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供中医药类专业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医内科学,
品牌: 周仲瑛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页码:540 页
·出版日期:2003年
·ISBN:7801563131
·条形码:9787801563132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医内科学》(供中医药类专业用)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分二章,第一 章导言介绍中医学科理论和起源和发展,中医内科疾病分类、命名及特点;第二章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纲要,分别介绍中医内科疾病辨治原则及外感六淫、内生五气、脏腑病证及气血津液的辨治概要。各论分七章,按肺系、心系、脾胃系、肝胆、肾系、气血津液、肢体经络病证顺序排列,各个病证分设概述、病因病机、诊查要点、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结语、临证备要、医案选读、文献摘要等栏目。书末附常用方剂、参考书目,以备查阅。《中医内科学》(供中医药类专业用)以辨证论治为重点,提出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及证治分类,证治方药贴近临床,尽量选用临证切实可行、中医优势明显的内容。增列证机概要项目,使学生掌握该证侯的病机特点,有利于提高书写病历的辨证分析能力。
编辑推荐《中医内科学》(供中医药类专业用)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分二章,第一章导言介绍中医学科理论的起源和发展,中医内科疾病分类、命名及特点;第二章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纲要,分别介绍中医内科疾病辨治原则及外感六淫、内生五气、脏腑病证及气血津液的辨治概要。各论分七章,按肺系、心系、脾胃系、肝胆、肾系、气血津液、肢体经络病证顺序排列,各个病证分设概述、病因病机、诊查要点、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结语、临证备要、医案选读、文献摘要等栏目。书末附常用方剂、参考书目,以备查阅。本教材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及相关专业学习中医内科学课程使用。
目录
上篇 总 论
第一章导言
第一节 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命名及其特点
第二章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纲要
第一节 中医内科疾病辨治原则
第二节 外感六淫病证辨治概要
第三节 内生五气病证辨治概要
第四节 脏腑病证辨治概要
第五节 气血津液病证辨治概要
下篇 各 论
第一章 肺系病证
第一节 感冒
第二节 咳嗽
第三节 哮病
第四节 喘证
第五节 肺痈
第六节 肺痨
第七节 肺胀
第八节 肺痿
第二章 心系病证
第一节 心悸
第二节 胸痹
附 真心痛
第三节 不寐
附 健忘
附 多寐
第四节 癫狂
第五节 痫病
第六节 痴呆
第七节 厥证
第三章 脾胃系病证
第一节 胃痛
附 吐酸
附 嘈杂
第二节 痞满
第三节 呕吐
第四节 噎膈
附 反胃
第五节 呃逆
第六节 腹痛
第七节 泄泻
第八节 痢疾
第九节 便秘
第四章 肝胆病证
第一节 胁痛
第二节 黄疸
附 萎黄
第三节 积聚
第四节 鼓胀
第五节 头痛
第六节 眩晕
第七节 中风
第八节 瘿病
第九节 疟疾
第五章 肾系病证
第一节 水肿
第二节 淋证
附 尿浊
第三节 癃闭
附 关格
第四节 阳痿
第五节 遗精
附 早泄
第六章 气血津液病证
第一节 郁证
第二节 血证
第三节 痰饮
第四节 消渴
第五节 自汗、盗汗
第六节 内伤发热
第七节 虚劳
第八节 肥胖
第九节 癌病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
第一节 痹证
第二节 痉证
第三节 痿证
第四节 颤证
第五节 腰痛
附 录
I 中医内科学常用方剂
Ⅱ 参考书目
……[看更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