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第2版)(高等院校精编社会学教材系列)(Research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s)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大学,综合,
品牌: 林聚任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页码:42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209034781/9787209034784
·条形码:9787209034784
·包装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院校精编社会学教材系列
·外文书名:Research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s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第2版)在内容上力争比较全面地介绍目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大多数常用方法,同时又增加了一些新的、还不为人们所熟悉的重要研究方法,如社会网络分析法、评估研究等。故在内容体系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可适用于社会科学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读者。它不但面向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也面向政治学、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新闻、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它不但适用于大学生,也适用于研究生。
作者简介林聚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主编与参编有《社会性别的多角度透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等,主要译著有《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科学社会学》、《科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社会宏观动力学》等。
刘玉安,教授,山东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学院院长。山东文登人。著有《西方社会学史》、《北欧福利国家剖析》,合著有《中国发展的第三次浪潮-西部开发的问题与机遇》。
编辑推荐《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关于介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用书第二版,在内容上力争比较全面地介绍目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大多数常用方法,同时又增加了一些新的、还不为人们所熟悉的重要研究方法,如社会网络分析法、评估研究等。故在内容体系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第2版)可适用于社会科学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读者。它不但面向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也面向政治学、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新闻、管理等专业的学生。
目录
再版前言
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科学究竟是什么?
第二节社会科学是可能的吗?
第三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与区别
第四节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及方法
第二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第一节实证主义方法论
一、从孔德到涂尔干
二、工具实证主义
三、后实证主义
第二节非实证主义方法论
一、现象学与理解方法
二、批判理论
三、建构主义
第三节社会科学与外部社会的冲突
一、社会科学研究者与外部非专业研究人员的冲突
二、社会科学研究者与外部专业研究人员的冲突
第三章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理论的基本知识
一、理论的内涵
二、理论的层次
三、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理论的构成要素
一、概念
二、变量
三、命题与假设
第三节社会科学理论建构的过程
一、科学研究的逻辑
二、归纳式理论的建构
三、演绎式理论的建构
第四章研究设计
第一节确定研究类型
一、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二、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
三、横剖研究和纵贯研究
四、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第二节确定研究方式
一、调查研究
二、实验研究
三、实地研究
四、文献研究等间接研究
第三节确定分析单位与研究内容
一、分析单位
二、研究内容
三、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
第四节研究的操作化
一、概念的操作化与研究指标的确定
二、基于概念操作化的研究过程
第五节设计研究方案
一、研究方案的内容
二、研究方案示例
第五章社会测量
第一节社会测量的含义
一、什么是测量
二、测量的三个要素
三、社会测量的特点
第二节测量层次
一、定类测量
二、定序测量
三、定距测量
四、定比测量
第三节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一、测量的信度
二、测量的效度
三、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四、影响资料信度和效度的因素
第四节量表
一、量表的含义
二、量表与指标的异同
三、常用量表简介
第六章抽样
第一节抽样的基本概念
一、抽样的意义
二、抽样的基本术语
三、抽样设计与程序
第二节抽样类型
一、随机抽样
二、非随机抽样
第三节抽样误差与样本大小
一、抽样分布与抽样误差
二、允许误差
三、样本大小的确定
第二编研究与分析方法
第七章文献研究法
第一节文献研究法的基本概念
一、文献和文献研究的基本含义
二、文献的类别和来源
三、文献研究法的特点
四、文献研究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文献研究法的过程与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的一般过程
二、历史文献研究和统计资料文献研究的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
三、网络文献及其利用
第三节内容分析法
一、内容分析法的定义
二、内容分析法的过程
三、内容分析法的优缺点
第八章比较研究法
第一节比较研究法概述
一、比较研究研究法的意义
二、比较研究法的原则
三、比较研究法的类型
第二节历史比较法
一、历史比较法的含义
二、历史比较法的类型和应用
第九章实地研究法
第一节实地研究法概述
一、实地研究法的概念
二、实地研究法的特点
三、实地研究法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实地研究法的程序
一、选择“实地”
二、进入现场
三、抽样
四、资料分析
五、撰写报告
第三节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类型
二、观察法的记录
三、观察法的评价
第四节实地研究法讨论
一、实地研究法的信度
二、实地研究法的效度
三、实地研究法的概括性
第十章访问研究法
第一节访问研究法的概念与分类
一、访问研究法的概念与特点
二、访问研究法的分类
第二节访问过程
一、访问前的准备
二、访问
……
第十一章调查研究法
第十二章实验研究法
第十三章社会网络分析法
第十四章统计分析法
第三编应用与评估
第十五章社会科学研究的应用:政策与评估研究
第十六章社会研究报告写作与解析
第十七章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附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本书自2004年8月第一版面世以来,已多次重印,被国内多所高等院校列为研究生或本科生的学习用书,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钟爱。近几年来,国内社会学等学科对研究方法越来越重视,又出版和翻译了大量新的研究成果。为了及时吸纳这些新成果,弥补我们以前的不足,更好地适合读者的需要,我们对本书进行了修订。
社会研究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受到了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学科更多的重视,一方面是开设相关课程的院校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对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因此,这个领域近年来发展很快,各种新的研究成果、译
文摘2.行为。
行为,指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特别是人们的异常行为。一般而言,大多数的异常行为不是公开行为,而且,很少有人愿意与他人公开讨论自己本身的异常行为,这就给我们研究异常行为带来了难度。我们不可能设计一个实验,要求参加实验者展示他们的异常行为;我们也不可能设计个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各种极为敏感的问题。而采用实地研究的话,我们就能够在自然的场合下密切观察异常行为的开始、经过与结束,从而获得对异常行为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3.事件。
这里的事件,指发生持续时间不长的事件,可能是几秒钟、几分钟或几小时的事件。当然,很多事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来研究,但是有些事件要通过实地研究的方法来进行,如离校庆典、运动会等,这些事件就很不适合问卷调查。另外,对教师或学生在某种仪器操作或计算机操作中的失误造成仪器损毁或计算机死机,面对网络遇到病毒的入侵等突发事件,也很难用问卷调查来研究,一般情况下,我们便通过实地研究的方法来获取观察资料。
4.相遇。
相遇,指的是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互相交往的过程。在某种交流活动中人们初次相识的过程,人们互相介绍的情景,以及利用OIcQ、MsN交往的过程都可能是实地研究的对象。人们的交往过程一般不容易用变量来概括或代表,但是可以通过文字与图片来描述。
5.角色。
根据洛夫兰的定义,角色并不是指观察者所扮演的角色,而是指实地研究的对象所扮演的角色。比如,在一项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我们关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角色体现,教师花多少时间、用什么方式进行学习指导,学生用多少时间、用什么方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等等。对角色的研究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来实现,但是,问卷调查侧重于发现模式与普遍情况,而实地研究则侧重于背景、状况与原因。实地研究不但描述教师、学生作为角色扮演的时间长短,而且还可能描述他们在教与学活动时的情绪,如快活、闷闷不乐、焦虑等等。
后记本书修订仍然是我们集体合作的成果。修订方案由刘玉安、泥安儒和林聚任三人共同确定,最后由林聚任做了全书的定稿工作。各章节的撰写者绝大部分没有变动,只是个别章节作了调整。各章撰写者分工如下:
刘玉安(第一章)
林聚任(再版前言,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章,第六章,第八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泥安儒(第二章第三节)
武中哲(第四章、第十二章)
马光川(第五章第一至三节)
解玉喜(第五章第四节、第七章)
邱敏(第九章)
丁苏红(第十章)
岳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