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族民俗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民族文化,
品牌: 石为怀
基本信息·出版社:甘肃文化出版社
·页码:166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807144915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甘南藏族民俗》主要讲述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位于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是藏汉交流的前沿、是藏区通向内地的门户、是藏汉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跳板。由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和地理位置,它既完整地保留了藏民族传统的游牧文化、佛教文化和民俗文化、也大量地吸收、融合了中原文化的精华因此,在甘南这块神秘的土地上,民俗文化以其独特性、多样性、包容-性而独具魅力,异彩纷呈。
编辑推荐《甘南藏族民俗》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
目录
礼仪禁忌篇
礼仪
生活礼仪
献哈达
敬酒
敬茶
待人接物
女子“上头”礼俗
信仰礼仪
拉h则
嘛呢达日觉
煨桑
转占拉
禁忌
言语
行为
饮食
着装
起居
节庆篇
民俗节庆
藏历新年
香浪节
采花节
朝水节
宗教节庆
正月大法会
娘乃节
七月劝法会
服饰篇
藏族服饰
土族服饰
临潭汉族服饰
婚姻家庭篇
婚姻嫁娶
拉卜楞藏族婚姻
恋爱与提亲
订婚与彩礼
迎娶与婚礼
卓尼藏族婚姻
迭部藏族婚姻
土族婚姻
招婿(入赘)
家庭与称谓
家庭
称谓
丧葬篇
丧葬习俗
丧事筹办
诵经超度
设置灵堂
服孝示哀
出殡送葬
供经供饭
丧葬形式
天葬
火葬
塔葬
水葬
土葬
饮食篇
肉食
手抓羊肉
石炙肉
腊猪肉
烤猪肉
灌肠
乳食
酥油
酸奶
米面
蕨麻米饭
糌粑
藏包
荣
奶茶
酥油茶
罐罐茶
酒
民居建筑篇
民居建筑
帐房
土房
藏族“切木”
苫子房
榻板房
寺院宫殿建筑
娱乐篇
歌舞
民歌
勒
拉伊
格尔
栋令
艾早瓦罗
西贝勒
舞蹈
锅庄
罗罗舞
摆阵舞
巴郎鼓舞
尕巴舞
民间集会
松棚灯会
万人拔河
莲花山花儿会
体育游戏
藏棋
赛马
乘马捡哈达
大象拔河
俄多
藏式摔跤
抱石头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民俗即民间风俗,它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巾广大民众所创造、享受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群众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时代、地域和民族中形成、发展和演变。民俗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群体中,这些约定俗成的、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而积淀的、为人们所共同遵循的社会习俗,往往与人们的社会心理、民族心理相联系,反映了民族群众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昧等等。因此.民俗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小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民俗,不同地域的民俗有差异,不同民族之间其风俗习惯亦有很大的区别。“五里不同语,十里不同俗”即为此。
研究一个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无不与民俗研究紧密联系起来。了解和认识一个民族,首先感知的是这个民族的外部特征,如语言、行为、服饰、性格等,其次再逐步深入到这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内涵中。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民族文化核心,才能真正地认识这个民族。民俗是一种文化,研究民族的民俗文化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共同的民族心理,从而了解和把握民族的本质特征和精神面貌。近年来,随着民俗研究的兴盛和民族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俗学家,尤其是广大旅游者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少数民族地区。甘南就是这样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藏族自治州。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甘南,认识甘南,编写《甘南藏族民俗》是这个大背景下的初衷之一。
文摘插图:


如佳节之日,人们互献哈达,表示祝贺节日愉快、生活幸福、身体健康;男女求婚时,先由中间人献哈达,如接受哈达则表示可以议婚,退同则为拒绝之意;婚礼上呈献哈达,意为恭贺新喜.祝愿新婚夫妇恩爱如山,白头偕老;迎送宾客时奉献哈达,表示对来客的热烈迎送和崇高的敬意;葬礼上献哈达,表示对死者的沉痛哀悼和对死者家属的安慰;佛事活动上,向活佛敬献哈达,表示对活佛的无限敬仰和对佛教的一片虔诚之心:到神佛前祈祷时献哈达,以示信佛者的虔诚和希望菩萨保佑,万事如意;拜会尊长敬献哈达,表示对尊长的敬重,祝愿幸福、长寿、吉祥如意;向对手献哈达表示想化干戈为玉帛,重归于好。在新的建筑落成、新的器皿做好时,都要举行某种仪式予以祝贺,此时人们会在建筑物或器皿上系上哈达,表示祝贺之意。
献哈达是一种文明与礼貌的表现,因此十分讲究。藏族自称为“岗巴金”,意为雪域人。在藏族人民的心目中,白色象征美好、正义、高尚、纯洁、光明、祥和,所以他们对白色极为崇尚。在藏区,随处可见白色的佛塔、白色的经幡、白色的帐篷和白色的墙壁。在迎来送往、拜师访友等日常活动中,藏族人献的哈达多是白色.当然,亦有少量的蓝、黄、绿、红等颜色的哈达。颜色不同其含义亦不同,蓝色表示蓝天,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多是向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人或佛敬献,是最珍贵的礼物。
后记当《甘南藏族民俗》付梓印刷与广大读者见面之时,长期以来压_在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在了地上,确有如释重负之轻松感。这部书从提出设想构思到查找资料、提笔编著,以及多次地反复修改,中间经历了几多曲折、几多辛苦,有时为了写清楚一个方面、一部分,甚至到了食之无味、寝之不眠之程度。每当提起笔而又无从下手时,深感自己生活底蕴之不足,知识积累之浅薄。所幸的是,自己尚有锲而不舍之精神和一颗虚怀纳教之心,大量地查阅了《甘南州志》、七县县志和有关书籍,尤其是参考了西北民族大学扎西东珠教授和民俗工作者王一清先生盼部分资料,也请教了一些有卓越学识的贤达之士,终于完成了这部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