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教育前沿与进展2007(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EDUCATION:FRONTIERS AND PROGRESS)

分類: 图书,教育,教学理论,
品牌: 孔寒冰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页码:21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308059448/9787308059442
·条形码:9787308059442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EDUCATION:FRONTIERS AND PROGRESS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本书由已经发行13个月的《工程教育研究动态》内部资讯基础上分类汇编而成。原研究资料仅供中国工程院院士参考,反映很好,建议公开扩大出版发行。该书编译国际工程教育的官方机构的政策研究报告、国际工程教育杂志的主要研究文章、国际会议论文、大学改革研究成果等即时信息资料和相关评论,内容具有先导性、创新性和学术性,可供我国广大读者学习借鉴。
目录
国外工程院及相关机构
美国工程院(NAE)的教育活动
美国工程院年鉴一瞥
美国工程院的工程教育奖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2008财政年度申请
英国皇家工程院(RAE)的教育活动
英国皇家工程院亨利报告精粹
德国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院联盟技术科学委员会(Acatech)简介
俄罗斯工程教育协会(RAEE)概况
各国(地区)工程院一览
全球工程教育新潮流
风靡全球的大学创业创新教育
全球工程教育卓越计划
德、法高等工程教育近况
德国工程教育的进展
德国启动科教卓越创新计划
德国卓越创新计划第二批未来概念大学揭晓
FRMV论德国工程教育的未来
日本实施卓越研究教育中心计划
阿拉伯国家的工程教育质量
工程师的国际化能力
工程师到管理者的角色转换中的组织支持
MIT创办网络版工程教育通讯
《工程教育》杂志内容简介
工程教育改革与实践
日本Kanazawa工学院(KIT)的工程设计教育
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工具
跨学科选修课程和GLOBETECH模拟项目
工程背景设计课程中的企业合作感知和体验
工程教育与社区服务相结合:工程教育未来的主题
在博物馆里教授机械制造
创意一产品项目:一个整合新兴技术、学生主导和社会应用的教育模型
改善工程教育标准和保持力的系统模型
学习设计:工程教育的持续性
欧林学院重组工程教育
美国工程教育研究经典报告
美国工程教育50年历程与启示
创立工科课程体系的《Grinter报告》
综合考察工程教育的《目标报告》
美国科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头大戏
塑造未来——对大学理工教育的新期望
STEM计划:《21世纪国防教育法》
大学STEM教育创新过程的系统模型
工程教育鉴定与认证
工程教育与工程师国际互认的几个协议
德国工程专业鉴定机构ASIIN
俄罗斯工程专业鉴定现状
工程教育动态与研究
2006—2007国际工程教育相关会议
国际工程教育活动要闻
国际工程教育报刊文摘
编后记
……[看更多目录]
文摘比较小或专业性较强的企业往往面临严重的资源限制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企业倾向于通过以下三种来源获得额外资源:即所属大学的兼职研究人员、所属大学的其他捐助者、有特殊技能和专业能力的从事工作外包的组织。最后一种包括利用专家进行检测研究和对产品制造的外包。可以预言,企业越小,对其他组织贡献的依赖就越大。
工科毕业生在大学衍生企业里主要从事研发工作。这种研发工作重点在于从大学里持续开发智力财富,并将所形成的产品设计得适合市场的需要。因此,毕业生往往非常集中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这与已建立的中小企业和大型的企业相反。在后两种企业中,毕业生的活动范围更广。同时,衍生企业希望毕业生有一定的商业经验,最重视毕业生的技术能力。这些企业招聘的员工中博士生的比例较高也同样说明了这一点。一些受访者还提到了技术广度的重要性。一位主管陈述说:“这是一种能领会交叉技术的能力。”这一观点与中小企业和大企业所表达的并没有太大不同。在大学衍生企业创始之初,企业领导应该拥有商业背景并使工程师专注于技术。当然,除了强调技术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也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和其他企业不同,大学衍生企业与母体大学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工作关系。有位受访者认为这是共生的关系,并谈论了大学及其衍生企业共同研究的好处,以及大学衍生企业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道路的好处。这些企业都充分利用学校的研究设备和研究生。当这些企业某些资源缺乏时,可以从其他供给者那里得到相应的资源。
与已建立的中小企业和更大的企业一样,大学衍生企业对毕业生的数学要求也没有确定的标准,这为本科教育带来了问题。有人认为在某些工作中,可以容忍员工没有数学背景。
随着企业不断地开发新技术,大学衍生企业的未来将受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市场中新的竞争者的出现、新技术的开发(这种新技术或许会与衍生企业产品的技术进行竞争,或许是衍生企业产品的补充物,例如新材料)、顾客需求的不断改变。毕业生需要更加灵活地应对这些影响因素。
后记2006年底,中国工程院组织了一项重大咨询研究课题——“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研究”,由该项目组办公室主办、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RCSTEP)承办的《工程教育研究动态》则应运而生。《动态》每月编发一期,作为内部资料呈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成员,以及有关部委、专家学者和领导参考,至2007年底共编发了13期。本书将这些动态集中编印在一起,取名《国际工程教育前沿与进展2007》,希望供给更多的工程教育工作者和工程教育利益相关者研究参考。
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如何继续提高综合国力以及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根本途径仍然在于培养与造就一大批合格的工程人才。当前,我国工程教育无论在战略、体制和制度等宏观层面,抑或在师资、课程、教学等微观领域,都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工业界、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共同探讨和研究。了解信息,掌握动向,启发思路,借鉴经验,将是本书希望和应能达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