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危机百年来典型经济危机回顾与启示

分類: 图书,经济,金融投资,国际金融,
品牌: 徐明
基本信息·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页码:37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05880511
·条形码:978750588051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透视危机百年来典型经济危机回顾与启示》的基本框架的内容:过去的金融危机与现在的危机,尽管故事情节各不相同,但发生的历程与原因却基本一致。如果把每一次具体的危机看成是一部生动的活教材,其中的经验及教训总是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的。《透视危机百年来典型经济危机回顾与启示》主要选取了历史上影响较大的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引起的世界经济衰退、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国家债务危机、1987年的美国股市“黑色星期一”、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目前发生的次贷危机为考察对象,对七次不同的危机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有对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分析,有对经济结构问题的分析,有从债务危机角度的分析,有从投资者信心角度的分析,有从汇率制度角度的分析,也有从金融产品创新的角度分析。各个案例组成了金融危机的多面体,通过我们从各个角度的分析,勾画了百年来金融危机的全景图,以期从历史比较的角度去对此次危机的影响以及后续发展趋势作出判断和展望。《透视危机百年来典型经济危机回顾与启示》着重分析各次金融危机发生的背景、过程、影响,重点分析原因,展示官方处理危机的过程、方法和效果。在借鉴过去成功经验基础上,我们又联系当前实际,为我国安全度过现在的金融海啸,为现实的金融管理和经济活动及决策提供了独创的参考意见。
编辑推荐《透视危机百年来典型经济危机回顾与启示》是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金融危机:初刺破的泡沫(代前言)
第一篇 大萧条的背影——1929年经济危机回顾与启示
第一章 1929年经济危机回顾与启示
第二章 危机产生的根源
第三章 美国等西方国家应对危机的政策
第四章 1929年经济危机对我国当前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借鉴意义
本篇参考文献
第二篇 能源问题与宏观经济稳定——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启示与建议
第五章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回顾
第六章 石油危机引起经济危机的机制分析
第七章 能源供给与我国宏观经济稳定
第八章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分析
第九章 银行业支持能源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三篇 三元悖论与发展中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出路——以拉美国家债务危机为例
第十章 拉美国家债务危机发生的背景——拉美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第十一章 拉美国家债务危机历程
第十二章 针对拉美国家债务危机展开的救助措施及其效果
第十三章 拉美国家债务危机的成因分析
第十四章 拉美国家债务危机的启示
本篇参考文献
第四篇 “信心比黄金和货币都重要”——由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灾谈金融危机中信心的作用
第十五章 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灾回顾
第十六章 信心在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
第十七章 金融危机处置中信心作用的探讨
第十八章 金融危机中怎样稳定市场信心的讨论
本篇参考文献
第五篇 启动内需、创造经济新增长点及完善金融体系是应对当前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危机分析及启示
第十九章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危机分析
第二十章 日本经济危机对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借鉴意义
本篇参考文献
第六篇 过度开放带来的经济失衡——亚洲金融危机分析及启示
第二十一章 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
第二十二章 亚洲金融危机的过程
第二十三章 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第二十四章 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源
第二十五章 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本篇参考文献
第七篇 华尔街神话的终结——记金融创新下的次贷危机
第二十六章 美国次贷危机背景
第二十七章 次贷危机发生的过程及损失
第二十八章 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探析
第二十九章 次贷危机的影响及各国的“救市”对策分析
第三十章 次贷危机之于中国
第三十一章 危机何去何从?
本篇参考文献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当前,我们正在经受一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有人形象地把它比喻为“风暴”、“海啸”。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我们不仅要积极应对危机,还要对危机产生的根源认真地研究与思考。这对我们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更好地推进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非常重要。
《透视危机——百年来典型经济危机回顾与启示》就是徐明和国家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金融危机研究小组”的同事们,基于以上思考而认真研究之后的结晶。这本书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百年历史上七次重大经济和金融危机进行了研究,结合开发性金融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中国应对危机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政策建议,思路新颖,见解独到,有借鉴价值。
我希望看到更多的金融工作者加入到思考研究的行列中来,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以及金融体系的重建起到促进作用!
文摘第一篇 大萧条的背影——1929年经济危机回顾与启示
第一章 1929年经济危机回顾与启示
第二节 危机发生的过程
三、波及其他国家
纽约股市暴跌后,美国经济陷入危机;美国大量抽回对德国的投资,德国经济跟着全面崩溃;伴随着英国证券市场的应声倒地,英国经济也陷入危机;法国经济的独立性相对高一些,但也摆脱不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而且此前法国经济本身也早已出现投资过热的迹象,到1930年时,法国也陷人危机;日本也同样未能幸免于难。这样,一场席卷全球的大萧条正式爆发。
德国是危机的主要发源地,也是危机的主要受害者。从1929~1932年,德国工业设备利用率下降到36%,全部工业生产下降了40%。工业危机反过来又导致了金融危机,1931年7月,德国达姆斯达特银行倒闭,引发银行挤兑风潮,国家黄金储备由23.9亿马克减少到13.6亿马克,柏林9大银行有5家倒闭。1932年失业率高达43.8%,加上半失业者22.6%,1932年德国全失业和半失业人数高达工人总数的2/3。
英国的危机相对缓和一些。原因主要是:一是此前英国经济长期处于停滞或缓慢发展状态,剩余资本主要投放到国外;二是英国在危机后加强了贸易保护,使英国工业的相对市场份额有所扩大。1932年英国工业生产相对于1929年仅下降了32%,远低于美国。但主要工业部门也受严重冲击,钢产量下降46%,生铁产量下降53%。对外贸易也大幅下降,对外贸易的逆差从1930年的3.9亿英镑增加到1931年的4.1亿英镑,与此同时,投资利润回流却从4.1亿英镑减至3亿英镑,英国第一次出现国际收支逆差。
后记多年的金融经济工作从业经历,使我积累了对经济和金融风险管理的一些经验,并且非常关注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问题。2008年的金融海啸给了所有人切身体会,结合多年思考,我有一个心愿——从回顾百年来金融危机的角度写一本专著,通过横跨百年的历史,找出历次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指导我们的工作。
2008年10月,国家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金融危机研究小组”正式成立。小组经过认真反复讨论,从众多的金融或经济危机案例中选择了七个经典案例,作为《透视危机——百年来典型经济危机回顾与启示》一书研究的基础。经过半年来的收集、整理和潜心研究,我们终于完成了本书的写作。
在本书写作期间,我被我的同事们的敬业精神感动。吴亮东同志以其责任心、工作热忱,给予我重要支持,参与了从选题、提出创意到完善写作的整个过程。蒋启宝同志承担了本书写作的组织工作,从团队成员的选择,到为写作团队收集资料、推进工作进度,为本书付出了大量心血。我们的高素质团队有5位博士和14位硕士,是本书写作的骨干力量,为本书贡献了智慧和汗水,我为他们感到骄傲!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们参阅并吸取了中外许多专家学者有关金融危机理论的研究成果,也采纳了同行专家们的宝贵意见。我的同事柳卫建、卢汉文、成晓萍、吴守华等在本书选题和写作过程中提出了很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