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行政管理的细节力(新教育力丛书)

分類: 图书,教育,教育行政,
品牌: 童学敏
基本信息·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页码:24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801954114
·条形码:9787801954114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教育力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得到确立,素质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也正不断推进。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以人为本,要求弘扬、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现阶段,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面临新的更高的要求。而现实的情况却不能令人满意;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主持的一项调查发现;75%的教师存在着教育能力不足或缺乏现象。这是一个可怕的信号!
行政管理,是学校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时候显得烦琐,其实却正是其重要性所在。 《名校行政管理的细节力》从行政管理者角度出发,本着实用的原则,精选了国内外诸多名校行政管理方面的经典案例。《名校行政管理的细节力》抓住了行政管理中的诸多细节,并详细阐述了行政管理应注重的重点内容。如“始终如一地坚持制度的权威性”、“始终做成为名校的最重要的事”、“注重品牌形象,让核心优势更突出”、“向名校方向进行学校组织结构改革”、“培养名师是创造名校的关键”、“确立全球化组织框架,促进学校大发展”、“让危机意识成为实现名校的动力”、“制定发展适合发展的科学规划”等等。 书中所阐述的是学校行政管理中的细节,也是决定学校命运的重要因素,值得广大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研究阅读。
《名校行政管理的细节力》特色:
《名校行政管理的细节力》从学校管理的长远角度出发,着眼于先进的行政管理理念。在抓住质量的同时,积极引入细节这个概念。在阐述学校行政管理的方式方法同时,结合了很多现阶段流行的管理经验,将教育与社会紧密的联系。 放眼未来,更要万事做于细。行政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一环。此书实为学校行政管理者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编辑推荐本书从学校管理的长远角度出发,着眼于先进的行政管理理念。在抓住质量的同时,积极引入细节这个概念。在阐述学校行政管理的方式方法同时,结合了很多现阶段流行的管理经验,将教育与社会紧密的联系。放眼未来,更要万事做于细。行政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一环。此书实为学校行政管理者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目录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一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二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三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四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五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六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七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八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九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十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十一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十二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十三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十四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十五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十六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十七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十八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十九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二十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二十一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二十二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二十三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二十四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二十五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二十六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二十七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二十八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二十九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三十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三十一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三十二
名校行政管理的支点之三十三
……[看更多目录]
序言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得到确立,素质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也正不断推进。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以人为本,要求弘扬、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现阶段,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面临新的更高的要求。而现实的情况却不能令人满意: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主持的一项调查发现:75%的教师存在着教育能力不足或缺乏现象。这是一个可怕的信号!
多少年来,人们沿袭传统的教育理论,遵循着古人关于教师功能的定位,即韩愈在《师说》里所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比较缓慢,知识的更新及总量的增加相对迟缓的时代背景下,一个人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基本上能掌握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大体上能胜任传授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答疑辅导的职责。但是当今世界,社会进步一日千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一个大学毕业生刚刚迈出校门就会发现,他在大学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已经有一部分过时了。因此,从迈出校门的第一天起,从教者就必须不断地“充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
文摘当学校建立起符合教育规律,符合现代管理原理,并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规章制度时,就等于向全体师生提出了要求,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以及自己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它对整个学校工作具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这样,就能把全校师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成为推动学校工作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
另外,学校规章制度的显著特点是具有实践性。学校以规章制度进行科学管理,就要求师生员工按章办事,行为有所规范,并在日积月累、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和优良的学习、工作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校风。
制度管理带来的必然是井然有序,蓬勃向上的良好校风,而这,则是任何学校办学成功的重要条件和标志!
制度,是学校有序化运行的体制框架。现代学校的运行必须有序化,而有序则来自于约束,这种内在的约束就是学校的行政管理制度.换句话说,学校行政制度就是约束学校各组成要素的行为以及学校本身行为的内部准则和法律。
制度,也是学校经营活动的体制保证,不论是教学活动,还是管理活动,都需要在一定的体制框架中进行,良好的学校制度才能产生高效的学校经营活动。
制度,又是学校经营发展的活力源泉。学校制度设计的标准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学校中各组成要素的积极性和潜力——学校活力来自于多种因素,但主要来自于制度安排。
制度,还是学校组成人员的行为规范。上至校长,下至普通师生,其行为都必须遵守学校制度,才能使学校这部“大机器”有序、有效地运行。
重视制度的作用,就会表现为行动上的自觉性;忽视制度的作用,就会表现为行为上的随意性。而后者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而这无疑也是名校与其他普通学校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