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会(德鲁克管理经典)
分類: 图书,经济,行业经济,工业,工业经济理论,
品牌: 彼得·德鲁克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359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111186613
·条形码:9787111186618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德鲁克管理经典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新社会》是一部复杂的作品,它融会了德鲁克在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高度智慧。这是一部现实的作品,它是对当时正在兴起的工业社会的一个全面、独特、深刻的剖析,最为重要的是,它不仅给出问题,还给出答案的关键要点。这是一部预言式的作品,正如作画者在序和后记中提到的那样,《新社会》中揭示的很多重要趋势和思想都在短短和十几年中变成了现实。这是一部影响重大的作品,正如作者指出的那样,这部作品在日本曾经产生过极其重大的影响。这是一部还需要继续挖掘的作品,这是一个巨大的思想宝库,毕竟,它融入了德鲁克多层面的智慧,也许,它思想的一鳞半爪,对我们来说却可能是开启一个新的想法的金钥匙。
[德鲁克的其他著作]查看德鲁克的全部著作
作者简介彼得·德鲁克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7年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是当代国际上最著名的管理学家,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
在美国他曾担任由美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组成的财团的经济学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生院以他的名字命名——彼得·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
他著述颇丰,包括《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旁观者》等几十部著作,已传播到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其中《管理的实践》一书奠定了他作为管理学科开创者的地位,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成为全球管理者必读的经典。
2002年6月,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媒体推荐书评
我也成了德鲁克迷,到处搜集他的著作。读他的书是一种享受,因为常常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这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更是爱不释手,不知读了多少遍,常读常新。尤其是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和全球化竞争的困惑时,总能从书中得到新的启示。
——海尔集团 张瑞敏
全世界的管理者们,都应该感谢这个人,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
——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
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
德鲁克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对时髦思想狂热的人群中独树一帜。
——英特尔主席安迪·格鲁夫
如果说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管理的话,那么彼得·德鲁克无疑是最伟大的发明家。
——美国管理协会
德鲁克先生的渊博知识、深刻思想不仅影响了学术界,也影响了企业界。可以说,没有一个著名学者和成功的商界领袖不从那里汲取养分。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赵曙明
这位高瞻远瞩的思想家具有招牌式的敏锐洞察力,他能够洞悉不同力量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他又一次给我们带来一部不可不读的著作。
——《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当代最经久不衰的管理思想家。
——《商业周刊》
假如世界上果真有所谓大师中的大师,那个人的名字,必定是彼得·德鲁克。
——《经济学人》
编辑推荐★全球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深刻影响全球商界、政界高层人士的著作:《新社会》
彼得.德鲁克论述了管理的新范式如何改变和如何继续改变我们对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基本认识。书中不乏远见卓识和超前思维,它集丰富的知识、广泛的实践经验、深邃的洞察力、精辟的分析和拨云见雾般的常识于一身,这些都是德鲁克著作的精髓和"管理学的里程碑"。
——《哈佛商业评论》
[德鲁克的影响]
我们身边耳熟能详的人物,无论是第五项修炼的倡导者彼得.圣吉、市场营销之父菲利浦.科特勒、领导力大师约翰.科特,还是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格鲁夫、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通用电气公司CEO 杰克.韦尔奇……他们在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方面都受到了彼得.德鲁克的启发和影响。
大师中的大师]
德鲁克先生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不仅因为他是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目标管理的创建者,他在市场、创新、变革、战略、知识管理、21世纪管理者的挑战等方面的真知灼见,也让诸多管理大师和成功企业家从中受益。海尔集团张瑞敏同样深受教益:"我也成了德鲁克迷,到处搜集他的著作。读他的书是一种享受,因为常常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这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更是爱不释手,不知读了多少遍,常读常新。尤其是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和全球化竞争的困惑时,总能从书中得到新的启示。"
目录
推荐序(包政)
译者序
1993年版序
1962年版序
引言:工业时代的革命
第一部分 工业企业
第1章 新社会秩序
第2章 现代社会中的企业
第3章 对企业的剖析
第4章 “避免亏损”法则
第5章 更高产出法则
第6章 盈利性和业绩
第二部分 工业秩序问题剖析之一:经济冲突
第7章 真正的问题在于工资的冲突
第8章 工人对产量提高的抵制
第9章 工人对盈利的敌视
第三部分 工业秩序问题剖析之二:
第10章 管理层是否能够成为合法的治理机构
第11章 工会组织能否长久存在
第12章 工会需求与共同福利
第13章 工会领导者的困境
第14章 企业员工分化的忠心
第四部分 工业秩序问题剖析之三:工厂社区
第15章 个人对于地位和职责的要求
第16章 需要“管理者态度”
第17章 工作中的人
第18章 真的缺乏机会吗
第19章 沟通缺口
第20章 “投币机论”与“萧条休克症”
第五部分 工业秩序问题部析之四:管理职能问题
第21章 管理工作的三重性
第22章 管理者为什么不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23章 未来的管理者从哪里来
第24章 规模大是良好管理的障碍吗
第六部分 工业秩序原理之一:管理职能问题
第25章 劳动力作为资本性资源
第26章 可预见收入与就业
第27章 利润中的工人利益
第28章 失业的威胁
第七部分 工业秩序原理之二:联邦制管理组织
第29章 “组织学就是研究人的学问”
第30章 分权制与联邦制
第31章 竞争性市场对管理来说是必要的吗
第八部分 工业秩序原理之三:工厂社区的自治性
第32章 社区的治理与企业的管理
第33章 管理层必须真正管理
第34章 工人及其社区自治机构
第35章 工厂社区自治机构与工会
第九部分 工业秩序原理之四:作为公民的工会
第36章 理性工资政策
第37章 工会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民众
第38章 罢工何时会变得不堪忍受
结论:一个自由的工业社会
1962年版后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企业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大型工业企业同时还是工业社会的代表性组织。它决定着人们对所处社
会的看法。一个人,即使是受雇于街头拐角处的售烟亭——自然是远离大型
企业的——但他对社会的判断仍会以大型企业实现社会的承诺与理想的程度
为依据。他不会认为雇用自己的企业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而会把美国钢铁
公司看作典型。尽管他和他的老板的劳资关系很好,但是,如果大企业的劳
资关系恶化或受到损害,那他也会认为这个社会的劳资关系恶劣,工人受到
剥削。如果大型企业的员工享受着一种高标准的生活,他就会认为这个社会
会给人们提供高标准的生活。如果大型企业给它的员工提供了足够的晋升机
会,他就会相信这个社会实现了给每个人平等机会的承诺。换句话说,在工
业社会中,大型企业之所以具有代表性,是因为这一点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
。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过是人们视觉上的幻想而已,因为大型工业企业,
例如通用汽车或美国钢铁等,自然比街角的售烟亭惹人注意。但是,大型企
业以另外一种更为本质的方式代表着工业社会,是工业社会新的组织原则的
最纯粹、最清晰的代言形象。正如矿物晶格中的晶体是矿体(无论真实的矿
体是什么形状)成长规律的最完美的表征一样,正是企业揭示、显现并袒露
了我们整个社会的“晶体结构”,也就是我们社会的组织原则,尽管它隐藏
在背后,尽管我们对它知之甚少。换一种比喻的说法,企业正是我们用以观
察自己所处社会的一面明镜。
让我用我所居住的州:佛蒙特州的例子来说吧。佛蒙特州人口稀少、贫
穷,几乎没有上规模的城市。佛蒙特州根本没有大企业。工厂中十之有五的
规模小于50个人,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公司屈指可数。大部分产业,尤其是
木材加工业,它的雇员数最多,却处在亏损的边缘,生产的产品也没有多大
的市场,不能吸引其他州的制造商。该州下定决心,通过由州政府设立,并
由企业界支持的产业研究局,让即使是规模最小的企业,也要采用大企业的
生产、营销方法和组织原则。
当然,小企业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并大致地采用这些方法和原则,而
不可能完全照搬。即便如此,产业研究局还是成功地将生产线引进到只有5
名雇员的木材加工铺;将时间一动作研究、科学的工厂布置方法及生产装配
线技术,成功地移植到一家只有40名员工的木材加工厂。这些大规模生产的
概念和技术可以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