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眼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分類: 图书,军事,世界军事,军事史,
品牌: 莫里斯·艾泽曼
基本信息·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页码:236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801704045
·条形码:9787801704047
·包装版本:2006-02-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当世界还没有完全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恐惧和其造成的灾难性结果——大萧条——当中恢复过来的时候,另外一场更大的战争灾难发生了。这一次,一切都是那么的赤裸裸、毫不掩饰,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威胁要统治欧洲的所有国家,日本在亚洲的侵略野心也日益暴露。本书不仅向我们展示了美国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的全景作战,从诺曼底登陆到攻克柏林,从珍珠港到日本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投降,还新增了许多细节,如西班牙内战对二战的影响,美国陆地武器在海陆战争中的影响。
本书是《战争中的美国》丛书中的一册,《战争中的美国》丛书图文并茂地向读者展示了几场直接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大规模战争。本丛书中的每部著作都以对战争进程起关键性作用的关键事件的讨论开始,而后详细介绍战争的重要目标和战略,包括在武器装备和战术战法方面的发明创新。同时,本丛书既展示了参战主要将领的生活细节,又详细描述了参战基层士兵和平民百姓的生活情况。
作者简介莫里斯·艾泽曼:罗彻斯特大学历史学硕士和博士,汉密尔顿学院的历史学教授,专门研究20世纪美国历史和劳工史。艾泽曼1997年获得了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富布莱特法案基金杰出讲师的荣誉,还获得了大量其他的荣誉、奖项及学术基金。他著有几十篇论文、评论;合著书10本,其中包括非裔美国人历史丛书中的《自由之旅》。
媒体推荐书评
全书揭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如何使美国和其战时盟友苏联成为了超级大国,以及如何埋下冷战冲突的伏笔。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档案馆以及陆海军部所披露的许多重大的材料更为本书增加了非常重大的军事、史学价值。
《战争中的美国》丛书图文并茂地向读者展示了几场直接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大规模战争。本丛书中的每部著作都以对战争进程起关键性作用的关键事件的讨论开始,尔后详细介绍战争的重要目标和战略,包括在武器装备和战术战法方面的发明创新。同时,本丛书既展示了参战主要将领的生活细节,又详细描述了参战基层士兵和平民百姓的生活情况。
编辑推荐当世界还没有完全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恐惧和其造成的灾难性结果——大萧条——当中恢复过来的时候,另外一场更大的战争灾难发生了。这一次,一切都是那么的赤裸裸、毫不掩饰,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威胁要统治欧洲的所有国家,日本在亚洲的侵略野心也日益暴露。本书不仅向我们展示了美国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的全景作战,从诺曼底登陆到攻克柏林,从珍珠港到日本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投降,还新增了许多细节,如西班牙内战对二战的影响,美国陆地武器在海陆战争中的影响。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第一章:分裂中的世界
第二章:大战的背景
《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和纳粹的崛起
1939年8月的欧洲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世界上的人们开始重建新的生活和破碎的家园
。这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战争。无数的人在这次战争中失去了生命,虽然
粗略估计应有近4000万人或者更多,但没有人确切知道这场战争中到底有多
少人丧生。仅苏联就有2700万军民死亡。波兰人口丧生的比例最高,约有30
万士兵和580万平民(其中200万为犹太人)在战争中丧生——占波兰战前人口
的15%。中国军民损失总数可能高达1350万。希特勒发动的战争使德国付出
了400万军民丧生的代价,日本死了200万人,南斯拉夫150万人,法国60万
人,英国40万人,意大利30万人。美国的损失则相对较轻:美军共有29万人
牺牲,67万人受伤,大约有6000名平民丧生,其中大多数都是商船的水手。
战争的影响将持续几十年。在欧洲,和平很快就转变为苏联与其前西方
盟友间的“冷战”。1946年,温斯顿·丘吉尔宣布,一个“铁幕”已经在东
欧落下。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捷
克斯洛伐克和东德站在苏联阵营里。三巨头——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
战时的峰会上——1943年在伊朗德黑兰和1945年在苏联雅尔塔,讨论战后的
安排问题。罗斯福曾希望看到的《大西洋宪章》的原则,特别是民族自决原
则,被作为战后安排的基础。他还告诉斯大林,他理解苏联希望其西部边界
都是友好政府的愿望。最后,斯大林得到了他想要的友好政府……南斯拉夫
是一个例外:它的共产主义政府是由铁托领导的游击队而不是红军掌权,19
48年,南斯拉夫就为了寻求独立的外交政策而与苏联决裂。
在战前,许多大国或将成为大国的国家的行动和观点,如英国、法国、
德国、意大利、日本、美国和苏联,都在国际关系中举足轻重。而在战后的
几十年里,则只有两个超级大国的行动和观点——美国和苏联——主宰了国
际关系,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世界和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世界相对立。
1949年后,中国成为社会主义世界中的一员,但像南斯拉夫一样,中国共产
党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夺取政权的,后来也与苏联关系破裂。
在战后这个界限分明的新世界中,美国不可能再回到孤立主义上。尽管
第二次世界大战高潮过后,美国大幅度削减了其军队的规模,但仍在战后的
几十年中维持了高度的战备状态。美军首次在海外基地驻军。1947年,哈里
·杜鲁门总统在他著名的“杜鲁门主义”中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