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位战犯的后半生

分類: 图书,传记,军事人物,中国,
品牌: 李永铭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216052856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其他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43位战犯的后半生》以新华社所述延安权威人士列数的历史人物为对象,简述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平及被定为战犯时的职务与依据,同时尽可能详述这些历史人物此后的政治走向与晚年日常生活,尽量选择每个人生平材料中的亮点、特点、有传奇色彩的内容,也收集传主各时期的、或与其生平事迹相关的人与事的照片,使读者能从这些相对简略的材料与图片中,对这些历史人物有一个真切的了解,同时也对那个时代的历史有一个直观的把握。
媒体推荐�
编辑推荐1948年12月25日,中共权威人士公布了以蒋介石为首的43位内战头等战犯的名单。
他们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叱咤风云、赫赫有名的人物。
这些人早期大多追随过孙中山,后来又跟随蒋介石。
他们原本是时代的弄潮儿,后来却成为人民的罪人。
最后败退到台湾或流亡海外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虽坚持反共立场;但怀念故土,并坚守一个中国的民族立场,反对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图谋与野心。
少数活到李登辉时代的人,更是反对“台独”,心系祖国的统一,读《43位战犯的后半生》了解他们。
专业书评�
目录
前言
蒋介石
军阀首领
孤岛残梦
排除异己
坚持“一个中国”立场
油尽灯枯
蒋介石的子孙后代
李宗仁
从排长到新桂系领袖
受人摆布的代总统
爱国思归的海外寓公
............
早年求学
国社党人
第三势力
制宪活动
搅入政争
晚年向学
家人小记
后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蒋介石:
蒋介石(1887—1975)为中国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从1920年代以后的几十年里,他的活动与中国现代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几乎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历史已经作出评判:作为一位常常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历史人物,蒋介石又是一位坚持“一个中国”立场的政治家。蒋介石去世后,遵其遗愿,“灵柩暂厝于慈湖,俟来日奉安于南京紫金山”。如今,孤零零的慈湖暂厝地,已成一是非争议之地。至于移葬大陆,中共方面已经明确表示:“悉听尊便。”
军阀首领:
蒋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后改名中正,字介石,1887年10月31日生于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一盐商家庭。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共有六个子女,元配徐氏生下一女一男,分别取名瑞春、瑞生(即介卿)。第一继室孙氏没有生育。第二继室王氏生下二子二女,依次取名瑞元(即蒋介石)、瑞莲、瑞菊、瑞青。蒋介石与瑞春、瑞生虽然都是同父异母,但感情迥然不同,对瑞春长姐如母,十分尊敬,对瑞生则爱恨交加,常感厌恶。他对同母弟妹的感情都很融洽,尤其对早逝的瑞青怀念深切。
幼年的蒋介石十分争强好胜。在蒋介石和其他孩子玩耍时,尤其是面对年龄比他大、力气比他大的孩子时,他总是能够轻而易举地当上“大将军”、“督军”。蒋介石小的时候就是一个相当有主见的孩子。家人为了让秉性顽劣调皮的蒋介石有所束缚,在他5周岁的时候便请一位塾师在家进行启蒙教育;7周岁时,又被送进乡塾,开始读《大学》 《中庸》 《论语》 《诗经》等书。在蒋介石8岁的时候,其父蒋肇聪因病暴卒。这对蒋介石幼小的心灵来说无疑是一个十分沉重的打击。但其母王采玉勤勉刻苦的品质使蒋介石的心灵受到深深的感动。他后来回忆说:“我是在孤儿寡母家庭中长大的,受到很多委屈,无可申诉。母亲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把我抚育成人,母亲的忍耐力是难以想象的,我也深受影响,我的个性就是在这种压迫环境中所形成。坚忍不拔的毅力,就是这样地锻炼出来的。”1901年夏,蒋介石曾参加县里组织的“童子试”,虽未能通过,但见了世面。以后他进入奉化县城的凤麓学堂,开始接受新式教育。1904年,蒋介石进入宁波箭金学堂读书时,校中的一位先生鼓励他读兵书和曾国藩的书。此后,蒋介石立志学习军事,并终生推崇曾国藩。
蒋介石的青年时代,即20世纪初年,正处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清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