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人的衰落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学,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综合,
品牌: 理查德·桑内特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页码:44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32745902/9787532745906
·条形码:9787532745906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公共人的衰落》具体展示了现代社会特有的公共生活现状,从城市人口、建筑交通、户外空间、环境失衡等方面揭示出人们的紧张和焦虑,由此证明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我迷恋是公共生活衰落的结果,而公共生活的衰落,则是入侵公共领域的人格引起的。全书对此观点作了细致精辟的分析和论述。作者追述了18世纪以来西方城市发展的历史,对宫廷、布尔乔亚阶级、市民阶层的社会存在和交往都有广泛的涉猎:从文学、宗教、艺术到戏剧、音乐,再到服饰、话语、视觉、人格、角色。其中不乏对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狄德罗、卢梭等人的分析。最后还指出了人们应当积极参与公共活动,在社会中主动积极地追求自身的利益。这部经典的社会学著作对于我国的城市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尤其为研究公共空间和个体主义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出版价值。
作者简介关于作者:
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tt),1943年生于芝加哥,1969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任耶鲁大学讲师(1968-1970)、布兰德斯大学助理教授、纽约大学教授(1972-1998),1999年起担任伦敦政经学院社会与文化理论教授,以及社会学与社会政策教授,并曾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与福柯有过合作关系。他的研究领域为:城市社会学、艺术/音乐、家庭、观念史与身体史。他的著作甚丰,主要著作有:《19世纪的城市》(1969)、《阶级中隐藏的伤害》(1972)、《眼睛的良心》(1990)、《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1994)、《不平等世界的尊敬》(2003),以及三部小说。
他在学术生涯中因其突出贡献获奖无数,尤其是2006年,在德国“因为其对我们时代的理性的分析”、“在社会学和史学方面的突出成绩”获颁“黑格尔奖”,这个奖项每三年才评选一次,此前获奖的学者包括哈贝马斯、保罗•利科。
关于译者:
李继宏,1980年出生,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社会学研究》、《人文杂志》、《广东社会科学》等刊物,另译有《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山楂林的故事》等在国内极为畅销的文学作品。
媒体推荐桑内特将社会理论和历史经验加入了引起争论的主题中:公共世界的平台已经被私人心灵场景侵占了,造成了对个人和社会的损害。桑内特的对现代工业社会中市民生活贫困根源的探询,开辟了一个令人惊奇的戏院、政治、城邦生活和家庭功能改变之间的关系的独特视角。
——卡尔·朔尔克,普林斯顿大学
令人惊奇地呈现着个人和公共表达风格的交替转换……桑内特有时会立刻变身为一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或是精神分析法学说的学生、城市生活中的主持牧师。我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书像桑内特这本书这样,表达了如此多的现代经验。
——罗伯特·莱卡赫曼,《星期六评论》
《公共人的衰落》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桑内特的预言在一定程度上也在我们身边上演。尽管他探讨的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但阅读他的著作却是一个愉快的体验:流畅的文笔与深邃的思考合一,并无一般学术著作的艰涩感。对于那个灰色的图景,他没有直接开出药方,但已经暗示我们:在人类文明史上,城市通常总是积极的社会生活的中心,人们需要的不是一个马赛克式拼接的、孤独的个人或小共同体组成的群岛式社会,而是一个所有个体积极参与的社会。
——书评人维舟,《广州日报》
编辑推荐在研究公共生活的理论家中,理查德·桑内特和哈贝马斯、汉娜·阿伦特鼎足而立,分别代表了西方公共生活理论的三种不同学派。《公共人的衰落》正是桑内特研究公共生活的扛鼎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了不起了……这是多年来最有启发性和最吸引人的社科著作,桑内特教授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历史想象力令人仰慕。总之买下这《公共人的衰落》,认真拜读就对了。
——克里斯托弗·莱曼—豪普特,《纽约时报》
专业书评⊙新京报图书排行榜(8月21日-8月27日)学术类图书排名第七。季风书店畅销书排行榜8月中上旬排名第七。
⊙理查德·桑内特是与哈贝马斯、保罗·利科齐名的学者。2006年,在德国“因为其对我们时代的理性的分析”、“在社会学和史学方面的突出成绩”获颁“黑格尔奖”,这个奖项每三年才评选一次,此前获奖的学者包括哈贝马斯、保罗·利科。
⊙作为汉娜·阿伦特的学生和于尔根·哈贝马斯的好友,理查德·桑内特和他们两个人鼎足而立,分别代表了西方公共生活理论的三种不同学派。
⊙上海译文出版社继2006年7月推出理查德·桑内特的《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之后,于2008年7月推出《公共人的衰落》,并已买下他的另一作品《新资本主义文化》版权,计划于明年年底推出,敬请期待。
⊙《公共人的衰落》获首届文汇·彭心潮优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于2007年7月7日在上海西郊宾馆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隆重的基金颁发典礼。
目录
中文版序/1
致谢/1
第一部分 公共问题
第一章 公共领域/3
公共领域之外的爱/7
死亡的公共空间/13
公共领域的变化/侣
现在中的过去/28
第二章 角色/33
角色/39
公共角色/44
城市中的公共角色/46
证明或者可信性?/51
第二部分 古代政制时期的公共世界
第三章 观众:陌生人的聚集/57
谁到城市来?/60
他们住哪里?/64
城市布尔乔亚的变化/69
宫廷和城市的相互影响/74
第四章 公共角色/79
身体是服装模特/80
话语是标志/90
充满激情的非人格领域/109
第五章 公共与私人/111
公共表达的范围/114
自然表达处在公共领域之外/117
公共和私人就像社会的分子/123
分子破裂/124
第六章 作为演员的人/134
普通人对作为演员的人的看法/136
狄德罗的表演悖论/138
卢梭对作为戏院的城市的控诉/145
卢梭的预言/154
第三部分 19世纪公共生活的混乱
第七章 工业资本主义对公共生活的影响/166
19世纪城市人口的新变化/167
城市的区域划分/170
城市变化和布尔乔亚的生活/175
公共商品/180
第八章 公共领域中的人格/191
巴尔扎克的看法:人格是一种社会规则/195
公共领域中的人格:身体的各种新形象/205
戏台展示了街道不再展示的真实/222
人格和私人家庭/225
推翻过去的革命/233
总结/247
第九章19世纪的公共人/250
演员/252
观众/264
第十章集体人格/282
1848:个体人格战胜阶级/287
Gemeinschaft/305
德雷弗斯事件:破坏性的Gemeinschaft/308
谁是真正的激进主义者?/322
第四部分 亲密性社会
第十一章 公共文化的终结/331
第十二章 卡里斯玛的去文明化/342
卡里斯玛理论/345
卡里斯玛和仇恨/353
电子技术加剧了过去的沉默/358
造星系统/364
第十三章 共同体的去文明化/371
建筑在共同体周围的壁垒/374
建筑在共同体内部的壁垒/379
共同体的人性代价/388
第十四章 失去演技的演员/393
游戏能力是公共表达的能力/396
自恋削弱了这种能力/405
自恋的调动和一个新阶级的出现/410
自恋是当今时代的新教伦理/418
结论 亲密性的专制统治/423
附录 “我控诉!”/427
译后记/439
……[看更多目录]
文摘现代经常被用来跟罗马走向衰落的那些年进行比较:人们认为道德腐化蚕食了罗马统治西方的力量,同样,现代西方称霸全球的力量也被道德腐化削弱了。这种观念虽然极其愚蠢,但也有点道理。粗略地看,奥古斯都Ⅲ驾崩之后罗马社会的危机与当今的生活有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之处跟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之间的平衡有关。
由于奥古斯都时代已然逝去,罗马人开始将他们的公共生活视为形式的义务。公共庆典、帝国主义的军事需要、和家人之外的其他罗马人进行仪式性的交往,所有这些都成了义务;罗马人对这些义务的履行越来越被动,他们遵从公共秩序的规则,但在这种遵从之中投入的激情日渐稀少。罗马人的公共生活变得极其无趣,于是他转而开始关注自己的情感,追求一种新的信仰原则。这种私人的信仰很神秘,既逃离整个世界,也逃离作为这个世界一部分的公共秩序的各种礼节。当时这种信仰在近东地区有不同的派别,其中基督教逐渐占据了主流;最终基督教不再是秘密流传的宗教信仰,它本身变成了新的公共秩序的原则。
如今,公共生活也变成了形式的义务。多数公民对国家事务漠然处之固不待言,而且他们的冷漠不仅体现在对待政治事件上。在人们看来,对待陌生人的礼节以及和陌生人的仪式性交往,往好处说是形式而乏味,往坏处说是虚情假意。陌生人本身是危险的人物,在大都会这种陌生人的世界中,很少人会感到非常快乐。
后记诚如作者在本书序言中指出的,当今西方学术界对公共生活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学派,分别以于尔根?哈贝马斯、汉娜?阿伦特和作者本人为代表。哈贝马斯只关注公共生活的物质基础,阿伦特则过于强调公共生活的政治意义,在他们笔下,公共空间是一个高度抽象的领域,缺乏历史的厚重和形象的生动。内中原因不难理解:现代意义的公共空间最早是在西方城市出现的,如果离开了城市的生活、文化与地理的演化,单纯对公共空间进行分析,那么这种分析纵使能够在理论上自圆其说,或者获得某种政治上的先知之见,也终究是“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而已。理查德?桑内特这本《公共人的衰落》恰好弥补了哈贝马斯和阿伦特的不足之处。
《公共人的衰落》是对一种现代特有的社会疾病的诊断:现代人为什么会习惯于用亲密情感来衡量包括各种非人格的社会因素在内的一切?作者将这种疾病称为“亲密性的专制统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桑内特回溯了18世纪初期以来巴黎和伦敦的历史,令人信服地证明了非人格的社会关系和自我迷恋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也就是说,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我迷恋是公共生活的衰落的结果,而公共生活的衰落,则是入侵公共领域的人格引起的。关于这个过程,书中论述十分详细,毋庸译者在此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