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摄影艺术鉴赏
分類: 图书,艺术,摄影,摄影理论,
品牌: 沈遥
基本信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16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309063228/9787309063226
·条形码:978730906322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经典摄影艺术鉴赏》从风光、纪实、肖像、静物、广告和人体六大门类入手,精选了世界上优秀摄影家的近两百幅经典作品,并用深入浅出、生动流丽的文字解析了这些作品的艺术魅力,以及在构图、用光、用色和瞬间把握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经典摄影艺术鉴赏》既可让广大读者感受到摄影世界的千姿百态和光影艺术的神奇美妙,也可为摄影爱好者提供创作借鉴。
作者简介沈遥,国家一级摄影师(正高),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江苏省艺术类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美国纽约摄影学会荣誉会士,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兼职教授。从事摄影艺术创作和摄影组织工作30年。有100多幅作品在国家和国际摄影展览、比赛中入选或获奖。有30多篇摄影论文在全国摄影报刊上发表或获奖。曾出版《风光摄影解构》、《现代家庭摄影指南》、《特殊环境摄影50例》、《家庭摄影必读》、《秋季摄影》、《风光摄影艺术——天地映像》等专著。1999年荣获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颁发的中国摄影最高奖——“第四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目录
一、无限风光·美轮美奂——风光摄影
《荒岛之波》(日) 青山新太郎
《纪念碑峡谷的月出》(美) 汤姆·梯尔
《千年的古杉》(美) 大卫·穆恩奇
《云山雾笼》(美) 大卫·穆恩奇
《落日余晖》(美) 大卫·穆恩奇
《惊涛拍岸》(美) 大卫·穆恩奇
《海滨孤峰》(美) 大卫·穆恩奇
《越老越葱茏》(美) 大卫·穆恩奇
《展翅齐飞》(日) 佐野守治
《月明之夜》(美) D·柯克斯
《五彩路》(美) D·柯克斯
《青森十三湖》(日) 竹内敏信
《春水东流》(日) 竹内敏信
《树冰群》(日) 竹内敏信
《朝阳海浪》(日) 竹内敏信
《冬林日出》(日) 竹内敏信
《奔腾而下》(日) 竹内敏信
《白雪红柿》(日) 竹内敏信
《湖光残照》(日) 竹内敏信
《百鸟归林》(日) 竹内敏信
《绿林清流》(美) 菲利普·迈克尔
《倒影》(日) 前田真三
《落日的诗》(日) 川上缘樱
《鲜烈的麦秋》(日) 前田真三
二、见证历史·记录现实——纪实摄影
《警察追打支持逃亡总统阿里斯泰德的市民》(法) L·迪拉哈易
《通向坟场之路》(美) J·纳奇维
《索马里路边所见》(法) E·斯梯里-泼尔金斯
《萨拉热窝一所医院的三兄弟》(法) L·迪拉哈易
《1991年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街头所见》(法) J·弗里德
《巴尔干路障》(希腊) N·意科莫罗波洛斯
《庆祝苏哈托总统下台》 佚名
《主人的墓旁》(巴西) S·萨尔加多
《佛罗里达的海滨浴场》(美) C·玛诺斯
《艾滋病人》(美) P·富斯科
《期待食品的孩子们》(英) 保罗·洛维
《一个被砍伤的胡图青年》(美) J·纳奇维
《饱受子弹袭击的餐厅》(法) S·米赛拉斯
《海湾战争中的科威特布尔根油田》(法) B·巴尔比
《萨拉热窝街头所见》(南斯拉夫) B·伊贺伐克
《切·格瓦拉》(法) 瑞尼·布里
《印度街头宣传画》(法) H·格鲁雅尔特
《与蛇共餐》(美) S·麦库里
《精神病院》(法) E·斯梯里-泼尔金斯
《发放救济粮》(法) I·贝里
《阿拉伯的宗教仪式》(法) 阿巴斯
《印度宗教活动》(意) F·希安纳
《芭堤雅之夜》(法) E·安吉里卡斯
《黑人的宫廷舞》(英) 乔治·罗杰尔
《20世纪60年代上海郊区农家午餐》(法) R·布里
三、个性特征·精神风采——肖像摄影
《好莱坞女演员凯瑟琳·特纳尔》(美) D·柯克兰德
《凯瑞尼》(巴西) T·A·韦格德
《罗伯特·阿尔特曼》(英) 布拉德·威尔森
《影星汤姆·克鲁斯》(美) D·柯克兰德
《国会议员富布赖特》(美) 约翰·洛恩加德
《爵士乐演奏高手科第·威廉斯》(美) 李·坦尼尔
《美国大牌明星奥森·威尔斯》(美) D·柯克兰德
《塔希提女郎》(意) G·P·巴尔贝里
《馋涎欲滴》(美) C·山德士
《拿着羽毛的女孩》(美) T·奥尼尔
《摄影师与梦露》(美) 伯特·斯特恩
《国际影星索菲亚·罗兰》(美) D·柯克兰德
《白发苍苍》(美) S·保罗
《乔丹》(美) P·H·福斯特
《如花似玉》(美) 汉斯·尼尔曼
《愤愤不平》(美) C·克里姆斯
《小舞童》(美) D·山迪森
《父与子》(奥地利) M·兹维穆勤
《金发凯莱·麦克基利丝》(美) D·柯克兰德
《镜前的拉奎尔·薇尔琪》(美) D·柯克兰德
《老人》(英) N·迦恩特
《某女士》(美) R·吉卜森
《沃尔特·迪斯尼和他的米老鼠》(美) N·斯拉汶
《性感女星梦露》(美) E·阿诺德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美) D·詹姆斯
四、求真·求美·出奇·出彩——静物摄影
《一片绿叶》(日) 细川刚
《蘑菇》(法) 马克·拉伊塔
《一瓶果酱》 佚名
《雨后红叶》(日) 江口慎一
《白菊晨雾》(日) 江口慎一
《寒霜落叶》(日) 吉野信
《马蹄莲》(日) 安广足本
《红玫瑰》(日) 安广足本
《顽皮的小青蛙》(日) 山田一雄
《露珠》(日) 山田一雄
《雨珠》(日) 山田一雄
《冰的结晶》(日) 山田一雄
《玉兰花》(美) I·坎宁安
《马蹄莲》(美) I·坎宁安
《莲池晚秋》(日) 藤本隆司
《水壶和袋茶》(英) 保罗·勒卡特
《香蕉》(德) A·法肯沙尔
《一篮鲜果》(美) O·沙利文
《叉子》(美) 安德烈·柯特兹
《一把骨梳》(波兰) A·巴伦诺斯基
《石块的裂纹》佚名
《静物小品》(法) 马克·拉伊塔
《一盆鲜花》(美) T·瑞恩
《初绽》 佚名
《幼蕨》(德) 卡尔·布洛斯菲尔德
五、超凡脱俗·鬼斧神工——广告摄影
《皮鞋广告》
《眼镜广告》
《椅展广告》
《汽车广告》
《反污染招贴》
《轿车广告》
《画笔广告》
《时装广告》
《口红广告》(一)
《口红广告》(二)
《珠宝广告》
《香水广告》
《香烟广告》
《晚装广告》
《食品广告》
《绣金围巾广告》
《金笔广告》
《旅游广告》
《香水广告》
《机器手广告》
《音乐演奏会广告》
《酒类广告》
《饮料广告》
《咖啡广告》
《自来水龙头广告》
六、人体是世界上最美的美——人体摄影
《水下人体》(美) 霍华德·沙茨
《腿的造型》(美) 霍华德·沙茨
《舞蹈天使》(美) 霍华德·沙茨
《拥抱》(美) 霍华德·沙茨
《原色分队》(美) 伯特·斯特恩
《绿阴下的草帽》(日) 秋川好惠
《窗影》(日) 系数昌宁
《盆中人体》(美) R·伯恩哈德
《局部人体》(美) R·伯恩哈德
《壁灯下》(日) 石川泽司
《艳妹》(日) 秋山庄太郎
《披花袍的女人体》(日) 志田丰
《泪》(日) 田中启一
《晨睡》(日) 原隆文
《裘皮上的人体》 佚名
《匍匐的人体》(日) 平池健三
《满天星》(日) 鹤田照夫
《光柱人体》 佚名
《舞蹈人体》(美) 霍华德·沙茨
《女人体》(美) 霍华德·沙茨
《男体》(美) A·沃森
《混合用光下的人体》(日) 鹤田照夫
《光晕》(日) 大山谦一郎
《抽象人体》(哥伦比亚) 卢卡娜
《激浪》(日) 保田泰山
……[看更多目录]
序言摄影艺术鉴赏是从审美的高度,对摄影作品的内容、题材、体裁、表现手法、形式构成、视觉感受、美学价值和社会效果等诸方面进行分析和评判,对作品提出客观的评价和共性的认识。鉴赏摄影作品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情趣、提高艺术欣赏水平的过程。作为摄影者,通过对作品的鉴赏,也会对自己的摄影实践起到学习、借鉴、反思和提高的用。
文摘一、无限风光·美轮美奂——风光摄影
风光摄影的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变、美的表达和印象之深刻,是其他摄影样式所不及的。就风光摄影的种类及其特点而言,山川风光摄影具有自然辽阔、气势磅礴的特点,使观者有荡气回肠的感受:而田园风光摄影则甜美而抒情,体现出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以纪实手法反映地形物态的地貌风光摄影,在突出物象的肌理和质感的同时,注意光影的运用和画面的构成,使其具有科研和审美的双重价值:城市风光摄影则是以城市建筑和设施为拍摄对象,它注重表现建筑艺术、文化的内涵和社会发展的时代气息,由于拍摄的是人造的风景,所以更多体现出人文色彩和现代文明的智慧;而名胜古迹风光摄影,虽与城市风光摄影的特点相近,但它更注重再现胜迹的历史痕迹和古朴风貌,它是用摄影的语言来阐释古代文明的外形和内涵,使观者感受到一种跨越历史的空间感;当然,较为轻松和赏心悦目的还是小品风光摄影,它所拍摄的对象,可以涉及上面提及的所有内容,但根本的区别在于小品风光摄影是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表达大自然中相对小巧、局部甚或微观的景物,一种独特的视觉形式,表现大自然中的美,通过镜头的变化和对物象的处理,给人以视觉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优秀的风光小品更像一篇美文,为观者展示的是一个精美的视觉空间。
风光摄影是讲求美的,它的美是通过景物外部形态的形式美来体现的。因此,风光摄影应该更多地注重对形式美的追求和探索,从而在多种环境、天气和光线条件下寻找能够构成美的景物,将大自然的美景以及摄影家对于美的感受体现在照片中,奉献给读者,使风光摄影成为在大自然与读者之间传递美的使者。
大自然是相对静止的,也是不断变化的,摄影家往往就是在相对静态的风景中不断寻觅变化着的景色,而在对不断变化着的景色的观察中选择和捕捉精彩的瞬间。相同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由不同的摄影家去拍摄,便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究其原因,在于一个“变”字。光影在变,天气和气候在变,摄影家的观察角度和审美趣味在变。因此,一些有成就的风光摄影家在拍摄实践中,始终都在追求一个“变”字,只有在不断变化中,才能捕捉到新的美的景致,找到新的感觉,取得新的突破。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