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

分類: 图书,经济,中国经济,经济建设与发展,
品牌: 胡跃高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页码:25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109134683
·条形码:9787109134683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2009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本年度发展报告,按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为以下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综合报告,介绍全国大学生“村官”课题组完成的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2009年度);第二部分,中央领导批示与谈话,重点介绍2008年度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习近平、李源潮对大学生“村官”的批示与谈话精神;第三部分,学术争鸣,主要介绍了温铁军、朱维宁、胡跃高近年来就大学生“村官”发表的研究论文;第四部分,各地论文选编,介绍本次征文活动中选取的43篇报告。
编辑推荐《2009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是由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所编写,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目录
序
前言
综合报告
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2009年度)
引言
一、主要建设成效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面临的创新任务
四、若干发展与建设建议
中央领导批示与谈话
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批示在大学生“村官”中引起强烈反响
习近平强调: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李源潮指出: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培养接班人的战略举措
农村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用更加宽广的眼光做好大学生赴村任职工作
大学生进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创举
各地论文选编
理想篇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现实和理想的距离有多远?
对大学生“村官”工作前后思想动态的调研报告
把理想播种在希望的田野上
青春扎进新农村“村官”闯出一片天
我们有一个梦想
政策与制度建设篇
大学生“村官”政策与制度建设
大学生“村官”理想选择与制度安排调研报告
让大学生“村官”在创业中成长成才
职业化大学生“村官”
关于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调查报告
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关于大学生“村官”政策优越性及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村官”管理制度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工作与生活篇
大学生“村官”的学习与生活
坚定信念扎根农村谱写青春赞歌
志愿农村建设放飞青春梦想
大学生“村官”工作与新农村建设
新时期的大学生“村官”们
大学生“村官”身份何以尴尬
大学生“村官”要着力培养四种作风
在农村的土地上燃烧青春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经验与思想变化调查报告
浅谈两年的大学生“村官”生涯
城市与农村齐飞,反哺共建新农村
经验交流篇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经验与思想变化
十年风雨村官路
立志农村放飞梦想
学农,爱农,为农服务
我做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体会
一样的青春别样的美丽
创新机制搭建平台
正是山花烂漫时
关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创新选聘大学生到基层任职工作长效机制
创新大学生村干部工作为推动农村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发展研究篇
秀洲大学生“村官”之生存报告
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河北省大学生“村官”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江西铅山县大学生“村官”的调研报告
浅析大学生“村官”日志
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扎实推进海西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附
附一、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论述
附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
附三、认真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附四、全国人大代表杨明:应鼓励大学生“村官”一辈子扎根农村
附五、一位老村支书写给全体新大学生“村官”的公开信
附六、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报告(2008年度)
附七、大学生“村官”大事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从1995年江苏省率先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算起,大学生“村官”实践在全国已经走过了15年历程。伴随着发展,2005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2008年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009年1月,中央1号文件重申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学生“村官”工作已经由初期的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据不完全统计,到2008年底,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数达到13万人以上,分布在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约80%的县与县级市(区、旗)。北京市实现了村村两名大学生“村官”目标。从整体发展态势来看,我国大学生“村官”建设工作在由广度发展进入纵深推进阶段。
2007年8月开始,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爆发,于2008年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这一危机迄今仍在蔓延之中。改革开放30年中,受全球化作用,我国社会经济已经与世界发生深度接轨。因此,本次危机爆发波及我国国民经济体系,出现了外向型经济强烈震荡、进城农民工大量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根本而言,在上述表象的背后,问题产生、存在与发展的真正原因是现代化、自动化、全球化与我国城乡“二元”体系结构。这意味着,即便不发生金融危机,此类问题也已经客观存在,或迟或早终将需要解决。从这一意义上来思考,当今的全球金融危机只是加速、加大了有关问题与矛盾的暴露,从而有利于我们较早寻求对策、解决问题。这在整体上对我们有利,是好事。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突出的矛盾是:一方面,存在数以千万计的经过改革开放30年锻炼、初步了解国际经济与技术水准的优秀农民工“失业”大军,存在数以百万计的接受过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待业”队伍。
文摘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李亚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今天主持召开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大学生“村官”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党政机关培养和储备来自工农一线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各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大学生“村官”的重要批示,切实关心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着力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座谈会上,习近平首先传达了胡锦涛同志关于大学生“村官”的重要批示,转达了党中央对大学生“村官”的亲切关怀和诚挚慰问。他指出,实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迫切需要一大批密切联系群众、带领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稳定的农村基层干部,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现代知识、现代思维、现代眼光的优秀青年才俊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加强“三农”工作、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而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要作为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进一步抓实抓细抓好。
习近平指出,农村基层是青年学生熟悉当代中国社会、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的最好课堂,也是我们党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重要阵地。实践证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有利于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形成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有利于让大学生在农村基层丰富阅历、磨炼意志、提高能力、全面发展。从实际情况看,无论是前几年选聘的大学生“村官”,还是今年刚下去的大学生“村官”,到了农村基层以后,都能利用所学知识和专业特长,积极为发展农业、致富农民、建设新农村做出贡献,赢得了农村基层的欢迎和农民群众的赞誉。
习近平向大学生“村官”提出四点希望:第一,要志存高远、坚定信念,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在与农民群众摸爬滚打的交往中吸取营养、增长智慧。第三,要勇于开拓、大胆实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经风雨、长见识、增才干。第四,要尊重农民、心系群众,在服务农民群众中增进同他们的感情,赢得他们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有关政策,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要认真落实资金保障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