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第4卷:中国古典散文(中国文学史)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文学理论,文学评论与研究,散文杂著,
品牌: 顾彬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0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61761090/9787561761090
·条形码:9787561761090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国文学史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文学史第4卷:中国古典散文》从散文、游记、笔记和书信四种文体分门别类梳理各类散文作品变迁。古典散文一狭义的文学性散文一:从区分广义散文与狭义散文入手,指出中国古代文学性散文的发展以韩愈等的古文运动为发端,在唐宋八大家达到高峰,并在明清有进一步发展;游记作为散文文学的一部分,详细阐述其成为独立文体的过程及其兴衰的表现与背后的动因,并将研究视野延伸入加世纪,展现了现代游记的新图景;古典笔记发源于两汉,历经南朝唐代的流变,在宋朝成为独立的文体;书信尽现中国古人的人情世态、义胆柔情、艺术性和个人性成为书信文本作为文学文本的两大特色,有时甚至艺术性超过了交流的实用性。
作者简介顾彬,(Wolfang Kubin),波恩大学汉学系教授,德国著名汉学家、诗人、翻译家。其研究领域以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以及中国思想史为主。
梅绮雯,(Marion Eggert),德国波鸿鲁尔大学韩国学专业教授。其研究范围包括诗学、解梦以及文学中梦的主题;游记文学、自我与他者认同的讨论以及中国和朝鲜的知识交流(特别是16一19世纪)。
陶德文,(Rolf Trauzettel),波恩大学汉学系荣退教授,师从著名汉学家傅海波(Herbert Franke)。其早年的兴趣主要在蒙元史,并有多部专著问世。到了波恩之后,他专而研究中国哲学,并集中研究文化人类学的诸多课题,著有《位格和个人概念在中国与西方:Rolf Trauzettel教授周围的波恩汉学学派》。司马涛(Thomas Zimmer),波恩大学汉学系教授,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教授,德国著名汉学家,其研究领域以中国古典小说为主。
编辑推荐《中国文学史第4卷:中国古典散文》纵观古今横鉴时局阐兴衰缘起,集西方汉学专门研究成果,采经典文本细究审美特性。
目录
前言
顾彬:古典散文
一 导言:散文、随笔
二 在概念语境中的散文
三 中世纪
(一)韩愈
(二)柳宗元
四 近代早期
(一)欧阳修
(二)苏东坡
(三)王安石
(四)曾巩
五 展望:近代后期7j
(一)袁宏道
(二)李渔
参考文献
梅绮雯:游记
一 游记是散文文学的一部分
二 散文一游记文学的雏形及其早期实例
(一)构成范式的文本
(二)游记散文的早期实例70D
(三)早期的地理著作7D
(四)佛教游记
三 类别形成时期:8-9世纪,
(一)条件和雏形
(二)柳宗元和游记类别的形成
(三)李翱和第一篇文人行记
四 类别巩固时期:11-13世纪
(一)游记和地方的记录:陈述内容在区分过程中的分化和独立
(二)行记
五 潜在的发展时期:13-15世纪
(一)远程游记
(二)游记文学:功能的加强和第一批文本目录
六 游记的复兴:15-16世纪
(一)旅游的解放
(二)传记与灵性——16世纪晚期的游记文学
(三)从考察自己到考察世界
七 游记文学的繁荣期:17世纪早期,朋
(一)游记中的文学独创性
(二)边境旅行:旅游日记和远程旅行
八 明朝灭亡后的中国国内游记文学
(一)地理学的转折点
(二)旅行从娱乐到负担
(三)游记作为哀丧之事
九 旅行的复兴:18世纪-9世纪中叶
(一)游记作为限定的艺术形式
(二)移民占地和远程旅行
十 新的地平线:到西方去旅行
附:展望:20世纪的游记文学
参考文献
陶德文:古典笔记
一 导言
二 起源与开端j
三 自成一体的随笔记录:宋朝
四 从元朝至明朝末年
五 传统笔记文体的最后发展阶段:清朝刀
参考文献
司马涛:书信
一 导言
二 中国早期书信:汉朝至六朝
(一)一个令人震惊的个人文档
(二)付诸信纸的自我辩护
(三)软硬兼施的威胁信
(四)两位学者间的通信
(五)借信诉苦的丈夫
(六)为友人与酒而作
(七)位高权重者会在信中说
(八)绝交信
三 作为艺术形式的书信:唐朝至宋朝
(一)几封请求信
(二)来自异地的书信
(三)批判性的自我审查
(四)信念的力量
四 转向抒情:明朝至清朝
(一)批评与寻觅
(二)警世者言
(三)一次揭露
(四)知心谈话
(五)内心冲突
(六)针砭时弊
(七)真情告白及爱情
(八)遗书
五 后记
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
序言四十年来,我将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中国文学之中!但遗憾的是,目前人们在讨论我有关中国当代文学价值的几个论点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从《诗经》到鲁迅,中国文学传统无疑属于世界文学,是世界文化遗产坚实的组成部分。同样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包括中国人)却不了解这一点。但以貌似客观、积极的方式来谈论1949年以后几十年的中国文学却是无益的,这也与观察者缺乏应有的距离有关。评论一位唐代的作家比评论一位2007年的女作家显然要容易得多。此外,相对于一个拥有三千年历史的、高度发达而又自成一体的文学传统,当代文学在五十年
文摘但40岁无理由称为高龄,作者显然也不是老翁。选择这一角色的原因大概是,作者对朝廷已无用处,那时只有自然界是他的伙伴,就是说,这样便很容易对动物的、民众的和官员的欢乐展开批评性的和嘲笑式的分析,官员在民众欢乐时感到高兴,而民众为太守的欢乐而快乐。
这篇散文在许多方面是非同寻常的。它由大及小,措辞不像韩愈和柳宗元那样尚奇务新,而是平易简约:人和动物,酒和欢乐,山和水。尽管如此文章的语言精炼,结构严谨。这一点我们已从原本不显眼的虚词“也”的运用上看到,它从美学上和内容上证实人和动物的生活是欢乐的。在某些方面可能令人迷惘,把古代散文作为散文表达形式的欧阳修在这里一再使用为他反对的骈文,为在音乐上塑造一个情景交融的抒情结构,其节奏顺序为4-6-4,对仗的结构和音调的对比是以平仄的音调高低原则为依据的。如何解释这些呢?是知识分子的不确定性?是界限的不固定?是天才的自由?也许欧阳修在这种情况下自由地处理和修改了传统,如同他对“记”的文体形式所作的扩展那样。记作为游记本应服务于客观列举事物。唐宋以来“记”也用作描写自然、探讨哲学问题并为相关的主观感受大开了方便之门。这已不再是要求撰写的外部动机,确切地说是突出意识的个人世界。
我们在这篇散文里接触到人间的欢乐这样的人间财富,也就是一种人类的、一种自然界的欢乐。注意到这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种欢乐与神毫无关联。在保尔·盖哈尔德(Paul Gerhard,1607-1676)的美妙歌曲《从我的心中走出去吧!去寻找快乐》里情况则完全不同,快乐应归功于上帝的馈赠。歌中所说的“一致”不是与真正的人间,而是与上帝的创造相一致。欧阳修怎样才能在真正的人间得到他那完全快乐的秘密,我无能力予以解释。但重要的是差异,是在其散文结尾处暗示的差异,一种保尔·盖哈尔德所缺乏的差异。为了理解这种差异,我们必须再读一遍全文,然后就会明白,这种差异既不强大,也不实在。而实在的差异从思想史上看是很晚才有的。它与一种无法消除的孤独,或至少与一种无法消除的孤独感有关。人们可能会被人抛弃,在这种情况下,滋补生命之气的空间所剩无几。而此时人们以为感受到出色保护的神灵的力量却有时并未给予帮助[狄特里希·帮赫费(Dietrich Bonhoeffer)语]。我们在约亨·克勒佩尔(JochenKlepper,1903-1942)那里看到这一点,我们感谢他谱写了许多新的优美的教堂歌曲,这些教堂歌曲是在艰难时代谱写的,他最后终未能应付得了那个时代。
后记在对中国的散文艺术的阐述中,关于书信的这一章大约已经说明了这一文学体裁的可能性与界限。就现有的框架来看,要详尽地展示中国书信的发展是难以实现的,我十分清楚,只阐述其高峰之作将导致论述片面的危险。然而即使所选书信极其有限,也当阐明了其本质特点。在此引述的书信无疑让人认识到书信也是一种浓缩了的文学媒体,它解释、补充和述说了之前尚未为人理解之事。在此重要的是将书信嵌入一个个人的或者历史一时代的语境中,以理解其表述。这些表述很少是独立存在的。更为重要的也许是许多信采用的显见的个人化语气。中国文学的作者很少能与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