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济录(中国禅宗典籍丛刊)

分類: 图书,宗教与术数,佛教,宗派,
品牌: (唐)慧然编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页码:199 页
·出版日期:2001年
·ISBN:7534820154
·条形码:9787534820151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禅宗典籍丛刊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临济录》是记载中国禅宗临济宗创始人临济义玄的简历和禅话的集录。无论从内容还是从语言文字来看,都具有独特的吸引人的魅力。
目录
总序
前言
临济录
1 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序
2 临济慧昭玄公大宗师语录序
3 临济慧昭玄公大宗师语录序
4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序
5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勘辨
行录
附录 明藏本《临济录》所增加的部分
附编一
临济和尚传
唐真定府临济院义玄传
镇州临济义玄禅师传
临济义玄禅宗略传
临济义玄禅宗法嗣
魏州故禅大德奖公塔碑
临济宗旨
人天眼目·临济宗(选录)
附编二
临济义玄和《临济录》
一、河朔三镇和临济宗发源地镇州
二、洪州宗的传承者,临济宗的创始人
三、临济义玄的主要弟子
四、《临济录》的版本和结构
五、临济禅法述评
主要参考书目
……[看更多目录]
序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佛教和道教鼎足而立,是三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相互排斥的同时又相互吸收,共同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佛教本是从印度传来的外来宗教。然而它在中国这块辽阔丰饶的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土上传播,经过漫长岁月,已经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习俗密切结合,演变成中国的民族的主要的宗教。隋唐时期具有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的创立,标志着佛教中国化历程的基本结束,此后进入中国佛教的持续发展时期。在这些佛教宗派中,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宗派。在它们的蕴含深刻哲学思辨内容的教义理论中,有说色空、色心和体用相即的宇宙存在论,有论善恶、净染的心性论,有讲出世不离世间的修行解脱论,有用以沟通色空、色心和体用的“不二”的方法论……这些在中国历史文化,特别在哲学思想领域都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国哲学思想都离不开对佛教的考察和研究。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禅宗虽奉北魏时期来华的印度僧菩提达摩为初祖,但从历史真实情况考察,实际创立者应是被后世禅宗奉为四祖、五祖的道信(580-651)和弘忍(60l一674)。
文摘临济和尚,嗣黄檗,在镇州。
师讳义玄,姓邢①,曹南人也。自契黄檗机锋,乃阐化于河北,提纲峻速,示教幽深。其于枢秘,难陈示诲,略申少分。
师有时谓众云:“山僧分明向你道,五阴身田内,有无位真人,堂堂露现,无毫发许间隔。何不识取?”时有僧问:“如何是无位真人?”师便打之,云:“无位真人是什么(2)不净之物!”
雪峰闻举云:“临济④太似好手。”
师问落浦④:“从上有一人行棒,有一人行喝,还有亲疏也无?”落浦云:“如某甲所见,两个总不亲。”师云:“亲处作么生?”落浦遂喝。师便打之。
因德山见僧参爱趁打,师委得,令侍者到德山:“打汝汝便接取拄⑤杖,以拄⑥杖打一下。”侍者遂到德山,皆依师指。德山便归丈室。侍者却归举似师。[师]云:“从来疑这个老汉。”
因僧侍立次,师竖起拂子。僧便礼拜。师便打之。后因僧侍立次,师竖起拂子,其僧并不顾。师亦打之。
云门代云:“只宜专甲。”
黄檗和尚告众日:“余昔时同参大寂,道友名日大愚。此人诸方行脚,法眼明彻,今在高安,愿不好郡居,独栖山舍。与余相别时,叮嘱云:他后或逢灵利者,指一人来相访。”于时师在众,闻已,便往造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