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网重生:预防与戒除网瘾实战案例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学,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青少年问题,
品牌: 陶宏开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284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300063314
·条形码:9787300063317
·包装版本: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健康上网拒绝沉迷——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大行动
该行动由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产业部、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光明日报社、民盟中央委员会联合主办,教育部指导。2005年3月1日启动以来,陶宏开教授等专家在全国70余个城市进行了主题巡讲,直接听众达10万余人,志愿者队伍达1万余人,在呼吁全社会关注网瘾危害、防治青少年网瘾、普及科学的网络知识和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7月,中宣部将本活动列为“为青少年办实事的典型”。
作者简介陶宏开,教授,美籍华人,1946年生于武汉,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作为素质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他率先关注研究并努力解决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在社会上引发了声势浩大的“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目前已经在全国70多个城市开展活动,做了近千场报告,亲自挽救了500多名上网成瘾的青少年,培训了上万名志愿者,影响了数十万家长。他被誉为“中国戒网瘾第一人”,共青团中央授予其全国首位“青少年网络文明爱心大使”称号,国务院颁发给其外国专家“友谊奖”。
媒体推荐书评
大家一定想知道,为什么父母给我做了好几年工作都不起作用,为什么
我跟陶教授聊了两个小时就决定告别网络游戏?
——葛藤
经过两年来不间断地听陶老师讲课,领悟做人的真谛,加上自己的不懈
努力,我终于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对于一个曾经不求上
进、厌学打架、沉迷游戏的无为青年而言,这无疑是我迄今为止迈出的最成
功的一步。
——蔡鹏
陶教授对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的评价极大地震惊了我。他说,孩子之所
以有现在许多问题,错不在孩子,错在你们家长。改变孩子容易,改变家长
难。他列举了家长种种教育不当的现象,居然绝大部分问题我都有。
——黄莎莎
看到现在那么多学生,由于沉溺网络而面临失学,我感到痛心疾首。我
非常理解他们现在沉溺其中,无法自拔的心情,感同身受。我想我的经历能
够给现在正沉溺于网络游戏中的同学们一点启示,“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希望他们能够最终振作起来,战胜网络游戏,战胜自己。
——徐笑词
从一名普通的辅导员到成为陶教授素质教育理念忠实的实践者,我学到
了很多东西,领悟到了很多东西,知道了如何与人沟通,学会怎样耐心地倾
听。
——王贺
编辑推荐你的孩子是否正沉迷于网络?怎么办?上哪去找医生把他解救出来?别急,先看看本书。它汇编了许多此类真实案例,来信、专家点评,具有很强的实际问题解决的借鉴作用。或许,看了本书,你就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目录
第一部分 网恋的枷锁多沉重
我的孩子不想上学了
一个孩子的绝笔信
请救救我的孩子和我的家
我真的好想戒除网瘾
救救我吧,我快发疯了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我是来自甘肃的一个网瘾孩子的父亲,我的儿子因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
拔,现正面临辍学,但又毫无办法。我作为孩子的父亲,曾一度心灰意冷,
感觉前路是一片黑暗,甚至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就在我非常绝望的时候,
看到了陶宏开教授救助网瘾孩子的事迹,使我又重新看到了一丝希望和光明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陶教授亲自授课的素质教育夏令营,更使我感到无比的
高兴,让我受益匪浅。我和孩子终于可以从终日的泪水和对孩子的抱怨声中
走了出来。更加使我欣慰的是,在陶教授的教导下,我看到了孩子的一些积
极的、好的变化,并且对网络有了一些真正的认识。而我也找出了自身存在
的问题,重新燃起了人生的希望,我自身也同样有了一些全新的认识。
通过这几天听陶老师的课,我有以下体会:
一是我深深为以前对孩子的错误教育方法感到后悔,我今天才真正认识
到我是一个非常不合格的父亲,由于我对孩子缺乏科学的指导和教育方法,
使我的孩子从小没有打好人生的根基,没有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和
兴趣,使他长大后没有认识到社会的复杂和人生的艰辛,因而缺乏人生的理
想和目标。
二是在家庭生活巾和对孩子的教育上,缺乏真心的沟通,就像
P218陶老师所说的:两厢情愿的心灵交流,必须是平等的、互动的、真
诚的、朋友式的,是发自内心的心灵沟通。而我们总是像陶老师说的那样居
高临下,以教训的口气和孩子说话。有些话反反复复挂在嘴边,可孩子却一
点儿都没有听进去,甚至让孩子心烦。我们还经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
比,“你看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你又如何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
子。通过这次听陶老师讲课,才使我懂得了真正的沟通是什么。
三是孩子上网成瘾后,没有像陶老师所说的,用理性、平静的心态去对
待,而是用简单的、粗暴的方法,老是盯着孩子,对孩子没有一点信任,不
停地责怪孩子,把孩子当做了一个东西,愿怎么放,就怎么放,没有从心理
上去分析孩子上网成瘾的真正原因,只是把对网络游戏的憎恨化为对孩子的
抱怨。实际上不但一点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把孩子越推越远。这次听了陶老
师的课才使我对自身的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一
定要按照陶老师说的去一步一步进行,从改变自身开始。
我会改变自己的,我不会让孩子失望,也会让陶老师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