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声精选集:世纪文学60家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作品集,中国,当代,
品牌: 高晓声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页码:211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40208171
·条形码:9787540208172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世纪文学60家”书系入选作家,均以“精选集”的方式收入其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之外,我们还约请有关专家撰写了研究性序言,编制了作家的创作要目,其意都在于为读者了解作家作品及其创作上的特点和文学史上的地位,提供必要的导读和更多的资讯。
“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出版,旨在囊括20世纪华文创作的精华,展示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品,打造一份适于典藏的精品书目。她凝聚了数十位专家的心血,寄括着数以万计的热爱中国现当代文学读者的殷切希望。我们期望她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历罗的淘洗,像那些支持这项事业的朋友们所祝愿的那样:“世纪文学60家”将作为各大图书馆的馆藏经典,高等学校文科考生和文学爱好者的必读书目为世人所瞩目。
这是一次成功的创作实践,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重要的收获。
作者简介高晓声,(1928—1999)江苏武进人,1950年开始创作,1954年发表处女作《解约》。1979年以后陆续发表小说《“漏斗户”主》、《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水东流》、《青天在上》等。迄今已出版小说、散史、诗歌、戏剧、创作谈等专集和选集30部。部分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其中英、日、德、荷四种文字有专集。他的《李顺大造屋》和((陈奂生上城》先后获1979年和1980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编辑推荐高晓声长描写农村生活,善于在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揭示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探索我国农民坎坷曲折的命运与心路历程的变化,文笔简炼幽默,格调寓庄于谐,在新时期文苑独树一帜。本书收入了他创作的一系列农村小说作品:《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水东流》、《钱包》、《老友相会》,反映了他独特的文学创作风格。
目录
高晓声与他的“陈奂生战术” 王 尧
“漏斗户”主
李顺大造屋
陈奂生上城
陈奂生转业
陈奂生包产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高晓声与他的“陈奂生战术”
在重返“八十年代文学”时,我们自然怀念已经作古的高晓声先生,并
惦念他的朋友陈奂生。
“上城”之后的陈奂生带给文坛的震颤,在今天回忆起来都令人兴奋。
正是由于先有李顺大后有陈奂生,在许多论者的笔下出现了“农村题材”小
说的发展由鲁迅到赵树理再到高晓声的线索。当然,我们不急于确立高晓声
在文学史上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汰洗,高晓声的有些作品或许会暗淡,但陈
奂生形象则因其具有民族文化心理内涵而葆其“经典”意义,换言之,当代
文学史上的高晓声将是和陈奂生形象连在一起的,他的成功与局限都是与他
笔下人物塑造的得失相关的。因此,有学者将高晓声列入“世纪文学60家”
可视为历史的必然选择,而这当归功于他所创造的陈奂生形象。
当陈奂生首次出现在《“漏斗户”主》中时,他是一个平常的并不引人
注目的角色。尽管高晓声大致描绘了陈奂生的性格和他在历史境遇中的心理
特征,但此时的陈奂生仍然是“平面”的,相对以后的《陈奂生上城》(以
下简称《上城》)来说它是“档案”式的。在《“漏斗户”主》中,高晓声
重视描写细节,也重视心理剖析,但细节缺少典型性,心理也缺少深度,于
是它给人琐碎感——那个时期的读者对现实主义的理解也不像今天这样开阔
。在叙事上,高晓声长于叙述而短于描写,当这种叙述过于膨胀时,小说的
艺术空间会因此萎缩。这一危险一直伴随着高晓声后来的小说创作。这样讲
无疑是挑剔的,但挑剔是必要的。显然,除了依据一般的“原理”之外,我
们还在拿《“漏斗户”主》与《上城》比较;我们无法回避《上城》这一参
照系。
不能疏忽的是,高晓声热切关注着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他在后来的很
长时间内,都保持着历史责任感和人道主义情怀。长期以来,新文学对“工
人”形象的塑造通常都置于比较崇高的位置,这与二十世纪以来关于现代民
族国家的想象有关。相比之下,作家对“农民”是缺少体贴的。重读高晓声
的小说,我仍然为他的情怀所打动。在《“漏斗户”主》的结尾,高晓声写
道:陈奂生“有权第一个称粮”,看着属于自己的粮食,“他心头的冰块一
下子完全消融了,泪水汪满了眼眶,溢了出来,像甘露一样滋润了那副长久
干枯的脸容,放射出光泽来。当他拭着泪水难为情地朝大家微笑时,他看到
许多人的眼睛都润湿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