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讲国学(大师眼中的国学)

分類: 图书,国学,综合,
品牌: 闻一多
基本信息·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页码:27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206058981/9787206058981
·条形码:978720605898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大师眼中的国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学者,他把时代精神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开创了诗的新格律之先河,并且创造了自己的散文的语言。《闻一多讲国学》选取闻一多著作中有关国学经典、唐诗讲论以及文学史研究著作作为主体,以闻一多的视角,详细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的菁华。
作者简介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字友三。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上,著名诗人、学者、语言大师。生于湖北黄冈浠水一个书香门第,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闻一多开创诗的新格律之先河,并创造自己独具风格的诗和散文的语言。他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开创国学研究新境界。1937年抗战开始,他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为人民大众争取民主自由。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编辑推荐执著于美的语言大师。
一个历史人物的偶像化的程度,往往是与时间成正比的,时间愈久,偶像化的程度愈深,而去事实也愈远。在今天,我们习闻的屈原,已经变得和《离骚》的作者不能并立了。你若认定《离骚》,是这位屈原作的,你便永远读不懂《离骚》。你若能平心静气的把《离骚》读懂了,又感觉《离骚》不像是这位屈原作的。你是被你自己的偶像崇拜的热诚欺骗了。——闻一多楚辞札记
有大智慧的人们都会认识道的存在,信仰道的实有,却不像庄子那样热忱的爱慕它。在这里,庄子是从哲学又跨进了一步,到了文学的封域。他那婴儿哭着要捉月亮似的天真,那神秘的怅惘,圣睿的憧憬,无边无际的企慕,无涯岸的艳羡,便使他成为最真实的诗人。——闻一多经典新论
研究中国诗的,只要把律诗底性质懂清了,便窥得中国诗底真精神了。其余如古诗、绝句、乐府,都可不必十分注意。因为一则律诗是中国诗独有之体裁,二则他能代表中国艺术底特质,三则他兼有古诗绝句、乐府底作用。——闻一多国学杂谈
目录
六义概说——闻一多诗经新解
诗经的性欲观
一
二
三
四
五
诗新台鸿字说
一
二
三
四
五
匡斋尺牍(节选)
一应下了工作
二工作的三桩困难
七狼跋与周公
八狼跋——一幅Caricature
九公孙的装束
十公孙的性情和关于狼跋的作者的一个假设
说鱼(节选)
一什么是隐语
二鱼
三打鱼钓鱼
读骚杂记——闻一多楚辞札记
读骚杂记
司命考
一从空桑说起
二虚北二星
三冬与阴阳
四由空桑到九冈
端节的历史教育
屈原问题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人民的诗人——屈原
端午考(节选)
龙的节日
端午与五行
龙舟
廖季平论离骚
离骚解诂甲
什么是九歌
一神话的九歌
二经典的九歌
三“东皇太一”“礼魂”何以是迎送神曲
四被迎送的神只有东皇太一
五九神的任务及其地位
六二章与九章
七九章的再分类
八“赵代秦楚之讴”
九楚九歌与汉郊祀歌的比较
十巫术与巫音
《九歌》的结构
九歌释名
东君·湘君·司命
东君(云中君)
湘君与司命
东皇太一考
一
二
怎样读九歌
九歌兮字代释略说
天问释天
易学道法——闻一经黄新沦
周易新论(节选)
一传说中的《周易》作者
二伏羲与八卦
三何谓“周易”
四孔子与《易》
庄子
一
二
三
四
五
庄子内篇校释(节选)
内一逍遥游篇
内二齐物论篇
大唐诗韵——闻一多唐诗杂论
类书与诗
四杰
宫体诗的自赎
孟浩然
贾岛
英译李太白诗
杜甫
引言
一
二
律诗底研究——闻一多国学杂谈
歌与诗
一
二
三
律诗底研究
第一章 定义
第二章 溯源
第三章 组织
第四章 音节
第五章 作用
第六章 辨质
第七章 排律
……[看更多目录]
序言时下,“国学热”可谓方兴未艾,人人言国学,家家讲国学。面对这股热潮我们是不是该冷静地思考一下,到底什么是“国学”呢?“国学”对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本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是研究中国传统文明的一门学问。但是,国学并不仅仅是一门“术”,在其中蕴含着“道”,蕴含着我们民族数千年以来积聚的民族精神。
回溯历史,国学的基本学理和精神都产生在先秦百家争鸣这个伟大的轴心时代,至今人类还魁靠着两千一多年前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想思考并规划自已的行为方式。
回首过去的一个世纪,国学可谓命运多舛。新文化运动时期,国学的代表 儒学曾被视为民族落后的根源,一度欲弃之而后快。而后,历次政治运动中,国学都曾被严重冲击,这是时代的悲剧。当一个国家民族落后于时代,原有的经典就会被颠覆,旧有的传统就会被抛弃。当国家民族正常发展的时候,传统文化也成为-个民族走向现代化的财富。
而今,我们民族走上了正常发展的道路,国学也走上了复兴之路。国学的复兴,是重建民族文化、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大众的呼声。
文摘六义概说——闻一多诗经新解
诗经的性欲观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关雎》一诗诚然当得起这八个字的批评。但是淮南王安把孔子的意思扩充了,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那就有点言过其实了。(太史公评《离骚》亦有此语,其实他是借用淮南王安的。)清人江永、崔适大概看着国风淫得太不成话,于是根本的怀疑孔子未曾删《诗》。江氏说“孔子未尝删《诗》,《诗》亦自有淫声”;崔氏说“孔子曰‘郑声淫’,是郑多淫诗也”。前辈读《诗》,总还免不掉那传统的习气,曲解的地方定然很多,却已经觉得《诗经》云淫是不可讳言的了。现在我们用完全赤裸的眼光来查验《诗经》,结果简直可以说“好色而淫”,淫得历害!
当然讲《诗经》淫,并不是骂《诗经》。尤其从我们眼睛里看着《诗经》淫,应当一点也不奇怪。我们在什么时代?《诗经》的作者在什么时代?如果从我们眼睛里看小出《诗经》的淫,不是我们的思想有毛病,便是《诗经》有毛病。譬如让张竞生和免耻会的太太小姐们来读《诗经》,当然《诗经》还不够淫的。可是让我们一般平淡无奇的二十世纪的人(特别是中国人)来读这一部原始的文学,应该处处觉得那些劳人思妇的情绪之粗犷,表现之赤裸!处处觉得他们想的,我们决不敢想,他们讲的,我们决不敢讲。我们要读出这样一部《诗经》来,才不失那原始文学的真面目。若不是这样,关于《诗经》便要发生两大问题了。(一)性欲的本能抑制得那样到家,那产生《诗经》的时代,在人类进化史中,不是一件大怪事吗?(二)即便《诗经》的时代没有毛病,《诗经》的本身也要发生疑问了,换言之,这三百○五篇诗,不知道又是谁造出来的赝鼎。《诗经》时代的生活,我们既知道,没有脱尽原始人的蜕壳,而《诗经》本身,又不好说是赝品,那么,用研究性欲的方法来研究《诗经》,自然最能了解《诗经》的真相。其实也用不着十分的研究,你打开《诗经》来,只要你肯开诚布公读去,他就在那里。自古以来苦的是开诚布公的人太少,所以总不能读到那真正的《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