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之美

分類: 图书,历史,文物考古,中国文物考古,材料器物文物考古,玉石器,
品牌: 古方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页码:24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209045007/9787209045001
·条形码:9787209045001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玉器有着近万年的悠久历史,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今天,玉器文化绵延不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世界上罕见的文化现象。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自古以来,它对社会的政治、礼仪、宗教、审美情趣等方面影响很大,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载体,也是其他古器物不可比拟的,因此可以说玉器是中华文明的奠基石。
目录
前言
第一章走进美妙缤纷的玉器世界
第一节玉之释义
第二节玉器的种类
第三节中国玉器史上的玉器之最
第二章探索玉文化的奥秘
第一节玉文化的萌芽时期
第二节玉文化的形成时期
第三节玉文化发展时期
第四节玉文化成熟时期
第五节玉在古代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第六节玉对古代文学著作的影响
第三章品味多彩多姿的佩饰玉
第一节人们为何喜欢佩玉
第二节玉首饰
第三节玉颈饰
第四节玉组佩
第五节玉带饰
第六节玉臂饰
第七节玉佩饰
第八节玉雕人物
第九节龙的传人
第十节中国玉器吉祥图案
第四章赏玉之风兴起
第一节生活用具
第二节玉摆件
第三节文房用具
第五章原始神秘的巫玉之光
第一节巫以玉事神
第二节萨满教巫术中玉的作用
第三节巫、神、王的集合体
第六章泱泱大国,礼仪之邦
第一节玉与《三礼》
第二节六瑞礼天地四方
第三节威严的仪仗玉器
第四节和氏之璧
第五节传国玉玺之谜
第七章以玉敛葬,企求不朽
第一节珠襦玉匣之谜
第二节其他丧葬玉器
第三节古风衰微
第八章探索玉料之谜
第一节探索商周玉器身世之谜
第二节玉石之路
第三节玉中之王--和田玉
第四节其他玉料产地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中国玉器有着近万年的悠久历史,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今天,玉器文化绵延不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世界上罕见的文化现象。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自古以来,它对社会的政治、礼仪、宗教、审美情趣等方面影响很大,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载体,也是其他古器物不可比拟的,因此可以说玉器是中华文明的奠基石。
而在现代生活中,用玉琢成的各种工艺品或佩戴,或赏玩,或陈设,“旧时堂前王谢燕,飞人寻常百姓家”,玉器以从未有过的形式如此亲近我们的生活。那么,作为一位爱玉赏玉的读者,当您看到一件玉器,在被它深深吸引的同时,您是否会产生如下的问题:这件玉器叫什么名字?是做什么用的?又是如何使用?在各个历史时期它的用途是否相同?它最初是由何种器具发展演化而来的?这件玉器是由何种玉料制成的?这些玉料有何特点,如何辨认,分别采自何方?这件玉器在制作中采用了什么工艺?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何种琢玉工艺?玉文化在中国的历史有多久?为什么从古至今,中国人如此爱玉?这种现象有何历史根源?
以上提出的这些问题,可能并没有多少读者能完整地回答。当然,并不是我们的读者对此不感兴趣,而是介绍这方面知识的读物实在太少,目前市场上介绍玉器的著作为数不少,但是看完以后,能让读者对各类玉器有全面了解的还很少见,本书就从玉文化及用玉制度、琢玉工艺的视角出发,隆重向读者介绍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玉器品种,让读者在感受古玉之美的同时能了解玉器的相关知识。
通读本书,您可以通过浏览琳琅满目的玉器制品,了解到历史悠久的中华玉文化,剥开尘封千年的层层尘埃,在历史的变迁中探索用玉制度和习俗的演变及发展,感受中国民族爱玉、尊玉的深厚情怀,并最终不由自主地喜欢上玉器这个国粹。
文摘插图:


后记随着玉器嵌进北京奥运奖牌,玉器在人们心中的尊崇地位进一步提升。面对全国范围内兴起的“玉器热”,笔者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这几年来,笔者参与了很多玉器教学、讲座、鉴定及培训活动,很多读者反映,目前市面上所能看到的要么是枯燥深奥的玉器理论书籍,要么是浅显通俗的鉴赏图录,如果能将两者结合起来,让读者从故事传说中了解玉器文化、玉料、工艺、纹饰等较全面的内容,那一定会很受大家欢迎。
为了满足广大玉器爱好者的要求,笔者一直在着手准备,碰巧山东人民出版社编辑袁丽娟同志向我约稿,于是我们将书稿整理出来,配以精美的图片公诸于世,以飨读者。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卢兆荫先生,是他带我进入到玉器研究领域,还要感谢本书编辑袁丽娟,正是有她的认真负责,才有了这本书的最后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