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穴位保健100法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医临床学,针灸,
品牌: 蔡振扬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页码:24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42742922/9787542742926
·条形码:978754274292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按摩穴位保健100法》汲取了古今中外各种按摩学派的优点和长处,将穴位、手足反射区和反应点、全息区等不同的取穴体系融为一体,介绍人体脉络的循行、全身穴位和头、面、耳、手、足等部位的全息穴和反射区,以及按摩的手法和方法,并按内科、外科、伤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泌尿科等分类介绍100种病症的保健按摩,以及国外各种不同的按摩疗法和贴敷疗法。
编辑推荐《按摩穴位保健100法》介绍了:穴位按摩保健疗法是中国医疗保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代医学家在医疗实践中通过反复摸索、验证、总结所创立的独特的保健疗法,具有简便、直观、易操作以及不受时间、地点、环境、设备等条件限制的优点,而且效果显著、无副作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经络系统/1
第二节 十四经脉的循行/3
第三节 全身常用穴位/17
第四节 头部全息穴/35
第五节 面部全息穴/41
第六节 耳部全息穴/43
第七节 手部全息穴/48
第八节 脚部反射区/56
第九节 按摩穴位手法/74
第十节 刺激穴位方法/75
第十一节 全身保健按摩/78
第二章 百病按摩法
第一节 内科/82
1.动脉硬化/82
2.冠心病/83
3.心律失常/84
4.中风后遗症/85
5.高血压/86
6.低血压/88
7.高脂血症/88
8.痛风/89
9.糖尿病/90
10.肥胖症/91
11.消瘦症/91
12.感冒/92
13.咳嗽/93
14.哮喘/94
15.肺结核/95
16.食欲不振/96
17.呃逆/96
18.呕吐/97
19.胃下垂/98
20.胃炎/98
21.胃与十二指肠溃疡/99
22.胆石症/100
23.肝炎/101
24.便秘/101
25.腹泻/102
26.甲状腺功能亢进/103
27.失眠/104
28.贫血/105
29.眩晕/106
30.耳鸣/107
31.多汗症/108
32.水肿/108
第二节 外科、伤科/109
1.面瘫/109
2.头痛/110
3.落枕/111
4.肩周炎/111
5.颈椎病/112
6.腱鞘炎/113
7.网球肘/114
8.三又神经痛/115
9.肋间神经痛/116
10.腰痛/117
11.腰椎间盘突出症/118
12.坐骨神经痛/119
13.关节炎/120
14.膝痛/120
15.足跟痛/121
16.帕金森病/122
17.骨质疏松症/122
18.痔疮/123
19.脱肛/124
第三节 妇科、儿科/124
1.月经不调/124
2.痛经/125
3.盆腔炎/126
4.不孕症/127
5.性冷淡症/128
6.怕冷症/128
7.更年期综合征/129
8.小儿感冒/130
9.小儿咳嗽/130
10.小儿哮喘/131
11.小儿营养不良/131
12.小儿腹泻/131
13.小儿遗尿症/132
第四节 皮肤科/132
1.脱发/132
2.雀斑/133
3.痤疮/133
4.皮肤瘙痒/134
5.湿疹/135
6.荨麻疹/136
7.神经性皮炎/137
8.牛皮癣/137
第五节 五官科/138
1.眼睛疲劳/138
2.近视眼/139
3.老花眼/139
4.白内障/140
5.青光眼/141
6.麦粒肿/141
7.口腔炎/142
8.扁桃体炎/143
9.咽炎/143
10.牙痛/144
11.鼻炎/145
12.鼻出血/146
13.中耳炎/146
第六节 泌尿科/147
1.遗精/147
2.早泄/147
3.勃起障碍/148
4.尿频/149
5.膀胱炎/149
6.慢性肾炎/150
7.泌尿系结石/151
8.前列腺增生/151
第七节 其他/152
1.全身疲劳/152
2.嗜睡症/153
3.健忘症/153
4.焦虑症/154
5.忧郁症/154
6.自主神经失调症/154
7.老年性痴呆症/155
附录一
第一节 全身最强穴位/157
第二节 左手新穴位/167
第三节 按摩手掌疗法/178
第四节 指甲按压穴位疗法/183
第五节 手部贴锡纸疗法/191
第六节 手部贴辣椒籽疗法/204
第七节 揉搓脚趾疗法/211
第八节 叩击脚底保健法/220
第九节 湿布敷贴穴位保健法/224
附录二
1.十四经脉正面分布示意图/234
2.十四经脉背面分布示意图/235
3.十四经脉侧面分布示意图/236
4.人体正面折量法/237
5.人体侧面折量法/238
6.人体背面折量法/239
7.手部反射区/240
8.手部全息穴/241
9.左手掌心/242
10.手背治疗点/243
11.足底反射区/244
足内侧反射区/245
足外侧反射区/245
足背部反射区/246
参考文献
一、中文版图书/247
二、日文版图书/249
……[看更多目录]
文摘插图:

2.冠心病
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的血液供应发生障碍而引发的心脏病,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本病一般表现为胸闷、心绞痛、心肌损害、心律不齐、心力衰竭、心脏扩大等。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机体内脂质代谢发生障碍,功能紊乱,过剩的胆固醇在冠状动脉血管壁上沉积,使管壁变厚、粗糙、弹性减弱、管腔缩小变窄,此种沉积物呈米粥样斑块状,故称“粥样硬化”。同时,与个人的生活习惯(如喜食肥肉、嗜烟酒、不爱运动、精神过度紧张、劳累以及神经内分泌影响等)有关。本病会同时并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且常相互影响。
本病属于中医学“胸痹”、“胸痛”、“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