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大学,工科,
品牌: 申永胜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404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302119457
·条形码:9787302119456
·包装版本: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机械原理教程》是在第1版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04年最新制定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建议”的精神,结合近几年来教学改革实践的经验修订而成的。本次修订,在坚持第1版教材基本体系和特色的基础上,对传统内容做了适当精简,同时增加了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的应用实例。全书分上、中、下3篇。上篇为机构的运动设计,主要介绍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各种机构的类型、特点、功能和运动设计方法,包括: 机构的组成和结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间歇运动机构,其他常用机构,组合机构,开式链机构;中篇为机械的动力设计,主要介绍机械运转过程中所出现的若干动力学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合理设计和试验来改善机械的动力性能,包括: 机械系统动力学,机械的平衡,机械的效率;下篇为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主要介绍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内容、过程、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包括: 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机械执行系统的方案设计,机械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和原动机选择。
作者简介申永胜,男,1946年出生,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系,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教授、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教育部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全国机械原理研究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传动分会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机械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
代表性的著作有《机械原理教程》、《机械原理辅导与习题》、《机械原理多媒体教学系统》和《机械原理网络课程》等。
作为第一获奖人,1997年和2001年连续两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3年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其主持的“机械原理”课程2004年获国家精品课程称号。
媒体推荐书评
本书第1版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被评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编辑推荐《机械原理教程》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类各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生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0绪论
0.1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
0.2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内容
0.3机械原理课程的地位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0.4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方法
上篇 机构的运动设计
1 机构的组成和结构
1.1机构的组成
1.2机构运动简图
1.3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1.4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
文献阅读指南
2 连杆机构
2.1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
2.2平面连杆机构的工作特性
2.3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及功能
2.4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2.5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设计
2.6空间连杆机构简介
文献阅读指南
3凸轮机构
3.1凸轮机构的组成和类型
3.2凸轮机构的特点和功能
3.3从动件运动规律设计
3.4凸轮廓线设计
3.5凸轮机构基本参数设计
3.6凸轮机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文献阅读指南
4齿轮机构
4.1齿轮机构的组成和类型
4.2渐开线齿廓及其啮合特性
4.3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
4.4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4.5渐开线齿廓的根切及其变位修正
4.6渐开线变位齿轮
4.7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传动设计
4.8斜齿圆柱齿轮机构
4.9蜗杆蜗轮机构
4.10圆锥齿轮机构
4.11非圆齿轮机构
文献阅读指南
5轮系
5.1轮系的类型
5.2轮系的传动比
5.3轮系的效率
5.4轮系的功能
5.5轮系的设计
5.6其他类型的行星传动简介
文献阅读指南
6间歇运动机构
7其他常用机构
8组合机构
9开式链机构
中篇机械的动力设计
下篇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
附录A机械原理重要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