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曼手札不休止的鼓声(走近费曼丛书)
分類: 图书,传记,科学家,数理科学,
品牌: R·P·费曼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52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35754090/9787535754097
·条形码:9787535754097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走近费曼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费曼手札不休止的鼓声》中记述了伟大喜剧演员的幕后,往往是一段历尽沧桑的人生;科学顽童的心底,透过这些纸页,浮现的是一个真挚高贵的灵魂。费曼的抽屉里,长年摆着一封从未寄出的信。信纸泛黄破旧,因为费曼经常拿出来展读。那是费曼在妻子阿琳过世一年后(1946年),写给亡妻的信。费曼在信末写道:“原谅我没有寄出这封信。我不知道妳的新地址啊。”2004年,这封信和其它费曼亲笔写的信,都来到费曼的女儿米雪手中。米雪说:“看着看着,我着迷了。写这些信的人展现出思路清晰、体贴、谦虚、风趣而又迷人的魅力来。”米雪于是选出415封信和家藏的照片编辑成《费曼手札不休止的鼓声》:“关于我父亲的书很多,不过那些书都取材于口述的数据。但现在你看到的《费曼手札不休止的鼓声》,都是他亲笔写的信,这些信自己会说话。这些信综合起来,展现出一种前所未见的费曼的特质。”
1988年,费曼与世长辞。死前最后一句话是:“死亡太无聊了,我可不愿死两次。”
媒体推荐他拥有当代最具原创力的心智。
——戴森,理论物理学家,《宇宙波澜》作者
他是一个最真诚的人……也是任何敢于敲出不一样的鼓声的人心目中首屈一指的典范。
——施温格,理论物理学家,与费曼同获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
他是所有人梦想期待的科学家。完满魅力、凡事抱持怀疑、爱开玩笑、又聪明得让人目眩。
——《卫报》
若说费曼的一生有如链式核反应,并不为过。他的才智达到临界质量,向四面八方爆裂,并散发出光和热。
——《时代》杂志
我们见到的是一位擅长引人注目,并且十分务实的思想家……世上几乎再也找不到像费曼这样的人。
——戴维斯,理论物理学家,《上帝与新物理学》作者
编辑推荐查·费曼一九一八年生于纽约州的一个小镇法洛克卫。一九三九年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1942年获颁博士学位并开始进行研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196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1988年2月15日,与癌症搏斗十年后与世长辞。费曼先生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更是二十世纪最杰出、也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费曼手札不休止的鼓声》是其的书信集。
杰克与克莉丝:
“听到你得诺贝尔奖,我们又激动又高兴。对一个乡下孩子来讲,表现真是不错、到了斯德哥尔摩,可别去天体营和裸女郎鬼混。”
费曼:
“非常感谢你们的贺电,但你们为啥要限制我在瑞典的探险呢?我在这里请求你们允许,可以不理会你们在电报里的告诫。”
助教哈特:
“我忽然觉得很难用简单的话,来把这个问题说明白,让这么笨的学生也听得懂。我忽然觉得很泄气,觉得现在的高中教育相当失败,这种程度的学生也能毕业,进大学来。你是不是帮个忙,告诉我该怎么说,才能让这种学生也能懂。”
费曼:
“笨学生问的简单问题,常常有非常复杂的答案。只有聪明学生才被训练得会问那种复杂的问题,然而答案其实很简单,老师都知道答案。而只有当老师的,才想得出那种答案简单的简单问题。”
你们眼中的天才,是我真挚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老爸是个“万事通”。《全知》杂志曾推许他,是当代“全世界最聪明的人”。我祖母很有幽默感,也经常以自己这个天才儿子为做。听到这番赞词时,她夸张地张开双手,说:“如果理查真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神呀!请救救我们吧!”父亲听了,哈哈大笑。
我老爸不但聪明绝顶,对生命津津乐道,而且非常喜欢教导别人。他对生命和我们的世界,有非常风趣而深刻的看法,同时又有很大的热诚与耐心,肯真切聆听。
我怀抱无比的热诚来处理《费曼手札不休止的鼓声》。因为我想再一次亲近他。能够和老爸再度相逢是很有意思的。我深信即使在今天,他仍然能教导我一些事理,只是猜不透会是些什么事罢了。他这家伙总是神秘兮兮的,让人摸不清底细。
费曼的抽屉里,常年摆着一封从未寄出的信。信纸泛黄破旧,因为费曼经常拿出来展读。那是费曼在妻子阿琳过世一年后(1 946年)。写给亡妻的信。费曼在信末写道:“原谅我没有寄出这封信,我不知道你的新地址啊!”
2004年,这封信和其他费曼亲笔写的信,都来到费曼的女儿米雪手中。米雪说:“看着看着,我着迷了。写这些信的人展现出思路清晰、体贴、谦虚、风趣而又迷人的魅力。”米雪于是选出415封信和家藏的照片编辑成《费曼手札不休止的鼓声》:“关于我父亲的书很多,不过那些书都取材于口述的资料。但现在你看到的《费曼手札不休止的鼓声》,都是他亲笔写的信,这些信自己会说话。这些信综合起来,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费曼的特质。”
1988年,费曼与世长辞。死前最后一句话是:“死亡太无聊了,我可不愿死两次。”
伟大喜剧演员的幕后,往往是一段历尽沧桑的人生;科学顽童的心底,透过这些纸页,浮现的是一个真挚高贵的灵魂。
目录
第1部 普林斯顿
为什么我要结婚?
这件事和所谓“高贵的情操”无关。
我要和阿琳结婚,因为我爱她,我要照顾她。
第2部 洛斯阿拉莫斯
我爱我太太,但我太太已经羽化升天了。
附笔:原谅我没有寄出这封信。我不知道你的新地址啊。
第3部 从东岸到西岸
物理学也有本身的价值和发展的权利;即便国家仍处于非常时刻,外头的战事还没有完全结束。
第4部 美国国家科学院
我们怎么能大声地说,只有最好的人才可以加入我们之中?
参加这个自我标榜的团体,让我很不开心。
第5部 费曼物理讲座
如果你有任何才干,或任何工作吸引你,就全力去做吧。
把整个人投进去,像一把刀直刺入到刀柄。
第6部 诺贝尔奖
听到你得诺贝尔奖,我们又激动又高兴。
到了斯德哥尔摩,可别去天体营和裸体女郎鬼混
第7部 科学教育
科学并不比别的学科重要,不应该凌驾一切。
好东西太多,也会让人消化不良而倒胃口。
第8部 鼓声咚咚
对我来说,打森巴鼓从来都不能算是一种音乐。
我只是打着好玩,制造一些有节奏的噪声。
第9部 不改其志
得奖后10年内,如果费曼没染上“做官症”,维斯可夫就算赌输了,须付10美元给费曼。
第10部 电视新星
如果你觉得我有点疯疯癫癫的,我现在有借口了,因为我的脑壳钻了两个洞。
你摸摸看,就在这儿。
第11部 最后一幕
死亡太无聊了,我可不愿死两次。
附录
附录一 我有一种信仰 费曼接受“观点”节目的访谈
附录二 失礼的重力
附录三 物理学的未来
附录四 《加州科技》杂志号外:费曼博士荣获诺贝尔奖
附录五 新数学的新教科书
附录六 两个寻找夸克的人
致谢
……[看更多目录]
序言费曼是第一流的科学家,同时也非常有名。
这两种特质并不一定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有些诺贝尔奖得主,同时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像居里夫人、爱因斯坦或海森伯。但也有一些诺贝尔奖得主,在专业领域之外鲜为人知,例如:狄拉克、泡利、昌德拉塞卡等人。这两种人到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费曼会那么有名气?
当然,有时候外在的环境会决定该把聚光灯打在哪个人身上。虽然海森伯的“不确定性原理”对量子力学非常重要,却不是他名满天下的主要原因;他的学说正好和当时哲学与心理学对于理性的不确定性,激起强烈的共鸣,这才是关键所在
文摘费曼致康乃尔大学物理系吉布士
亲爱的吉布士教授:
当我在几个星期之前,听说贝特先生几乎已经决定不来康乃尔,要到哥伦比亚大学去的时候,心里非常着急。我也尽力挽留他,希望他能维持原意到康乃尔来。你知道,我在一年前之所以选择来康乃尔,是因为本校在核物理的研究上,有一个非常有活力的研究团队。这样,我可以保持在这个领域的前进队伍里,随时提出一些和实验有关联的理论性问题与想法。贝特先生将是这个实验团队的灵魂人物,其他的成员还包括巴克、罗西、派瑞特、葛里森,当然我们也想到麦克丹尼尔和贝克。但是,如果贝特没有来康乃尔,马克和葛里森也不会来(罗西已经决定不来了),这样一来,以我们这样的阵容,怎么能吸收其他的年轻科学家来康乃尔?
我决定11月还是先依照原订的计划到康乃尔来。因为现在日期已经非常接近了,而且我事先答应你来,你也把我计算在内了。但如果真是上面说的情况,我也不会待太长的。
我知道这里有很多年轻人是康乃尔需要的,我也和他们谈了一下目前的情况。当提起贝特、巴克和葛里森都不来康乃尔时,我很难说动他们前来。另一方面,如果上面那些人都能来,同时我们又能描述我们打算进行的计划,他们都非常有兴趣。不幸的是,他们都有其他机会,而且对方又催促得很紧,因此,这些人对于康乃尔的混沌未明,失去了等候的耐心。由于这种情况,我们已经损失掉一位非常优秀的电子人才了。
因此在我看来,只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是贝特(当然连带也包括巴克、葛里森和其他年轻人)到康乃尔来,使康乃尔的物理系变成全国最好的系所之一。另一是康乃尔的物理系处在很不利的窘境,无法吸引一些从军事研究中释放出来的优秀年轻物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