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操作与会谈(曾文星教授心理治疗丛书)(Psychotherapy:Practice and Interview)
分類: 图书,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咨询与辅导,
品牌: 曾文星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页码:39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811161885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曾文星教授心理治疗丛书
·外文书名:Psychotherapy:Practice and Interview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心理治疗:操作与会谈》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心理治疗的会谈操作。论述了心理治疗如何选择适当的病人,如何开始治疗上的会谈,并如何建立适合而有用的医患关系。接着,连贯性地讨论与解释:会谈的基本原则、方式、目的、技术、要领,以及如何进行病情解析,如何做心理诊断。也附带地讨论与会谈有关的具体事项和需要考虑的各种问题。第二部分分别阐述了心理治疗操作的各个阶段,包括:如何根据病情解析选择治疗上的策略及辅导的模式,按阶段进行治疗工作,处理特别的问题,评价治疗的效果,并如何结束辅导过程。第三部分是整体性的各种案例,就辅导对象的病情做有关心理治疗操作上的综合性说明与讨论。这些例子较为详细,每例都大致按:个案的选择、问题的了解与解析、医患关系的建立、会谈的进行、治疗上的操作与进行、特殊问题的处理、辅导的结果与结束等项目分别做了解释与讨论。这样就实际个案进行了重复性地讨论并说明。
作者简介曾文星,本籍:台湾省,台南人。学历:台湾大学医学院医科毕业,台湾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住院医师专科训练,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科进修。曾任:台湾大学医学院精神科讲师,国夏威夷东西文化中心研究学者,世界精神医学会文化精神医学分会会长。现任:夏威夷大学医学院精神科教授 。聘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客座教授,世界精神医学会文化精神医学分会荣誉顾问,美国精神医学会卓越终身院士。专长:心理治疗,文化精神医学。
编辑推荐《心理治疗:操作与会谈》是《曾文星教授心理治疗丛书》的第四本,主要重心是说明会谈的要领,并讨论心理治疗的实际操作。
目录
第一部 心理治疗的会谈操作
第一章 如何选择适当病人而施予心理辅导
具有心理与情绪上的问题,需要辅导
对心理问题了解,且有求于辅导的动机
问题的表现:躯体与心理层次的问题
病情的种类:精神病与神经症的差异
年龄、智能、语言、性别等因素的考虑
对心理治疗熟习程度的问题
避免对何种病人的治疗
总结:要靠临床经验与初步结果而判断
实例说明
个案一 一位认为什么也靠不住的男人(田峰)
个案二 一辈子什么也做不成,怎样的治疗都没效的老年病人
个案三 被邻居的狗咬伤而心惊胆战的女性病人
第二章 如何开始:了解主诉。并说明辅导的性质与规约
开始的初步印象
了解病人提出主诉的模式,体会其意义、动机与作用
澄清病人对辅导的了解与期待
说明辅导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时间
商讨辅导有关的规约
如何增加病人对治疗的动机与信心
总结:适当的去执行与照顾这些要点
案例说明
个案一 胆怯不敢发表意见,但又喜欢动手而发生问题的小男孩(林红)
个案二 一位感情受挫而想法偏激的年轻士兵
第三章 如何与病人建立初步的关系
保持辅导者与病人的基本关系
选用辅导者与病人的“治疗性关系”
发觉并体会病人的“转移关系”,并适当地处理
要避免跟病人发生不妥当的关系
总结:注意如何与病人建立有治疗作用的关系
实例说明
个案抱怨治疗者不够亲切,对他也没帮助而要求更换治疗者的病人
第四章 如何进行会谈:技巧上的基本考虑
注意倾听、观察、分析、反应与处理:进行综合性的会谈工作
基本形式的选择采用:结构性的会谈或开放性的自由随谈
第五章 如何引导会谈的进行:各种目的与课题
会谈可以帮助r解病人所患的困难是什么
会谈可以让病人把内心积压的烦恼泄露
会谈可以帮助了解问题发生的因果关系
会谈可以发觉病人的病态行为模式,并帮助病人去认识
会谈可以协助病人领悟处理困难的要领与方向
会谈可以加强病人行为的改变
总结:朝向各种日标,连贯性、进展性地执行各种课题
实例说明
个案为家长和同学关系而烦恼,上课也走神的高二女孩(林红)
第六章 如何随不同对象而调节与更改会谈的方式
第七章 进行会谈的各种技术与要点
第八章 如何依靠会谈而进行心理诊断与病情解析
第九章 施行会谈时要注意的各种具体事项
第二部 心理治疗的治疗操作
第十章 如何决定治疗的策略与方向
第十一章 随治疗模式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会谈形式与治疗方法
第十二章 如何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而进行辅导的模式
第十三章 如何随辅导的过程与阶段而进行治疗
第十四章 如何处理治疗上的特殊情况与问题
第十五章 如何判断治疗的效果
第十六章 如何准备辅导的结束
第三部 个案实例:进行治疗操作的整体性说明与讨论
第十七章 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操作
第十八章 神经症患者的治疗操作
第十九章 儿童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治疗操作
第二十章 成人心理问题的治疗操作
结语与建议
按类索引
……[看更多目录]
序言这是《曾文星教授心理治疗丛书》的第四本,主要重心是说明会谈的要领,并讨论心理治疗的实际操作。因为许多精神科医师、临床心理学家以及其他心理治疗者,特别是初学者,虽然对于心理治疗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知识,但往往感到没有把握如何实际地去进行会谈,开始治疗的操作。因此感到需要有比较具体的指导性的书籍来帮助他们。本书就是根据这样的需要与目的而编写的,可以配合丛书的其他书一起作为参考书籍之用。
目前社会上一般人士普遍地对心理治疗有所了解,并感到很需要,医疗教学系统也正在用心针对专业人员进行有关心理治疗的训练,此书
文摘谈到心情上的问题,有一样事情还值得澄清的是:关于“躯体”与“心理”问题的区别与相关事情。我们的心理反应,特别是牵涉到心情的事情,都会有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反应。譬如:心里感到紧张,心脏就跳得砰砰的,心率加快;心里烦恼或着急,头部肌肉就紧张而头疼;心情不好感到抑郁,食欲就差,这些都是我们都熟悉的事情,是心身一起反应的“心理与生理”的自然现象。但是针对这样心身的总体性反应,有些人会比较注意心理层次的情况而诉苦:如紧张、担心、烦恼或抑郁等,可是有些人却比较注重躯体的不适,如:心虚、心跳、头胀、头疼、胃口差、腰酸、背疼等等。
至于为何注意心情的描述或躯体的不适,有各种的理由。年龄小时,认知能力还不很发达,不会描述心理的情形,就只会诉说躯体如何不舒服。功课没做好,心里害怕上学校会被老师惩罚,就只会向父母诉自己肚子疼;父母吵架,心里害怕就只会哭,并不想吃饭,这是我们熟悉的一般现象。我们看到孩子说肚子不舒服,胃口不好,除了想是否有何躯体性的毛病以外,也得考虑是否心情不好。有些孩子知道自己向父母说肚子疼,就可以免上学,还可以留在家里看电视,还受母亲的特别照顾,就学会常说身体不好来表达自己想多获得母亲关照的情况,无形中被鼓励养成“疑病症”的趋势与习惯,遇到困难就只会诉说躯体的不适。当然我们也知道,有“转化症”趋向的,遭遇挫折就以躯体的运动系统或知觉系统突然发生功能性障碍,而依靠这样转化的躯体症状的发生而处理无法招架的心理困难。
除了这些疾病性取向以外,还有社会与文化上的因素。假如,我们不好意思拒绝人家的邀请,就用“最近太忙”的理由,来婉转拒绝,是文化上的礼貌性习惯。了解的人就知道对方是客套性的在拒绝,也不会再去追究。有些人觉得向医师描述自己心情不好,抑郁或焦虑,好似是在暴露自己性格上的弱点,也就改而说最近胃口不好,心总是跳得很厉害,通过身体不适的“理由”来适当的诉说自己的不适。有经验的治疗者就可以马上帮助病人通过身体的情况,协助病人去面对自己所遭遇的心情问题,而不要过分去追究到底心脏如何不好,胃有何生理上的毛病等等。
后记本书的重点放在如何进行心理治疗的操作。从会谈的进行到整体治疗上的操作,做了全面性的说明与讨论。主要焦点放在实际性的操作,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的临床工作。从每次会谈或全体性的治疗操作,治疗者在脑子里要时时考虑:如何一方面进行心理的诊断,另一方面同时进行辅导的工作,达到治疗的效果。可说是从头开始就是要“诊断”与“治疗”并行。
在每次的会谈里,治疗者要专心注意:如何应对坐在面前的病人或其家属,跟他们建立好的治疗性的关系,让病人愿意跟治疗者合作;同时给他们培养接受治疗的动机,让他们感到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