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分類: 图书,哲学,欧美哲学,德国及德意志哲学,
品牌: 周国平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325 页
·出版日期:1986年
·ISBN:7208004676
·条形码:9787208004672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在西方哲学史上,尼采向来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尼采曾经提出要对一切价值进行重估的口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他自己却也成为重新估价的对象。这倒并不奇怪。历史在阔步前进,世界在急剧地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看法以至评价事物的标准和方法也必然会随之而发生变化。对人的评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盖棺论定”的说法似乎不大符合辩证法。随着时代的推移,过去不能被人们理解的东西,现在变得可以被理解了;过去遭到人们忽视和遗弃的东西,现在又受到重视并从中发掘出新的意义。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难道还少吗?
在中国,尼采学说的命运是不大妙的。本世纪初叶,当它刚传入中国时曾经在一部分知识分子中间时兴了一阵子,接着就被某些人歪曲利用,与德国法西斯掀起的“尼采热”相呼应,从此就一直背上了种种恶名。尽管尼采在当代西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近三十多年来却没有出版过一部尼采的书或我国学者评述尼采的研究著作。这种状况不能认为是正常的。尼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在哲学上提出了一些什么新问题?他和现时代有什么关系 ?他对现代西方思想的发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至今不仅在广大读者、而且甚至在哲学界不少同志头脑里仍是茫然。尼采研究上的这种落后状态,妨碍了我们对现代西方思想的发展作深入的理解。因此,认真地研究尼采,实事求是地按照尼采哲学的本来面目去作出科学的重新估价,确实是我国西方哲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周国平同志的这部著作是对尼采进行重新估价的一个初步的尝试。他在认真地研究了尼采的生平和著作的基础上,根据第一手材料,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提出了一些与过去习惯的说法颇为不同的见解。我觉得这是应该欢迎的。希望读者不要把这部著作误解为替尼采所作的辩护。在历史的审判台前,只有弱者才需要辩护,而尼采却决不是弱者。他所需要的不是辩护,而是理解。这部著作所提供的正是关于尼采的一种新的理解。
尼采哲学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独特的方式预示了现代西方社会中深刻的精神危机。因此,在研究尼采学说时要充分估计到它的两面性和复杂性。对复杂的事物尤其要注意调查研究,尊重客观事实,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进行具体的分析,切忌从一些简单的条条框框出发,受先入为主的成见的束缚,根据道听途说的第二手材料,随便作出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而上学的结论。从实际出发,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灵魂,当我们在研究哲学史上的人物和思想时,也决不能忘记这一点。当然,在进行研究分析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特别是对尼采那样的人物,很可能会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评价。我想,对这样的学术问题不能、也不可能要求“舆论一律”,唯一的正确解决办法就是允许充分地展开自由的讨论,通过“百家争鸣”来提高我们的认识,使我们能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对尼采哲学作出真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说明。如果周国平同志的著作能引起读者们对尼采哲学的兴趣,重新思考一下尼采提出的问题,促进关于尼采的研究和讨论,那就将是他对我国西方哲学研究所做的一件大好事了。
汝信
媒体推荐书评
一口好牙和一个强健的胃——便是我对你的期待!只要你受得了我的书
,我们就一定合得来!尼采:《给我的读者》
编辑推荐在西方哲学史上,尼采向来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尼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在哲学上提出了一些什么新问题?他和现时代有什么关系?他对现代西方思想的发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本书作者在认真研究了尼采的生平和著作的基础上,根据第一手材料,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这是中国第一本正面评价和热情肯定尼采的著作,从中可以一睹尼采思想的真实风貌。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世纪末的漂泊者
新世纪的早生儿
误解和发现
他给西方哲学带来了颤栗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在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时,尼采说,“通向智慧之路”有三个必经的阶
段。第一阶段是“合群时期”,崇敬、顺从、仿效随便哪个比自己强的人。
第二阶段是“沙漠时期”,束缚最牢固的时候,崇敬之心破碎了,自由的精
神茁壮生长,一无牵挂,重估一切价值。第三阶段是“创造时期”,在否定
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肯定,然而这肯定不是出于我之上的某个权威,而仅仅是
出于我自己,我就是命运,我手中抓着人类的阄。
1876年,尼采生命中的“沙漠时期”开始了。他的精神又一次爆发危机
,这次的危机如此深刻,以致他不像前两次那样,仅仅同学生团体决裂,仅
仅受到德国语言学界的谴责,而是要被整个时代放逐了。
这一年,瓦格纳在德皇威廉一世支持下,在拜洛伊特举办声势浩大的第
一届音乐节。尼采原先把欧洲文化复兴的希望寄托在瓦格纳身上。可是,在
拜洛伊特,目睹瓦格纳的“演戏天才”、富裕市民观众的庸俗捧场,尼采失
望了。他悄悄离开节场,躲进一片森林,酝酿了一部含蓄批评瓦格纳的书。
两年后,瓦格纳的最后一部歌剧《帕西法尔》的剧本寄到尼采手中,尼采的
《人性的,太人性的》一书寄到瓦格纳手中,两人从此决裂。
这一年,尼采与他大学时代最亲密的朋友洛德之间也产生了隔阂,导致
了后来的破裂。尼采与洛德,同为李契尔教授的高足,可是两人志趣迥异。
洛德脱不开世俗之路,当学生时也有一番雄心,毕业后,逐渐满足于平稳的
学者生涯和小家庭生活,终于不过是一个平庸之辈。尼采却始终保持着青年
时代产生的使命感。灵魂不同,自然就没有了共同语言。
这一年,尼采向一位荷兰女子求婚而遭拒绝。后来他尽管一再试图为自
己觅一配偶,均不成功,终于至死未婚。
也在这一年,尼采因健康恶化而停止了在大学授课,三年后辞掉巴塞尔
大学教授职务,永远退出了大学讲坛。
决裂,失恋,辞职,这些遭遇似乎偶然地凑到了一起,却显示了某种必
然的命运。一个精神贫乏、缺乏独特个性的人,当然不会遭受精神上危机的
折磨。可是,对于一个精神需求很高的人来说,危机,即供求关系的某种脱
节,却是不可避免的。他太挑剔了,世上不乏友谊、爱和事业,但不是他要
的那一种,他的精神仍然感到饥饿。这样的人,必须自己来为自己创造精神
的食物。P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