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思维而教(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
分類: 图书,教育,教学理论,
品牌: 郅庭瑾
基本信息·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页码:253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504139993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当今教育最为深刻的危机之一,就在于知识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培养和塑造“知识人”成为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然而,真正重要的不是知识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能否找到有用的知识,是否善于运用知识。唯有当知识被用来开启心智,知识被用于解决实践问题的时候,知识才真正找到了通向美德的通途,才能够转化成为人生智慧的力量。而当知识仍然充塞着教育的全部,占据着教育的中心之时,智慧便只能被驱赶或冷落在边缘,或许偶尔成为教育者口中的目标与心中的梦想,却无法通过实践内化到受教育者的生命之中,成为每个人的生命内涵。在教育中,每一个人皆有智慧的潜质,通过知识的获取、思维的培养,人人都能发展智慧。那么,教育如何成为充满智慧的活动?《为思维而教》试图围绕观念与行为、理论与实践,从课程与课堂、教师与学生等不同的维度,做一些探索与思考。
目录
前言让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活动/1
第1章知识与智慧的距离有多远/1
第一节从“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说起/3
第二节催生思维定式的传统教育/7
第三节问题背后的文化设定/16
第四节考试作为无法逾越的制度束缚/24
第2章关于思维之思/36
第一节“人何以为人”的凭据/37
第二节思维的学科视界/41
第三节思维是否可教?/44
第四节思维的心理学假设/51
第五节思维究竟何在?/59
第3章“我们怎样思维”的教育学探索/69
第一节科学的思维方法的雏形/70
第二节“传统教育”中的思维训练/72
第三节“五步思维”或反思性思维/80
第四节思维的一般步骤/82
第五节多元智能理论的解释/90
第4章为思维而教:课程资源的开发/98
第一节学科课程中的思维教学/100
第二节思维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118
第三节一个实践性案例举例/141
第5章为思维而教:让课堂成为思维的乐园/149
第一节课堂教学的现代性转换/150
第二节思维课堂的道德标准:另一个角度/172
第三节多元智能理论融入课堂:新的启示/190
第6章为思维而教:首先改变教师的思维/207
第一节习惯性思维的危机/208
第二节走向反思性思维/反思性教学/213
第三节改变思维对教师相关态度的要求/223
附录:相关文章/232
第一篇你害怕学生思考吗/232
第二篇“不罔”的追求——《教会学生思维》读后/234
第三篇如何拥有“聪明”的外衣/236
第四篇教会学生思维:教育的使命/240
参考文献/246
后记/250
……[看更多目录]
序言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教师是一种专门化的职业,它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己的理论指导、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性。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是思想的启迪者,是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是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师;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中国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正在从发展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提高质量将成为新世纪教师队伍建设的主旋律。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无论是职前培养还是职后培训,无论是教育机构还是教师个人,都需要以一种新的姿态迎接这一转变。
从我们对广大中小学的调查中了解到,面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当今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自觉性。为了响应这种挑战,广大的师范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都在积极探索教师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法。
文摘第一节从"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说起
最近以来,关于"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话题成为各类媒体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中所涉及的一些现象与问题或许对于许多人而言都并不陌生。比如,有过海外旅游、生活或购物经历的人可能都会发现,远渡重洋到了其他国家之后,每当想要在当地为自己的亲朋好友带上一些富有异国特色的礼物或者纯粹舶来品的稀罕玩意儿,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想法原来是那样的奢侈,甚至于根本无法得到满足。因为一方面由于全球化浪潮的袭击,在许多国家的购物中心和大型超市里面,已经难以找到体现各自独特性的风格与特色;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放眼望去、信手拾起的许多物品上都标注着"MADE IN CHINA"字样。就连一些众所周知的国际著名品牌,也会在商品的某一个位置说明,是由中国加工或者组装而成的。于是,许多海外访问归来的中国人不得不无奈地成为中国制造商品的国际旅行运输者。
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背后的根源,近来媒体公布的一些数字很能够说明这个问题。就产品的产值而论,中国已经是世界第4大工业基地,排在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中国有100多种工业制成品的产量成为"世界第一",范围包括钢铁、水泥、家电、通信设备、纺织、医药、机械设备、化工等十多个行业,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地球村"里平均每个人就要穿1.2双中国制造的鞋……
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世界上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就突破30000亿元人民币,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4.4%,在世界制造总额的比重也超过5%,位居世界第四。日本《产经新闻》也连续发表文章,认为,"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后记作为踏入学术这座神圣的殿堂之后第一本著作,《教会学生思维》曾经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收获和感动。
那还是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会上,我提出了想要对中小学校开展思维教学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个在当时尚不明晰的想法得到了导师金一鸣教授的支持。在逐步实施研究的过程中,除了文献研究和资料整理之外,1999-2001年期间,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深入中小学校思维教学的实践中。地处上海市杨浦区的上海市六一小学曾经给了我最大的协作和帮助。六一小学所开展的"儿童哲学"校本课程实验,不仅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实践的基地,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励着我对思维教学进一步关注和思考的信心。每当我在冥思苦想之后仍然困惑、茫然,甚至感到自己文思近乎枯竭之时,屡屡发现六一小学的课堂和师生才是我发现问题、寻找灵感、积累素材、形成观点的最佳源泉。
研究开展了一个阶段之后,许多想法渐渐明确。这个时候我又非常幸运地得到了另一个重要的支持。袁振国老师鼓励我在博士论文写作之前,先把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整理成书,放入由他主持的"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