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课:一个教师的教育手记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中国当代,综合,
品牌: 袁卫星
基本信息·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页码:179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30946269
·条形码:9787530946268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我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
生活教育的本质是尊重生命及其存在的价值;生命教育的出发点是要让教育回到教育元基点,回归教育的本质。
透过本书,会会欣喜地看到,作为普通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的袁卫星老师,采用学科渗透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现实的当下需要,直面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面临的尴尬、压力、恐慌,帮助他们适切地解决问题,找到了学生德性的最佳生长点。他把教育活动落实在了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健康成长上去,他把教育本质回归到了帮助每一个学生过好每一天上来了。
你会因此而感动。
作者简介袁卫星,1970年生,先后在张家港市凤凰中学、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翔宇教育集团任职,曾获全国语文教师教学业务大赛“四项全能”称号、全国语文教师教研成果大赛专著类一等奖,现为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著有《细数阳光》、《美丽的过程》、《中学语文教与学》、《听袁卫星老师讲课》、《情感:像雾像雨又像风》、《生命课——一个父亲的谆谆教诲》、《生命课——一个教师的教学手记》等书。 现正致力于唤醒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研究。
媒体推荐书评
在教育在线,谁最能让你动情?在教育在线,谁最能让你流泪?我想,许
多人都会推荐同一个人:袁卫星,卫星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敏感,是他的文章
能够感人至深的原因。虽然卫星不会去“煽情”,但我肯定,许多朋友读他
的文章是会流泪的。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因此,他的文章,就是“煽
情水”。
——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博士生导师 朱永新
透过《生命课——一个教师的教育手记》一书,我们欣喜地看到,卫星
老师采用学科渗透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现实的当下
需要,直面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所面临的尴尬、压力、恐慌,帮助他们适切
地解决问题,找到了学生德性的最佳生长点。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 朱小蔓
袁老师热爱生活,他直透心灵的“感悟亲情”专题让我们体味到世界上
最伟大的父母至爱。他的“善待生命”让我们明白,生命是一笔上帝给每个
人放在银行里的储蓄,我们都在一天地消费它,直到有一天生命出现了赤字
。在这里,昨天是使用过的支票,明天是未发行的债券,只有今天才是现金
,才可以使用……
——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中学2004届高中毕业生 刘莉
编辑推荐“生命课系列丛书”从三个角度切入对生命的理解,包括《生命课——一个学生的必修课程》、《生命课——一个父亲的谆谆教诲》、《生命课——一个教师的教育手记》。
本书向读者介绍了“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是的,我也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教育,没有爱是不行的”等内容。透过本书,你会欣喜地看到,作为普通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的袁卫星老师,采用学科渗透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现实的当下需要,直面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所面临的尴尬、压力、恐慌,帮助他们适切地解决问题,找到了学生德性的最佳生长点。
目录
总序 生命教育——让教育回家
教育:让人生完满
【上编】
感悟亲情
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
寄给您,让您和您的孩子共享这份亲情的温暖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上编
感悟亲情
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
1998年初冬,一个流水一般平常的日子,我在我当时供职的学校——江
苏省梁丰高级中学执教高三的一节作文课。
我的教学内容是“作前指导”。
我的“作前指导”,从来都是把“为什么要写”而不是“怎么写”放在
第一位。
因为,我牢记着奥地利诗人莱内·马利亚·里克尔在《给一个青年诗人
的十封信》中的一段话:
“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的
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这是最重
要的,在你夜深最寂静的时刻问问自己:我必须写吗?你要在自身内心挖掘
一个深的答复。”
我不想做“黄世仁”,去逼学生皱着眉头咬着笔头在那里“交租”。
我打算布置学生作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题目自拟。篇幅不限。交
与不交,另行商量。
而旁的班级布置学生作的,一律是“给材料议论文”,那是多年以来高
考作文不变的样式。
说句老实话,我是想到我已故的父亲才布置这篇作文的。
我的父亲一生坎坷。战火,“文革”。从军,挨斗。他在把他第五个也
是最小的一个孩子——我,送进大学门槛的时候,不幸得了肺结核。
应当说,我从小还算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个学
期结束,我都能用一张崭新的三好学生奖状去到父母那里领取他们自豪的笑
脸。
而且我知道父母亲的生日。
我也曾用心留意过,他们双鬓的白发、额头的皱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刻
上岁月深深的痕迹的。
父亲在病中,我见他咳嗽,也会立刻上前给他抚胸、捶背;见他咯血,
也会像母亲那样,抢火般地倒上一杯开水,递上一块毛巾。
父亲到城里来求医,顺道来学校看我,在问清楚我上课的教室之后,又
咳又喘的他再也走不动了,蹲在校门旁。我恰好下课,迎着同学各式的目光
,我毫不犹豫地扶住他……
父亲咯血过多,休克抢救过来后,急需输血。第一个捋起衣袖的,是我
……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