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同步教学设计(小学数学2下)(适用于义教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新课程数学名师同步教学设计丛书;适用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小学,二年级,数学,
品牌: 杨淑萍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页码:22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44033039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适用于教育类及相关人士参阅。
·丛书名:新课程数学名师同步教学设计丛书;适用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名师同步教学设计》是“新课程数学名师同步教学设计丛书”中的一册,这是一套由全国小数界一百多位名师联袂撰写的教学设计丛书,其规模之大和质量之高都是空前的。每篇教学设计其风格和它们所体现的众多艺术流派,确实是异彩纷呈、气象万千。说它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百花园的精华浓缩、众长博采。本册由周爱东,李小春,陈丽萍等二十多位名师联袂设计。
编辑推荐《名师同步教学设计》(小学数学2下)浓缩设计精华,诠释教学真谛!
目录
序言
第一单元
“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三)”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四)”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平均分(一)”教学设计
“平均分(二)”教学设计
“除法(一)”教学设计
“除法(二)”教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教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教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三)”教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四)”教学设计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平移和旋转(一)”教学设计
“平移和旋转(二)”教学设计
“剪一剪”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用七、八、九的乘法口诀求商(一)”教学设计
“用七、八、九的乘法口诀求商(二)”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二)”教学设计
“10000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10000以内数的认识(二)”教学设计
“10000以内数的认识(三)”教学设计
“10000以内数的认识(四)”教学设计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学设计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教学设计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五)”教学设计
“整理和复习(一)”教学设计
“整理和复习(二)”教学设计
“有多重”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统计(一)”教学设计
“统计(二)”教学设计
“统计(三)”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
“找规律(一)”教学设计
“找规律(二)”教学设计
第十单元
“总复习(一)”教学设计
“总复习(二)”教学设计
“总复习(三)”教学设计
“总复习(四)”教学设计
附:好课实录与案例赏析
“平均分”教学实录
“克和千克”教学实录
……[看更多目录]
序言杨淑萍老师主编的《新课程小学数学名师同步教学设计丛书》是全国众多著名特级、高级教师参与撰写的研究成果,是新课程理念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结晶。本书风格多样,异彩纷呈,集近年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之大成,其内容之全和质量之高在同类书中并不多见,可以说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创新之力作。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正在进行课堂教学探索和研究的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我认为,本书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把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在本书的众多教学
文摘插图:

第一单元
“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
青年名师马小茂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是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基本途径。这一节课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场景——观看木偶戏,使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探索的精神,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4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学生观看木偶戏为情境主题,根据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出现不同的解题策略,体现了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两步加、减混合讨‘算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游乐园情境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休息日你最喜欢做什么?
2.师:(出示游乐园情境课件)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师: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