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深蓝的航迹

分類: 图书,军事,军事文学,
品牌: 钱晓虎
基本信息·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页码:43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06557460/9787506557467
·条形码:9787506557467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走向深蓝的航迹》用纪实手法,图文并茂,首次全方位、多角度地记叙了我人民海军披波斩浪,出访几十个国家、远航多国的场面和情景,真实记录了人民海军从浅蓝走向深蓝,从近岸走向大洋的远航能力,与风浪搏斗的动人故事;真实记录了各国华侨对我海军出访的强烈反响;同时记录了我海军与各国海军交往的轶事。
作者简介钱晓虎,解放军报记者,祖籍江苏武进。长期关注和研究中国海军发展,多次随海军舰艇编队远航出访,航行里程超过10万海里,足迹遍及五大洲三大洋,创造了中国军事记者的记录。在一次次随舰穿越大洋惊涛的航程中,感受并见证了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艰辛曲折和成长壮大的喜悦自豪。著有《圆梦之旅——中国海军首次环球远航纪实》,获第九届全军文艺新作品一等奖。
查春明,新华社高级记者,祖籍河北魏县。1976年12月加入海军,1990年4月调入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任摄影记者。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海军摄影协会理事,大校军衔。已在国内外报刊发表摄影作品10000余幅,200余幅作品在全国性摄影评比中获得奖牌。曾拍摄出版《跨越大洋看世界》、《新世纪航程》、《走向深蓝》、《瞬间》四部个人摄影作品集。荣记二等功一次,三等功4次。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南亚三国,走出国门第一步
一、等待了三十年的首访
二、难忘的印度洋之旅
三、抗击南中国海巨浪
四、与美军特混编队“相遇”巴林塘
五、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远航
八、名扬南亚三国的水兵军乐队
第二章 郑和舰,向世界展示中国海军风采
一、向太平洋深处挺进
二、首访南中国海近邻——泰国
三、当代郑和下西洋的新篇章
第三章 鲜花与梦想,留在海参崴的记忆
一、中国军舰首次访问俄罗斯
二、541号导弹护卫舰访问海参崴
三、“哈尔滨”舰参加俄海军创建300周年纪念
四、“郑和”舰见证中俄深情
第四章 爪洼岛迎来中国大型编队
一、我大型舰艇编队首次异国亮相
二、参加’95印尼国际舰队检阅
三、在返回祖国的航程上
四、水兵方队:故事背后更精彩
五、用“世界语言”架起友谊桥梁
第五章 首访美洲,跨越大洋的握手
一、环太平洋的历史性远航
二、大洋彼岸的“中国旋风”
三、南美洲为中国海军倾倒
四、走向世界的新航迹
五、返航,情洒太平洋
六、中央军委电贺我编队载誉归来
第六章 驰骋在南中国海怀抱
第七章 大洋洲向中国海军敞开怀抱
第八章 沿着六百年前的航迹前进
第九章 横渡太平洋的又一次远征
第十章 世纪首航,四支编队同时出征
第十一章 仁川“登陆”,五十年后话友谊
第十二章 环球航行,千年梦想今朝成真
第十三章 首访关岛,揭开军事重镇的神秘面纱
第十四章 演兵阿拉伯海泰国湾
第十五章 纵横太平洋,与世界海军强国过招
第十六章 印度洋为中国海军喝彩
第十七章 单刀赴会,狮城樟宜港外的较量
第十八章 砺兵大西洋,走向深蓝的新跨越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30年前,浩瀚的大洋上看不到新中国海军的片帆只影。
30年来,以驱逐舰为代表的人民海军现代化战舰,频频犁开万顷碧波,驶向大海、驶向远洋,航迹不断从“黄水”向“蓝水”挺进——
2007年8月23日,经历30天远航和3大洋风浪洗礼的中国海军赴欧洲四国远航编队,穿过位于丹麦和瑞典之间的斯卡格拉克海峡,首次驶入波罗的海。
悬挂五星红旗和八一军旗的国产第三代导弹驱逐舰“广州”号和国产新一代综合补给舰“微山湖”号,共同犁开了这一辉煌的新航迹:自北洋水师成军的100多年以来,中国国产军舰第一次驶入波罗的海这片欧洲海军强国舰艇的“运动场”。
历史在这里定格:波罗的海的航迹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又一个坚实足印。
国际上习惯把近岸防御型海军称为“黄水”海军,把近海游弋的海军称为“绿水”海军,而把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海军称为“蓝水”海军。
文摘第一章
南亚三国,走出国门第一步
1985年底至1986年初,中国海军051型驱逐舰132舰、补给舰X615舰编队,首次出访南亚的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三国。11月29日,编队由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这也是人民海军军舰首次穿越马六甲海峡,首次航行在印度洋上。
这是一次等待了太久的远航。在人民海军创建时期,苏联等国曾邀请中国海军前去访问,但由于当时我国海军的装备受条件限制,“出访”只能是许多海军官兵的梦想。进入20世纪80年代,人民海军装备的第一代导弹驱逐舰形成战斗力,舰载补给设施的研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终于有了出访南亚三国的第一步。
一、等待了三十年的首访
1986年11月16日,上海吴淞码头。两条战舰静静等待着出征的号令,历史在这里定格。
中国经济的中心大上海在一片繁忙中迎来了一个显得格外迷人的早晨。上午11时45分,,整饬一新的吴淞码头军乐声声,彩旗飘飘,一派节日的气氛。由东海舰队132号导弹驱逐舰和X615号远洋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人民海军第一支友好访问编队,缓缓离开码头,远赴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三国。
后记6年前的2002年9月,当113号导弹驱逐舰靠上阔别132天的青岛港码头时,舰长李玉杰因为驾舰完成了人民海军首次环球航行,而获得了“环球舰长”的美誉。113号导弹驱逐舰也因为访问过17个国家的22个港口,而创造了中国军舰出访之最。
环球远航的壮举深深地刻在笔者的脑海中这是新中国海军成立50多年后的第一次盛大远征,尽管一路艰辛,506名官兵却尽情感受着祖国强大带来的荣耀军舰所到之处,都掀起了浓浓的中国潮、中国海军热。环球远航十国十港的访问,广大官兵以“ 展民族形象、扬国威军威、促和平友谊、创环球壮举”的实际行动,宣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展示了我军威武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也圆就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军舰是流动的国土,海军是和平时期惟一可以穿越领海、齐装满员地访问别国的国际性军种。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尽管有多批外军海军舰艇编队访问我国,很多国家也曾邀请中国海军前去访问,但由于当时中国海军受装备条件限制,“出访”只能是许多海军官兵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