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雨季的大伞(感动中学生的100个父母最新版)(读品悟感动系列)

分類: 图书,文学(旧类),作品集,世界,综合,
品牌: 梁素红
基本信息·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页码:22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10800315/9787510800313
·条形码:978751080031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读品悟感动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守候雨季的大伞:感动中学生的100个父母最新版》精选了近百篇感动中学生的关于父母的文章,再一次从多角度诠释了人间的至情,演绎了情浓于血的赞歌。让我们歌颂母爱,赞美父爱,因为即使世界上其他一切事物都是假的、虚无缥缈的、捉摸不定的,也唯有父亲、母亲、父母的爱是真的、永恒的……母爱,圣洁如晶莹的白雪,淡淡悠长温暖我们的心房;父爱,宽广似奔放的春江,悠悠的深情滋润我们成长!亲情是永恒的主题,父母的爱是永远不灭的记忆。这种爱如醉人的春风,似润物的细雨,伴我们闯过惊涛骇浪,陪我们迈向幸福康庄。
作者简介刘海涛,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作协会员。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在《文学评论》《新华文学》《文艺理论研究》等国内外报刊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微型小说学研究》(三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文艺鉴赏概论》(第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写作学新教程》,南京出版社2002年版。《现代读写说:高师写作学新稿》,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小说的读与写》,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编辑推荐亲情是永恒的主题,父母的爱是永远不灭的记忆。作为“读·品·悟”感动系列丛书之一的《守候雨季的大伞:感动中学生的100个父母最新版》精选了感动中学生的100个关于父爱和母爱的亲情故事。我们将在严厉、含蓄和慈祥的芬芳中,感受父亲和母亲的温暖。
目录
榕情依依
天下父亲/傅昌尧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刘燕敏
母爱无敌/赵建文
1.73米的父爱/游睿
父亲的拐杖/骆明
母亲的99张欠条/郭超
娘,陈永林
父亲/胡德斌
钱是哈味道/一冰
血债/曹德权
钥匙/吴守春
永恒的箴言
母亲的表/杨永明
母亲,一本写不完的书/肖复兴
赵四伯的教育生意/曾颖
父亲坐在黑暗中/[美]杰罗姆·魏特曼
一个父亲的箴言/马德
替我叫一声妈妈/孙禾
父亲的信/孙盛起
错寄情书给父亲/贺双龙
一颗糖豆/赵新
爸爸的恋人/[日]森瑶子
感谢父亲/吴富明
谁能注视我一生/侯德云
你很重要
父亲的守候/魏永贵
妈就在旁边/黄彦
我抱了我母亲/石明
绿鹦鹉/邵宝健
家有“暴父”/张志锋
躲在信纸背后的父亲/衣向东
一个都不舍得/尚美姣
你很重要/[美]海里斯·布里奇斯
找儿子/刘国芳
你的孩子让我抱抱/宗利华
人生三愿/赖建诚
富翁老母捡垃圾/施翼
纸上的声音
我的父亲/[美]刺奥·罗塞顿
母子俩/宗利华
父子仇/昊志彬
妈妈,谢谢你/[日]铃木康之
父子之间的怯意/韩羽
纸上的声音/古溪
妈妈的眼睛/[俄]布洛宁
母子情深/刘柳
父子连心/欧阳德意
珍贵的礼物/江岸
迟到的悔/张枫霞
伤疤/叶思根
父爱/陈华
最后的愿望
我的大学/侯德云
只想给你第二次生命/尤天晨
天下母亲/辛立华
父亲到城里住几天/于心亮
母爱不打折/云紫雪
1960年的冰糕/修祥明
索尔德/[挪威]比昂松
获金奖的丑娘照片/李想
儿子的旋律/徐平
木匠的儿子/程世伟
白菜汤/[俄]伊·谢·屠格涅夫
请父亲吃饭/陈韶华
嚼一片苹果皮/王众胜
最后的愿望/佚名
爱的吟唱
为了爹的渔网/彭好
感动如水/彭霞
妈妈睡着的样子/谢志强
背起父亲去看树/张枫霞
“无价”保姆/范进
母亲的红灯笼/蔡武
一封伟大的家书/红琥珀
妈嫂/黄自林
报警/喊雷
父亲的梨树/胥雅月
父亲的腊肉/邹洋波
血型符号/马金章
苦涩的蜂乳/于国颖
……
……[看更多目录]
序言这是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新的学习方式。
在中小学语文新课标里这种学习方式被定义为探究式学习,在高中和大学里被理解为研究式学习。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确立了一个探究文学问题的目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重新整合自己过去已学过的知识,重新确定新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方法,通过自己投入身心的感受、体验以及创造性的写作去表达自己的理性认识和审美态度。这种阅读、品味、感悟的全过程就是一种语文选修课(研究型课程)要经历的全过程。这样的课程和过程.有利于培养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比较忽略的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有利于激活同学们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把“成功素质教育”的实施真正落实到教与学的实处。
在大中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中究竟怎样有效地开发出这种带有研究性质的文学类选修课?怎样引导学生的课外文学阅读?怎样构建同学们开展研究式阅读和创造性写作的教学平台?这样一种“读·品·悟学习法”开始引起了众多师生的关注。“读·品·悟学习法”是让同学们在自己感兴趣的文体中开展广泛的有选择性的文学阅读,在广泛的文学阅读中挑选出一篇或一组真正感动了他们、启迪了他们的文学精品,并把这些挑选出来的文学精品当做他们研究社会、研究人生、研究历史,甚至是研究他们自己的案例。
文摘榕情依依
天下父亲
达娃在城里上大学,达娃大名叫李达,家在遥远的大别山深处。
开学有日子了,李达的学费还没交,学校知道李达的情况,没有狠着催他交款。可李达心气高,总觉得像偷了人的,浑身毛刺剌地难受,上课也不入心,人蔫蔫的。家里穷,李达其实不想念书,可拗不过父亲;父亲狠着哩,从小就逼李达念书,一直逼到现在。李达已经高过父亲一个脑袋,可父亲照样揍他,当然是为了念书。
这天晚上,李达在宿舍无心看书,便早早蒙头睡下了。一会儿,同学将他捅醒,说李达,宿舍门口有人找你,门卫不让进。李达一愣,在这座城里,除了同学还会有人认识自己?莫不是父亲来了?给咱送学费来了。李达哧溜下床,连鞋也顾不得穿就朝门口奔去。
果然是父亲,昏暗的灯光下,灰蒙蒙、矮小的一个山里人,肩上背着一只蛇皮口袋。李达心一紧,泪蛋蛋就从眼皮底下往外拱。李达上前接过口袋,说,爹你多会儿来的?咋不说一声?我好去接你啊!父亲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汗说,我不缺胳膊不少腿的要你接啥?耽误你念书哩。再一看李达身上披着衣服,光着脚,就黑了脸说,你这么早就躺下了?我就知道你离了我不会正经念书。李达赶紧说,我……这是躺在床上看书,不是睡大觉。胡扯!父亲说,我从小就对你说,床是懒地儿、盐坑坑,撒啥好种子,都只长野花野草。李达不敢顶嘴。
李达给父亲泡了一碗方便面。李达不是不想领着父亲去外面吃夜宵儿,像那些城里学生一样。可李达不敢,他怕说出口就遭父亲骂,父亲的口头禅是:你别一进城就变“修”了。可睡觉得给父亲安排好,因为父亲这一路少说有三天没歇脚地奔波,李达每次回家也是那样。学校的招待所在地下室,很便宜,李达说,爹,我送你去招待所睡觉。父亲眉毛一竖,说,你真变“修”了,发财啦?你这不是铺吗?我先睡,你念书。夜里我起,你睡。李达不敢吱声。
学费是父亲和李达一块去财务室交的,父亲不停地对涂着口红的会计小姐点头赔不是:大姐,对不住!晚了,地里头庄稼正长草哩,马虎不得,耽搁了……没误事吧?我这娃嘴木,不识礼,有不周到的地方,你可劲骂,可劲打。年轻的会计不知所云,李达一旁又不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