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日本
分類: 图书,传记,政治人物,日本,
品牌: 武村正义
基本信息·出版社:江苏大学出版社
·页码:29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811300516/9787811300512
·条形码:9787811300512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净化日本》主要讲解武村正义,日本著名的政治人物,前官房长官,大藏大臣,新党先驱党党首。长期致力于发展中日友好关系,退出政治舞台后,任日中沙漠绿化协会会长,至今仍活跃在中日两国之间。本书是应日本著名的《每日新闻》报之邀所写的自传体回忆录,曾在该报分84次连载,2007年结集出版,分10章。作者粗略回顾了自己70年的人生岁月,尤其是30多年的政治生涯,从一个亲历着的角度向读者展示了日本社会的变迁,特别是政坛的风云变化。从书生意气,少年壮志到政坛纠葛,火中取栗,再到引退政坛,智力全球环境改善,跟随作者回顾走过的人生道路也给读者带来一定的人生启迪。
作者简介武村正义,1934年8月26日出生于日本滋贺县八日市1958年-1962年先后毕业于东京大学教育学院、新闻研究所、经济学院。1964年9月-1965年12月,西德留学。1967年11月-1970年7月,琦玉县政府科长。1971年4月-1974年10月,滋贺县八日市市长。1974年12月-1986年6月,滋贺县知事。1986年7月-2000年6月,日本众议院议员。1993年6月-1996年8月,先驱新党党首。1993年8月-1994年4月,细川内阁官房长官。1994年6月-1996年1月,村山内阁大藏大臣。1998年5月-2000年7月,先驱新党代表。1999年12月至今日,中友好沙漠绿化协会会长。现任龙谷大学客座教授、德岛文理大学研究生院教授、麻布大学客座教授。
目录
第一章 第章琵琶湖危机
琵琶湖赤潮
划时代的琵琶湖条例
居民运动造就了琵琶湖条例
第二章 曲折成长
政治生活的开始
彷徨的青春时代
住进临济宗大本山永源寺
排除反对学生结婚
27岁携妻带子参加工作
东京奥林匹克那年去德国留学
被田中角荣叫去
第三章 埋头于城市建设(八日市市长时期
36岁当选八日市市长
拥有森林、水和屋顶的城市
3种市政改革理念
知事欺负市长
琵琶湖权利争夺战
围绕琵琶湖开发的斗争
大逆转40岁知事的诞生
第四章 草根县政(滋贺县知事时期)
县政府金库空空如也
黑雾笼罩滋贺县
直面田中角荣
真实的田中角荣
在琵琶湖召开世界湖沼环境会议
草根县政
给县政戴上文化桂冠
经济不景气时花l亿日元办焰火大会
知事只干3届
第五章 走向国家政治
借自民党参选而受到严厉批判
相遇藤山宽美
创立地球环境议员联盟
日本的形象就是环境
在环境省努力工作
在访问朝鲜代表团里为金丸拎包
金丸被“绑架”
第六章 从自民党到先驱新党
第七章 短命的细川政府
第八章 在风雪中前进的大藏大臣
第九章 先驱新党的终结
第十章 姆明爸爸的旅行在继续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这本书能够在中国出版,比在世界t其他任何国家的出版都更让我高兴。对我来说,中国是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让我感到亲切的国家,因为我对中国5000年的历史有着深深的敬意。
从遥远的古代开始,许多事物都是从中国传到了日本,众多的日本人对中国的事物充满着憧憬,包括佛教、儒教,也包括汉字、生活习惯等中国的文化,甚至包括就餐时使用的筷子以及饮食中的酱、酱油和豆腐。
今年春天胡锦涛主席对日本的访问意义深远,两国就正视历史、构建面向未来的战略互惠关系达成了 致。日本人不能忘记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不可估量的伤害和痛苦,同时我也希望中国人民能够了解,日本正以宪法第9条为基础向着和平的方向努力着。
我曾经到中国访问了数十次,今后,不,就以本书的出版为契机,希望就日中的共存和友好与中国人民加深交流。
文摘疯牛病、鲤鱼疱疹病毒以及最近的禽流感……每当听到环境发生异常的消息,我就会想起30年前在滋贺县当知事时的情景。
昭和52年(1977年),初夏,个相当闷热的5月。
“知事,琵琶湖发生赤潮了。”负责环境的年轻职员跑进来喊道。
“什么?琵琶湖怎么会有赤潮?”我几乎有点发呆地看着他的脸,我一直以为赤潮这种异常现象只会在咸水湖泊中发生。
但是他的脸上却是一副很认真的表情。他打断我的话喊道“反正赤潮已经发生了,请您快到现场!”
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我停下手中的工作,急忙赶往滨大津的湖边。
湖面离岸边300米一带被染成了红褐色,周边弥漫着刺鼻的异味。不管承认与否,视觉和嗅觉都已经明确告诉我:湖里发生了异常情况。
淡水湖里怎么会有赤潮呢?
调查的结果显示:赤潮是由浮游生物鞭毛虫的异常繁殖而引起的,而根本的原因在于琵琶湖里营养盐类物质氮和磷的增加,再加上锰、铁、维他命等物质的微妙作用。
后记受每日新闻社大津支局长盐田敏夫之劝,写出了这本书,心里记着这件事,其他事暂且放放,我要向盐田表示我的感谢。
事实上我对记录自己的过去不太有兴趣,以前也有人劝过我,但都因犹豫不决而回掉了。我对写东西没有自信,再加上是自己写自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公正地写出来呢?能够写出何种程度的客观而有说服力的东西呢?触及到细微之处的事情以及现在想起来感觉到难为情的事,又能写到什么程度呢?
我虽犹豫不决,但还是被盐田的热情所打动“从事公众事务的人有责任把它写出来。“我无法反驳他的话。每周一次,每次页登在《每日新闻》报的地区版上,开了头就不允许半途而废,对写作稍微习惯了些,但这又使我对30多年的政治生涯再次感到了它的漫长,材料倒是有很多,有起伏、有曲折,做了许多得不偿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