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适应与中心转移:近现代上海空间变迁的都市人类学研究(中国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博士文库)
分類: 图书,建筑,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品牌: 张晓春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19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564104848
·条形码:9787564104849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丛书名:中国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博士文库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近代上海,开埠和西方租界的设立,颠覆了原有传统的城市格局和社会秩序,上海由一个传统市镇向近代化大都市迅速转型,并形成了中西合璧的都市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上海的城市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城市的中心也经历了不同寻常的转移。城市中心的转移,反映出了不同文化群体,尤其是华、洋双方对上海城市空间主导权的竞夺。上海解放后,行政统一的上海,城市空间的竞争演变为不同文化主题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控制,以及不同辖区之间的发展竞争。
本书试从都市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把上海的城市空间视为被不同文化分割和竞争的对象,将规划和建筑视作都市中实施社会控制的工具,关注城市空间转换的过程,及其所折射的城市文化的历史变迁。
本书可供建筑、规划、城市建设等人员阅读,也可供城市文化研究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从第1章到第5章是本书的主体论述部分,其中,在第l章导论中,阐述了选取上海的都市空间变迁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和目的,在现有上海研究的基础上,引入都市人类学视角,指出上海近现代都市空间的变迁所隐含的是多种不同文化的竞争和角力过程,并分析、确定了上海都市空间发展过程中几个有代表性的重要节点:豫园、城隍庙,外滩,江湾五角场以及人民广场。
第2章,华界中心——老城厢:豫园、城隍庙地段演化的历史场景分析。将豫园、城隍庙地段作为第一个华界中心。开埠前,“上海”即上海县城,豫园、城隍庙地段是县城的中心和重要的庙园节场;而开埠和租界的设立打破了这种平衡,昔日的上海县城成为扩大了的“上海”的老城厢,这一地段也随之发生了由县城中心到“海派”市井场所的地位转换。对转换过程的论述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第3章,租界中心——外滩地段:都市空间竞夺的历史场景分析。租界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上海的都市空间结构,上海形成了“三界四方”的城市格局——扩大为既包括华界(即上海县城,后为老城厢和闸北)也包括租界(即公共租界、法租界)的集合。上海终于成为被分割的城市(华洋分割)和被竞争的城市(主要是华洋竞争)。在这一过程中,外滩地段逐渐发展为租界的中心,乃至上海的中心。分析外滩地段建筑形式和城市景观的变化,及其反映的租界内外、华洋之间乃至多种文化和政权对上海空间主导权的争夺,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第4章,华界新中心——江湾五角场:市政空间转移与中国文化复兴。围绕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政府抗战前制定的《上海市市中心区域计划》、《大上海计划》和抗战后制定的《大上海都市计划》,以及对选定为新市政中心的江湾五角场的市政建设,对五角场地区这一“夭折”的中心的历史及其反映的市政空间转移与中国文化复兴展开分析,是这一章的论述中心。
第5章,回返上海近代历史中心:当代语境中的都市空间遗产与文化竞争。1949年以后,人民广场逐渐成为新的市政、文化、商业中心:外滩的空间意涵也几经转换,并与对岸的陆家嘴一起构成上海的金融商务区:代表着传统文化的豫园、城隍庙在今天的都市空间中同样面临着文化窘境:江湾五角场地区也开始努力发展力求成为上海的城市副中心。本章将主要讨论1949年后上述上海城市空间的主导景观及其反映的城市文化主题的变迁。
通过上述5章的论述,本书在第6章结语部分再次指出上海近现代城市中心的转移、都市空间格局的流变,反映出的是文化竞争对都市空间上的影响和作用:并提出在后殖民语境的今天,如何客观、清醒地面对上海的近现代历史以及都市空间遗产都是值得深思的。
编辑推荐近代上海,开埠和西方租界的设立,颠覆了原有传统的城市格局和社会秩序,上海由一个传统市镇向近代化大都市迅速转型,并形成了中西合璧的都市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上海的城市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城市的中心也经历了不同寻常的转移。城市中心的转移,反映出了不同文化群体,尤其是华、洋双方对上海城市空间主导权的竞夺。上海解放后,行政统一的上海,城市空间的竞争演变为不同文化主题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控制,以及不同辖区之间的发展竞争。
本书试从都市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把上海的城市空间视为被不同文化分割和竞争的对象,将规划和建筑视作都市中实施社会控制的工具,关注城市空间转换的过程,及其所折射的城市文化的历史变迁。
本书可供建筑、规划、城市建设等人员阅读,也可供城市文化研究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目录
l 导论
1.1 上海近现代文化竞争和空间变迁研究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基础:前人对上海的相关研究
1.2 都市变迁的空间意涵:一个都市人类学的视角
1.2.1 关于文化的移人及适应
……[看更多目录]
文摘书摘
老上海的庙园节场
城隍庙、豫园地段的空间演变和社会变迁过程是围绕着两条线索展开的。第一,是以城隍庙为中心的县城的宗教信仰空间的日益世俗化和商业化;第二,是豫园代表的江南园林文化的“私人”空间,逐渐发展为用于百姓娱乐和商业事务活动的公共空间。事实上,由于豫园改建为西园而变为城隍庙的一部分,使这两条线索相互交织,城隍庙及其庙园,成为上海县城的官、商、民共同使用的公共空间,是县城居民从事宗教祭祀、聚会、商业和娱乐休闲的中心。如果从活动的性质和场景说,城隍庙从单纯的宗教祭祀场所转变为以宗教祭祀和地方民俗活动为中心的庙园节场。
城隍庙及其庙园所在的地段[今日福佑路,旧校场路,方浜中路(上海老街)和安仁路围合的区域中]。处于昔日方浜的中段。方浜曾是县城内主要的河流,由热闹的小东门入城。方浜中段是县城中最早开发建设的地段,县署衙门与城隍庙隔方浜相望,这一带“居民稠密,倍于他处”。这里是上海县城即老城厢的中心位置。又靠近十六铺码头,交通便利,城内和城外的百姓都愿意到城隍庙来,祈求城隍和众神的保佑,香火极盛。城隍庙周围的商肆日渐增多,成为县城中热闹的去处。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城隍庙成为上海县城的区域与社会文化中心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