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的散文(汉英典藏版)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散文随笔,外国,欧洲,
品牌: 卡里·纪伯伦
基本信息·出版社: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
·页码:244 页
·出版日期:2006年
·ISBN:7807001216
·条形码:978780700121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英语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纪伯伦的散文》收录《先知》、《沙与沫》、《疯人》、《流浪者》等作品,代表了纪伯伦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用英文所写的作品。其作品融合了东西方心灵的精髓,超越了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箴言。诗人说,它是诗化的哲学;哲人说,它是充满哲理的诗;恋人在这里读懂了爱的定义,艺术家在这里看到了灵魂的颜色;年轻人在这里找到了火一般的热情;老年人在这里领悟到了生死之道……它富有哲理充满智慧,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的格言书,值得反复品读。
作者简介纪·哈·纪伯伦
阿文名:????? ???? ?????
英文名:Kahlil Gibran
(1883~1931),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作为哲理诗人和杰出的画家,他和泰戈尔一样都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并有评论说“上帝的先知于其身复活”。同时,以他为中坚形成的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即“阿拉伯侨民文学”),全球闻名。
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以写散文诗为主,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1911)等。《折断的翅膀》写东方妇女的悲惨命运和苦斗,谴责贪婪、欺诈和屈从,歌颂自尊、意志和力量。小说以主人公充满哲学意味的独白、对话和叙述,特别是被压迫被损害者充满激情的倾诉著名 。用阿拉伯文发表的作品还有散文《音乐短章》(1905),散文诗集《泪与笑》(1913)、《暴风雨》(1920),诗集《行列圣歌》(1918),以及《珍闻与趣谈》(1923)、《与灵魂私语》(1927)等。他用英文写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疯人》(1918)。此后陆继发表散文诗集《先驱者》(1920)、《先知》(1923)《沙与沫》(1926)、《人之子耶稣》(1928)、《先知园》(1931)、《流浪者》等,以及诗剧《大地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先知》是代表作,以一位智者临别赠言的方式,论述爱与美、生与死、婚姻与家庭、劳作与安乐、法律与自由、理智与热情、善恶与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问题,充满比喻和哲理的东方色彩。纪伯伦并自绘浪漫情调和深刻寓意的插图。
纪伯伦认为要唱出“母亲心里的歌”,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远大的理想。思想受尼采哲学影响较大。作品常常流露出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的力量。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领导过阿拉伯著名的海外文学团体“笔会”,为发展阿拉伯新文学做出过重大贡献。他的作品已译成世界多种文字,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最先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先知》(冰心译,1931)。从50年代起,逐渐为中国读者所了解。
生平[/title]在短暂而辉煌的生命之旅中,纪伯伦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他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故乡的奇兀群山与秀美风光赋予他艺术的灵感。12岁时,因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他随母亲去美国,在波士顿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1898年,15岁的纪伯伦只身返回祖国学习民族历史文化,了解阿拉伯社会。1902年返美后仅一年多的时间,病魔先后夺去了他母亲等三位亲人。他以写文卖画为生,与为人剪裁缝衣的妹妹一起挣扎在金元帝国的底层。1908年,他有幸得到友人的资助赴巴黎学画,并得到罗丹等艺术大师的亲授指点。1911年他再次返美后长期客居纽约,从事文学与绘画创作,并领导阿拉伯侨民文化潮流。当他感到死神将临,决心让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更加光耀,遂不顾病痛,终日伏案,直到48岁英年早逝。
纪伯伦是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写下了传遍阿拉伯世界的诗篇《朦胧中的祖国》,他讴歌:“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爱与美是纪伯伦作品的主旋律。他曾说:“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他反对愚昧和陈腐,他热爱自由,崇尚正义,敢于向暴虐的权力、虚伪的圣徒宣战;他不怕被骂作“疯人”,呼吁埋葬一切不随时代前进的“活尸”;他反对无病呻吟,夸夸其谈;主张以“血”写出人民的心声。
文学与绘画是纪伯艺术生命双翼。纪伯伦的前期创作以小说为主,后期创作则以散文诗为主。此外还有诗歌、诗剧、文学评论、书信等。《先知》是纪伯伦步入世界文坛的顶峰之作,曾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纪伯伦的画风和诗风一样,都受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1757—1827)的影响,所以,文坛称他为“20世纪的布莱克”。1908年—1910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艺术期间,罗丹曾肯定而自信地评价纪伯伦:“这个阿拉伯青年将成为伟大的艺术家。”纪伯伦的绘画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在纪念馆收藏。
在东方文学史上,纪伯伦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另一方面,纪伯伦风格还见诸于他极有个性的语言。他是一个能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写作的双语作家,而且每种语言都运用得清丽流畅,其作品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读者。美国人曾称誉纪伯伦“象从东方吹来横扫西方的风暴”,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视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
早在1923年,纪伯伦的五篇散文诗就先由茅盾先生介绍到中国。1931冰心女士翻译了《先知》,为中国读者进一步了解纪伯伦开阔了文学的窗扉。近十多年来,我国又陆续出版了一些纪伯伦作品。这位黎巴嫩文坛骄子在中国有越来越多的知音。
评价[/title]他是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在诗《朦胧中的祖国》中讴歌:“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他曾说:“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
爱与美是纪伯伦作品的主旋律,文学与绘画是他艺术生命的双翼。
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他清丽流畅的语言征服了一代代世界读者。
著作[/title]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 ??????》《叛逆的灵魂??????? ????????》
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 ????????》
散文《音乐短章》《花之咏》《我的心灵告诫我?????? ????》
散文诗集《先知?????》(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泪与笑???? ????????》《暴风雨?????》《先驱者》 《沙与沫??? ????》《人之子耶稣???? ??? ???????》《先知园????? ?????》《流浪者》《组歌》(包括《美之歌》《浪之歌》《雨之歌》《花之歌》《幸福之歌》)
诗集《行列歌???????》
《珍闻与趣谈??????? ????????》《与灵魂私语》
散文集《疯人???????》
诗剧《大地诸神???? ?????》《拉撒路和他的情人》
《我的心灵告诫我》[/title]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热爱人们所憎恶的事物,真诚对待人们所仇视的人。它向我阐明:爱并非爱者身上的优点,而是被爱者身上的优点。在心灵告诫我之前,爱在我这里不过是两根相近的立柱间一条被拉紧的细线,可是现在爱已变成一个始即终、终即始的光轮,它环绕着每一个存在着的事物;它慢慢地扩大,以包括每一个即将出现的事物。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去看被形式、色彩外表遮掩了的美,去仔细审视人们认为丑的东西,直到它变为在我认为是美的东西。在心灵告诫我之前,我所看到的美不过是烟雾间颤抖的火焰。可是现在,烟雾消失了,我看到的只是燃烧着的东西。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去倾听并非唇舌和喉咙发出的声音。在心灵告诫我之前,我的听觉迟钝,只听到喧闹和呼喊。可是现在,我能倾听寂静,听到它的合唱队正唱着时光的颂歌和太空的赞美诗,宣示着隐幽的奥秘。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从榨不出汁,盛不进杯,拿不住手,碰不着唇的东西中取饮。在心灵告诫我之前,我的焦渴是我倾尽溪涧和贮池中的水浇熄的灰堆上的一粒火星。可是现在,我的思慕已变为我的杯盏,我的焦渴已变为我的饮料,我的孤独已变为我的微醉。我不喝,也决不再喝了。但在这永不熄灭的燃烧中却有永不消失的快乐。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去触摸并未成形和结晶的东西,让我知道可触知的就是半合理的,我们正在捕捉的正是部分我们想要的。在我的心灵告诫我之前,我冷时满足于热,热时满足于冷,温和时满足于冷热中的一种。可是现在,我捕捉的触觉已经分散,已变成薄雾,穿过一切显现的存在,以便和隐幽的存在相结合。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去闻并非香草和香炉发出的芬芳。在心灵告诫我之前,每当我欲亭馨香时,只能求助于园丁、香水瓶或香炉。可是现在,我嗅到的是不熏燃和不挥发的馨香,我胸中充溢的是没经过这个世界任何一座花园,也没被这天空的任何一股空气运载的清新的气息。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在未知和危险召唤时回答:"我来了!"在心灵告诫我之前,我只在熟悉的声音召唤时才起立,只在我踏遍走熟的道路上行走。可是现在,已知已变成我奔向未知的坐骑,平易已变成我攀登险峰的阶梯。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不要用自己的语言——"昨天曾经……"。"明天将会……"——去衡量时间。在心灵告诫我之前,我以为"过去"不过是一段逝而不返的时间,"未来"则是一个我决不可能达到的时代。可是现在,我懂得了,眼前的一瞬间有全部的时间,包括时间中被期待的、被成就的和被证实的一切。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不要用我的语言——"在这里"、"在那里"、"在更远的地方"——去限定空间。在心灵告诫我之前,我立于地球的某一处时,便以为自己远离了所有其他地方。可是现在我已明白,我落脚的地方包括一切地方,我所跋涉的每一段旅程,是所有的途程。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在周围居民酣睡时熬夜,在他们清醒时入睡。在心灵告诫我之前,我在自己的睡榻上看不到他们的梦,他们在他们的困盹中也寻不到我的梦。可是现在,我只是在他们顾盼着我时才展翅翱游于我的梦中,他们只是在我为他们获得自由而高兴时才飞翔于他们的梦中。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不要因一个赞颂而得意,不要因一个责难而忧伤。在心灵告诫我之前,我一直怀疑自己劳动的价值和品级,直到时日为它们派来一位褒扬者或诋毁者。可是现在,我已明白,树木春天开花夏天结果并不企盼赞扬,秋天落叶冬天凋敝并不害怕责难。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明白并向我证实:我并不比草莽贫贱者高,也不比强霸伟岸者低。在心灵告诫我之前,我曾以为人分为两类:一类是我怜悯或鄙视的弱者,一类是我追随或反叛的强者。可是现在我已懂得,我是由人类组成一个集体的东西组成的一个个体,我的成分就是他们的成分,我的蕴涵就是他们的蕴涵,我的希冀就是他们的希翼,我的目标就是他们的目标。他们如果犯了罪,那我也是罪人;他们如果做了某件好事。那我也以这件好事而自豪,他们如果站起身来,那我也一同起立;他们如果落坐,那我也一同落坐。
我的心灵告诫我,它教我知道:我手擎的明灯并不专属于我,我唱着的歌也不是由我的材料谱成。如果说我带着光明行走,那我并不就是光明;如果说我是一把被上好弦的琴,那我并不是弹奏者。
兄弟!我的心灵告诫了我,教育了我。你的心灵也告诫过你,教育过你。因为你我本是彼此相似的。我们之间没有什么不同,除了我谈论着我,在我的话语中有一点争辩;你掩饰着你,在你的隐匿中有一种美德。
《先知》[/title]先知
媒体推荐诗人说,它走诗化的哲学哲人说,它走充满哲理的诗
爱,除了自身别无所欲,也别无所求;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为,在爱里一切都足够了。你付出爱时,不要说“上帝在我心中”,而应说“我在上帝心中”。
——《先知》
记忆,是一种相聚的方式。忘却,是一种自由的方式。我从健
谈者那里学会幽默,从狭隘者那里学会了宽容,从残忍者那
里学会仁爱,但奇怪的是,我对这些老师从未心存感激。——《沙与沫》
失败,我的失败,我的自知与挑衅,通过你,我知道我还步伐矫健,宝刀未老,还没有被干枯的月桂捕获。在你那儿,我发现了孤独,品尝到了被遗弃和被嘲笑的欢乐。
——《疯人》
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说:“我爱你!”男人说:“你的爱我受之无愧。”女人说:“你不爱我?”男人凝望着她,什么也没说。女人大哭道:“我恨你。”男人说:“你的恨我也受之无愧。”
——《流浪者》
编辑推荐【诗化的哲学散文的圣经】我的朋友!你和我仍将是生命的陌路人,是彼此的陌路人,也是自己的陌路人。直到有一天!你向我倾诉,我聆听你的心声,将你的声音当成自己的声音。直到有一天,我站在你面前觉得自己正站在一面镜子前。
《纪伯伦的散文》既是英语学习爱好者、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
纪伯伦的散文是年轻人心灵的初恋,也是长者历经世事、蓦然回首的感悟,无论何时打开,宛如开启了一扇通往心灵的窗口,让你领略到先知隽永不朽的哲思……
目录
先知
沙与沫
疯人
流浪者
……[看更多目录]
文摘~一生颠沛流离、贫病交迫,终身未婚,一生孤独,英年早逝。这样历经磨难的天才,却将残酷的现实当圣殿,把爱与美当信仰,深情地为生命献上一朵玫瑰。
卡里·纪伯伦(Kahil Gibran 1883~~1931),生于黎巴嫩北部临海的贝什里村(Besharri)一个宗教气息浓厚的家庭。童年时期,母亲教他阿拉伯文和法文,又专门请家庭教师教他英文。
1888年,纪伯伦随母亲和同母异父的哥哥及两个妹妹离开家乡,移居美国波士顿。全家在唐人街过着清贫的日子,纪伯伦则被送进美国公立学校学习英语,在那里奠定了扎实的英文基础。
1897年纪伯伦返回黎巴嫩继续学习阿拉伯文和法文,同时选修了医学、国际法、宗教史和音乐等课程。暑假期间纪伯伦随父亲游历中东各地,心情豁然开朗,开始以丰富的思维和充沛的情感架构自己的生命。
15岁时,他用阿拉伯文写下《先知》的初稿,16岁发表第一篇散文诗,并主编一份文学与哲学刊物——《真理》,以笔挞伐统治者对人民的压迫,批判教会堕落,同时,他的文章开始在阿拉伯世界大量发表,其中最有名的《叛逆的灵魂》被视为危险、叛逆,含西方思想剧毒。他因此被政府驱逐出境。
190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后,游历了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地,并前往巴黎学习绘画。1902年后纪伯伦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
1910年,纪伯伦重返波士顿,于同年岁末移居纽约,在这期间他的小妹妹、母亲和哥哥相继离世。失去亲人的悲痛给纪伯伦带来终身的创伤。他专心作画、写作,然而都不被重视,生活日渐窘迫,只好替他人设计封面及画像维生,一直在社会底层艰难地生活着。
1923年,他的英文散文诗集《先知》出版,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不朽的地位。从此,阿拉伯语系和英语系民族都知道了有一个纪伯伦,是诗人兼画家。罗丹称赞他为“20世纪的布雷克”;美国人曾称誉他为“像从东方吹来横扫西方的风暴”,并将其作品视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
1931年4月10日,纪伯伦病逝于美国纽约。他短暂的一生,以深沉的哲学思考和火一般的激情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在文学史上永久不衰的篇章,征服了一代代读者的心灵。
别了,你们!别了,我同你们一起度过的青春!
我们梦中的邂逅仿佛就在昨天。
你们在我的孤独里为我歌唱,而在你们的盼望下,我在空中建起一座高塔。
此刻,我们的睡眠已经逃遁,我们的梦已经结束,黎明已逝。
正午已至,半醒已变为彻底的白日,我们必须分别了。
倘若我们重逢在回忆的曙光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