了进一步的开拓。一般说唐诗尚情,宋诗尚意,也不过是大概情况。唐诗未尝没有尚意,宋诗也未尝没有尚情。到了元代,开始走下坡路。明代是一个复古思潮泛滥之时,开国时刘基尚有回澜之力,高启已经是学古未化。到天顺以后,出现茶陵诗派。这是一个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诗派,含咀宫商,力振唐音,论者谓如老鹤一鸣,喧啾俱废,开导了前七子的先路。弘治、正德间,李梦阳、何景明崛起,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与徐祯卿、边贡、王廷相、康海、王九思号为七子。明代复古派如黄省曾、王世贞、胡应麟、陈子龙,下迄清代沈德潜、清末谭献都对七子致以推崇,特别是对李梦阳更加不适当地推崇。梦阳诗虽有现实内容,然形式上摹拟剽袭,同时何景明对之已有讥议,杨慎继而贬斥,至钱谦益则更排击之无完肤。何景明与梦阳,持论虽异,天分亦殊,而摹拟蹊径,短处略同。徐祯卿稍有韵度,不出七子风范。同时稍存真诗面目者,转在唐寅、杨慎诸人。嘉靖、隆庆时期,有后七子者继起,为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宗臣、徐中行、吴国伦。不久,谢榛以布衣被排斥。他们的持论与写作,和前七子并无差别,纷纷剽窃,论者比之唐临晋帖。惟王世贞博学高才,较有大篇名篇。攀龙卒后,世贞独霸诗坛,晚年持论渐有转变,甚至谓自己四十以前所撰《艺苑卮言》未为定论,惟有随事改正。匆误后人,但已无法挽救前后七子派的摹拟颓风。到万历中叶,王、李的气焰渐熄,公安派起而倡言排击。此派以袁宗道、宏道、中道称为三袁,而以宏道为中坚,其诗变板重为轻巧,变粉饰为本色,天下耳目一新,靡然从风。其流弊为轻为俳,欲匡救前后七子之失,而力量转有不逮。于是钟惺、谭元春又出而救公安之弊,号竟陵派。其诗转趋冷寂幽隽一路,流弊又入于纤僻。评论家如钱谦益诸人又斥之为鬼趣,为亡国之音。显非的论。而此时程嘉燧、曹学佺诸人,转有清新雅秀的佳构。特别是阮大铖,其五言古近体胎息陶、韦、王、孟、谢翱,其诗近代名家陈三立标为五百年作者,章太炎以为“榷论明代诗人,如大铖者鲜矣”,以为不当以人废言。然七子衣钵,明末仍有继承。以陈子龙为首的几社作者及夏完淳,以其炽烈的爱国精神,为明代诗歌谱下最后的光辉篇章。
清代诗歌大不同于明代。它是学古而非摹古,后期还超越了学古而从事革新。所谓穷则变,变则通,“望今制奇,参古定法”(《文心雕龙.通变》),清诗适应此规律。在总结明代复古逆流经验的基础上,在继承前代遗产的实践上,在二百六十多年社会现实的土壤上,开出了超明越元,抗衡唐宋的新局面。
清诗在初期,正当沧桑变革,国内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作家作品。诗歌理论家,则有钱谦益、黄宗羲、王夫之诸人,他们在学古上反对墨守唐人,提倡宋诗,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给明代诗风以大力的扫荡,对清代诗风的转变作出了贡献。爱国的遗民诗人数以千计,其作品又有不同的风格特色,如江南顾炎武诗质实浑厚;钱秉镫、吴嘉纪白描朴素;岭南屈大均奇诡驰骋,富有浪漫精神,而其反映现实,各具真面目,突出爱国精神则一。
目录
明
刘基
绝句
高启
悲歌
袁凯
京师得家书
题李陵泣别图
于谦
咏煤炭
石灰吟
李东阳
寄彭民望
唐寅
绝句
张灵
对酒
王守仁
登阅江楼
李梦阳
泰山
秋望
汴京元夕
徐祯卿
在武昌作
何景明
得献吉江西书
鲥鱼
杨慎
宿金沙江
素馨
谢榛
榆河晓发
李攀龙
广阳山道中
初春元美席上赠谢茂秦得关宇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王世贞
陪段侍御登灵岩绝顶
酒品
欧大任
除夕九江官舍
程嘉燧
忆金陵杂题画扇
袁宏道
经下邳
曹学佺
……
清
……[看更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