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至乐:20世纪最令人快乐的书(名家文学讲坛)(Pure Pleasure:A Guide to the 20th Century's Most Enjoyable Books)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文学理论,文学评论与研究,各时代文学评论与研究,
品牌: 约翰·凯里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
·页码:16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44707563
·条形码:9787544707565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名家文学讲坛
·外文书名:Pure Pleasure:A Guide to the 20th Century's Most Enjoyable Books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阅读的至乐:20世纪最令人快乐的书》是英国最具威望的文学批评家约翰·凯里汇集了小说、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挑选了重量级作家和他们的经典作品,向我们推荐了二十世纪五十本最令人愉悦的书,推荐的唯一原则就是——书所带来的快乐感觉。他基本上避免了名家“名作”,而是选择了他们相对被忽视的其他佳作,辅以一种全新的解读方式,将它们置于更广阔的讨论背景之中,帮助读者“重新点燃了阅读好书的快乐”。
作者简介约翰·凯里(1934—),英国最杰出的批评家之一,1976—2001年任牛津大学英语教授,现任《星期日泰晤士报》首席书评人,1982年和2004年两度担任布克奖评委会主席,2005年任首届布克国际奖评委会主席,以其平民主义的反精英论调和对于高雅文化的捣毁偶像式观点而备受瞩目。
媒体推荐这是一本真正能给人带来愉悦的书。凯里充满激情地推荐了他最心爱的书籍,激发了我想立即去读或重读这些书的强烈欲望。作者的文笔凝练生动,充满新鲜机智的洞见,丝毫没有陈腐的学院气息。
——亚马逊网读者评论
这些图书的入选不是因为它们有“伟大价值”或是体现了人类精神,或是其他类似的理由,虽然无疑有些书即使用这些标准来检验也是杰出的。我的选择标准就是纯粹的阅读愉悦——这些书给我带来快乐,我也希望其他人想起这些书或者接触到这些书就会感到快乐。
——约翰·凯里
编辑推荐《阅读的至乐:20世纪最令人快乐的书》是名家文学讲坛丛书之一。
目录
为什么读书?——一篇引起争端的引言
1 A.柯南·道尔《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2 安德烈·纪德《藐视道德的人》
3 拉迪亚德·吉卜林《交通与发明》
4 约瑟夫·康拉德《特务》
5 E.M.福斯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6 G.K.切斯特顿《名叫“星期四”的人》
7 阿诺德·本涅特《老妇人的故事》
8 H.G.威尔斯《波利先生传》
9 马克西姆·高尔基《童年》
10 托马斯·哈代《境遇的嘲讽
11 詹姆斯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12 D.H.劳伦斯《意大利的晨曦》
13 T.S.艾略特《普鲁弗洛克和其他诗作》
14 爱德华-托马斯《诗集》
15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园会》
16 雅罗斯拉夫·哈谢克《好兵帅克》
17 阿道司·赫胥黎《那些不结果实的叶子》
18 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19 米啥伊尔·布尔加科夫《乡村医生手记》
20 西尔维娅·汤森-沃纳《幸运先生的空渤》
21 伊夫林·沃《衰落》
22 罗伯特-格雷夫斯《向一切告别》
23 威廉·燕卜荪《含混七型》
24 W.B.叶芝《诗集》
25 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诺里斯先生换火车》
26 伊丽莎白-鲍恩《巴黎之屋》
27 约翰·斯坦贝克《人鼠之间》
28 格雷厄姆·格林《布赖顿硬糖》
29 A.E.豪斯曼《诗集》
30 乔治-奥威尔《上来透口气》
31 基思.道格拉斯《从阿拉曼到遮姆遮姆神井》
32 托马斯.曼《骗子菲利克斯·克鲁尔的自白》
33 金斯利·艾米斯《幸运的吉姆》
34 威廉·戈尔丁雠承人》
35 V.S.奈保尔《神秘的按摩师》
36 S.J.佩雷尔曼《安宁之路》
37 W.H.奥登《短诗集:1927—1957》
38 君特·格拉斯《铁皮鼓》
39 缪丽尔·斯帕克怖罗迪小姐的青春》
40 让-保罗·萨特《词语》
41 西默斯·希尼《自然主义者之死》
42 史蒂维·史密斯《青蛙王子及其他诗歌》
43 泰德·休斯《乌鸦》
44 伊恩·麦克尤恩《水泥花园》
45 克莱夫·詹姆斯《不可靠的回忆录》
46 约翰·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
47 菲利普·拉金《诗集》
48 维克拉姆-塞特《金童》
49 石黑一雄《未能安慰的人》
50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最后的遗嘱》
后记:读者来信漫谈
致谢
附录:中英文对照书目
……[看更多目录]
文摘《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公认的经典,也可以说是美国小说的极品,其魅力难以言喻。它的关键意象是垃圾堆的尖顶。这是菲茨杰拉德从狄更斯《我们共同的朋友》的垃圾堆①里借来的,但是他的这个尖顶更加奇异——荒芜的山谷里“灰烬像小麦一样生长,变成了屋脊、山丘和怪诞的花园的形状”。在这片荒原之上隐约出现了仿佛眼镜商的广告牌似的两只硕大的眼睛,像死去的神的眼睛。悲剧就在这里发生了。小说的所有人物都频繁地在此来往穿梭,一边是曼哈顿,另一边是百万富翁们位于长岛北海岸的豪宅和私人海滩。
灰烬的山谷是否准确代表了菲茨杰拉德所描绘的美国生活,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书里一切都像个三棱镜,你翻转它,它就反射出不同的光芒。主人公杰伊·盖茨比年轻帅气,而且惊人地富有。社会名流对他举办的派对趋之若鹜,来往的男男女女“像飞蛾一样穿梭在耳语、香槟和明星之间”。他有着辉煌的人生经历。他毕业于牛津大学,像印度王公一样在欧洲各国的首都生活过,他追捕过大猎物,收藏过红宝石,而且在一战时期曾带领他的机关枪部队勇猛无比地活跃在阿尔贡森林里,后来,在他们歼灭的敌人里发现了三枚德国师级徽章。
然而,这些经历绝大部分是假的。就连盖茨比这个名字也是个谎言。他叫詹姆士·盖茨,出生在北达科他州的穷苦农民家里,十五岁时被一个来历不明的商人收养,并在此人的游艇上无名无分地混迹。服完兵役后,他根据复员工作的安排在牛津大学待了五个月,后来和走私犯和匪徒混在一起,靠经营非法酒类和债券发了迹。他的豪宅,包括玛丽·安托瓦内特②时代的音乐室和英王朝复辟时代风格的大客厅,都是粗劣的艺术制品。他的派对都是毫无意义的醉酒狂欢。来此的社会名流甚至都不知道房子的主人是谁。
这样说来,垃圾堆的尖顶是不是盖茨比的象征呢?不完全是。虽然他习惯性地撒谎,但也不失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一心追逐着“正直的理想”。原来当时刚刚被任命为军官的他在去法国之前曾经爱上了一个名叫黛西·费伊的上层社会的姑娘。她是他所认识的第一个“好”姑娘。他回来以后发现她已经嫁给了汤姆。汤姆有着无懈可击的社会背景,并且继承了巨额的遗产。但是盖茨比还是对黛西心存爱慕,他之所以如此奢华地生活,就是为了吸引她的注意力。他买下现在的这栋房子,只因为它与汤姆和黛西的房子仅一湾之隔。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凝视着她家里的灯光,心中激情澎湃。
我们其实可以看出黛西的本质,她空虚、骄纵、懦弱,根本不值得他爱。但是盖茨比被蒙
……[看更多书摘]
后记我很快就发现,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书是每个读者都爱玩的游戏。我的第一期专栏发表后不久,读者来信就接踵而至。这些信件中,我最喜欢的是比较轻松怀旧的,它们和我一起重温了一些领悟人生真谛的特殊时刻,我想只有酷爱读书的人才能有这样的发现。“谢谢您帮我重温1947年12月23号在沙特阿拉伯的帐篷里第一次读到的一本书”;“我大概是四十多年前发现S.J.佩雷尔曼的书的,那可是我在孟加拉国吉大港的一个天主教堂的二手书展仓库里淘到的”(这封信的读者自称“幸福的百分百佩雷尔曼迷”)。
我在书目里略去了很多书,也没给出我的理由,于是大家提出了很多建议。有位读者自己挑选了五十本书,只有两本和我的重复:叶芝和哈谢克。(还有一位更爱怀疑的朋友刨根问底:“您是不是真的一直都喜欢哈谢克?一直吗?即使重读一遍也喜欢?”)还有人问我为什么没有推荐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或者库尔班·赛义德的《阿里和妮诺》,或者让·皮埃尔·格林劳的《苏阿金港的珊瑚建筑》,或是K.顿珠的《水马年及其他年:17、18世纪西藏史》,答案当然就是我从没听说过这些书,我对《星期日泰晤士报》“读书版”的读者们本来就很敬佩,现在更是崇拜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