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资治通鉴(共5册)(精装)
分類: 图书,历史,中国史,通史,
品牌: 司马光
基本信息·出版社:岳麓书社出版社
·页码:1175 页
·出版日期:2005年
·ISBN:7806655484
·条形码:9787806655481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套装数量:5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历史上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比美。
《资治通鉴》既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在这部巨著中,作者运用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和匠心独具的艺术手法,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而且成功地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
《资治通鉴》着眼于为政得失,择取治政史料,略古详今,剪裁运化,系统完备,通览政史,警诫后世。宋神宗听司马光讲读了该书部分内容之后,认为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欣然改书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曾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最后官至宰相,率史学家刘恕、范祖禹等人,治书十九载,在正史之外,参阅涉猎了稗官野史、笔记、文集、杂史诸书,凡三百二十二种之多,最终成就了它“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四库提要》卷四)的美誉。
《资治通鉴》描绘了战国至五代十国,几十个政权的兴盛与衰亡的轨迹,生动刻画了这些帝王将相的治国为政,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生死悲欢的个人命运。司马光的历史观未必能被今人苟同,但书中记人则神采飞扬,栩栩如生,呼之即出,叙事则词釆纵横,汪洋恣肆,抒发心怀清风穆如,长歌慷慨,渲染征战则意气飞扬,一泻千里;辞彩华美逊于齐梁,文风骨气直逼两汉。其内容思想博大精深,求实考信,通古今之变,兼收并蓄拾遗补阙,考评兴衰得失于前世,镜鉴往昔当今于后人,实为一部皇皇大书。
作者简介湖北省枝江县人,1953年5月3日生。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著有《战国迄唐田租制度研究》、《中华大谋略》、《大唐西域记注译》等书。本书编译第75~118、238~240卷。
编辑推荐《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历史上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比美。
《资治通鉴》既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在这部巨著中,作者运用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和匠心独具的艺术手法,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而且成功地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
目录
卷第一周纪一
卷第二周纪二
卷第三周纪三一
卷第四周纪四
卷第五周纪五
卷第六秦纪一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周纪一 起戊寅(公元前403年),止壬子(公元前369年),共三十五年。
威 烈 王
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
初次册命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臣司马光说:我听说天子的职事没有什么比礼更重大的,礼没有什么比
区别上下身份更重大的,而身份:殳有什么比名位更重大的。什么叫礼呢?
纪纲就是礼。什么叫身份呢?君臣上下就是身份。什么叫名位呢?公、侯、卿
、大夫就是名位。
以四海之内这样广大的疆土,亿兆之多的民众,受天子一人所统治,即
使有超人的气力,出类拔萃的才智,没有不为天子奔走服役的,难道不是以
礼为这统治维系吗?所以天子统制三公,三公率领诸侯,诸侯制约卿大夫,
卿大夫治理士和庶民百姓,尊贵的高居于低贱者之上,低贱的奉承尊贵的。
居上位的使唤在下的如同心腹使手脚运作,如同树木的本根制约枝叶一样。
居下位的奉事在上位的,如同手足卫护心腹,如同树木的枝叶庇荫本根,然
后才能上下相保护而国家得以治理、安定,所以说,天子的职事没有什么比
礼更重大的。
周文王编次《周易》,把《乾》、《坤》两卦放在首位。孔子为《周易
》作系辞说:“天尊高地卑下,乾坤便安定一r。地卑下天尊高已陈列,贵
贱也就确定位置了。”这是说君上臣下的位置确定如同天尊地卑的不可改变
一样。《春秋》里抑制诸侯,尊重王室,为王的人势力虽已微弱,却位列在
诸侯之上,由此可见圣人;对君臣的上下关系从来都是念念不忘的。如果没
有像夏桀王、商纣王的残暴,为臣的商汤、周武的仁厚,人们归附仁厚的汤
、武,天意安排汤、武取代桀、纣这样的情形,按君尊臣卑的名分,应当是
臣下对君上只有守臣节伏死罪而已。所以如果以微子启代纣为商王的话,那
么成汤就总是配天享祭的王者祖宗,如果以季札为吴国国君,那么太伯就永
享宗庙祭祀,然而这两个人宁愿亡国而不做国君的原因,实在是以为礼的大
节不可以打乱。所以说,礼没有什么比君臣之分更重大的。
礼,可以辨别贵贱等级、序列亲疏关系,裁定一切事物,制订各种事务
,不用名号就不能显示它,不用器物就不能表现它;以名号来称呼它,以器
物来区别它,然后使上下尊卑鲜明而有伦次,这就是礼的大典式。名号和器
物的准则既亡失不复存在,那么礼制又怎么能够独自存在!从前仲叔于奚对
卫国有功,他辞去赏赐给他的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