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权利论(一个初步的比较研究)

分類: 图书,法律,行政法,行政法令,青少年法,
品牌: 王雪梅
基本信息·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码:38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801908333
·条形码:9787801908339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把儿童视为拥有权利的个体,并从人权的角度加以保护,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儿童权利发展的水平,既体现了儿童的生存状况,更体现成人世界的文明程度。但是,对很多中国人而言,儿童权利是生疏而又不可思议的。成人世界普遍认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是教育呵护的对象,很少有人认为他们是和成人一样的权利主体。本书通过对儿童权利的解析,通过我国儿童权利保护法律实践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等的比较研究,指出了我国儿童权利保护应努力的方向。
作者简介王雪梅 生于江苏宿迁。法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环球法律评论》编辑,研究生院副教授。1984~1988年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民庭工作,1988年开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从事图书管理、编辑和研究工作至今。主要作品有《儿童权利保护的最大利益原则研究》、《少年诉讼权利的保护与完善》、《论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少年观护制度及其适用》等。
编辑推荐本书分为总论和分论。总论部分探讨儿童权利的一般问题,包括儿童的地位及其权利、儿童保护的原则、儿童权利内容及其实施机制四章;分论部分论述特殊状态下儿童的权利问题,尤其对被控少年的权利及其刑事责任做了较为详细的具体分析,包括特殊状态下儿童权利概述、被控少年的实体法保护及其刑事责任、少年刑事司法中的权利与责任以及中外关于被控少年的保护及其刑事责任的规定四章。
目录
总论 儿童权利的一般问题
第一章 儿童的地位及其权利
一 儿童的地位
二 儿童保护运动
三 儿童权利概念
四 中国儿童权利保护与《儿童权利公约》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序儿童有权利吗?
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这个世界是一个由成人主宰的世界,儿童的利益时刻处于危险之中。从“弑杀亲母”到“蓝极速网吧放火”,从阜阳“奶粉事件”到泗县“甲肝疫苗接种事件”。看到这些,我时常陷入深深的彷徨和痛苦之中,禁不住自问:创造什么样的健康安全环境才能不使他们堕入犯罪的深渊,怎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孩子不受伤害?当成人的利益与儿童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怎样寻求合理的解决以满足儿童最大利益的需求?怎样才能把儿童权利观念注入每个中国人的心田,成为我们时代的精神风貌?不能否认,把儿童的利益宣布为儿童的个体权利,并从人权的角度加以保护,是现代国际社会发展的重大进步。但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儿童权利的发展仿佛进入了另一条“时空隧道”,它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推移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基本的价值取向。对很多中国人而言,儿童权利是生疏而又不可思议的。我想,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法律文化中儿童权利意识的欠缺。传统的儒家文化教育我们的是“玉不琢,不成器”,儿童从来都是被雕琢的对象,而不是拥有权利的独立个体。另一方面,是因为儿童权利理论的缺乏和模糊,这可能源自其“母体”——人权理论的混乱。在很大程度上,儿童权利的自觉需要社会深入浅出的引导。
一如人权概念在解释和运作过程中总是出现混乱和模糊一样,儿童权利概念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解读。儿童权利就像一个“橡皮泥”或“变形球”,把它捏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似乎不管从什么意义上使用儿童权利概念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实际状况正是如此,人们或从道德意义上或从法律意义上使用儿童权利概念,或通过强调儿童权利某一方面的价值解读儿童权利,或从某一特定文化的视角看待儿童权利。其实,由于儿童权利主体的特殊性,儿童权利在适用中遇到的更多的问题是多元价值的冲突。例如,以权利冲突表现出来的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冲突、儿童权利与家长权利的冲突;以文化价值冲突表现出来的儿童权利和传统习俗的冲突;以国际法转换形式表现出来的作为国际标准的儿童权利与国内法律规定的冲突等等。这样一来,儿童权利似乎不仅是一个语义模糊的难以确定的概念,还是一个到处碰壁的无法适用的概念。难怪让人觉得儿童权利只不过是一个“口号”,对她既渴望、向往,又觉得虚空、无奈。
那么,儿童权利果真是人为构筑的,是不可知的吗?儿童保护运动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正走在获享儿童权利的路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