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故事100则(小学生趣味语文故事丛书)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小学,综合,
品牌: 吴敏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页码:20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07069120/9787807069126
·条形码:978780706912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小学生趣味语文故事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青灯有味似儿时,梁启超、孙中山、鲁迅、郭沫若等文化巨人都有对对子的故事流传,这成了他们枯燥私塾生活中的一抹亮色!《对联故事100则》精选了100余则对联故事,故事中的对联或庄重典雅,或文采斐然,或诙谐幽默,家长、老师若能选取其中的故事和小朋友一起读一读、对一对,相信一定能给家庭生活、课堂教学增添无穷的趣味。
汉语是世界上最有趣、最优美的语言,“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些古诗中的对偶句真值得我们反复地玩味。更何况那些悬挂在名山胜水之间的楹联,可以观赏、可以吟咏、可以触摸。
读故事,对对子;游山水,赏楹联。让我们将“好玩”进行到底!
编辑推荐《对联故事100则》是小学生趣味语文故事丛书之一,由吴敏和丁慈矿共同编著,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目录
地名、姓名巧对 /1
颜色巧对 /3
佳联绘美景 /5
春联的“始祖” /6
哑巴开口竟是联 /8
杨大年的巧对 /10
慧眼识“小友” /12
似曾相识燕归来 /14
“肥牛”与“瘦猴” /16
立志攻读 /18
苏黄互对 /20
巧对辽使 /22
巧对食成蛋 /24
踏雪赏梅 /26
青青草,淡淡云 /27
应对做西宾 /28
高则诚智对尚书 /30
“犬尾”与“牛头” /31
对联显雄心 /33
忠似比干 /35
长江浴壮志 /37
解缙救灾民 /39
巧对应变联 /41
“色难”对“容易” /43
对句惊挚友 /44
“对锯”对“出蹄” /46
妙对助秀才 /47
“满腹经纶”和“遍体文章” /49
“神童”对句占鳌头 /51
李东阳巧对君主 /52
龟鹤妙对 /53
五台山上五层台…… /54
枝山难秀才 /56
枝山、石田互对 /59
枝山联斗三秀才 /61
唐伯虎双关妙对 /62
写给暴发户的春联 /65
巧对识“神童” /67
“水车”对“风扇” /69
花影之间 /70
八足横行九州 /71
乌纱罩狗头 /73
一个南腔北调人 /74
双手呈妙对 /76
白鹭带来的灵感 /78
孩童巧对难知府 /80
秀才烧香对奇联 /82
何孟春巧对先生 /84
丘溶对句斗财主 /86
黄金谷里谷金黄 /88
鸡鸣鸟叫 /90
老汉问题引下联 /91
金圣叹的绝命联 /93
即景妙联 /95
联戏吝啬财主 /96
除夕巧对 /98
染手成妙联 /99
“白铁无辜” /101
异字同音对 /103
龚炜十岁对佳句 /104
偏旁巧对儿 /106
小和尚联对知府 /107
纪晓岚对句如流 /108
续联气先生 /110
戏解招牌联 /112
中书令什么东西? /113
池塘水暖 /115
莫逆之交皆为联 /117
无情对讽捐官者 /119
受冷遇而立大志 /121
“荷花”对“汉帖” /123
戏台求对 /125
莺蝶飞来鸡犬行 /126
因联丢官 /127
乌龟总姓乌 /129
俞樾一家的问答联 /130
死两个特别人 /132
答对救书生 /133
父子同进土 /134
村姑出联难秀才 /136
“屋里青山跳出来” /138
这一街许多笑话 /140
“公羊”对“母狗” /141
重瞳儿巧对举人 /142
如此“爱民若子” /143
张之洞的妙对 /144
对句收高足 /145
父子合联 /147
城门告示 /149
树影江声 /151
“暗藏春色” /152
章太炎联讽康有为 /154
“对不起”中华民国 /155
陈作新自嘲 /156
巧对考官 /158
鲁迅巧对先生 /159
清华大学的入学试题 /161
李大钊幼年妙对 /163
李大钊联赠子惠 /164
缘缘堂中的对联 /166
茶酒续佳话 /167
三星白兰地 /169
举杯贺绝对 /171
从“鹤雀楼”到“更上楼” /172
该死的汉奸 /173
“重庆成都” /174
穿越时空的祝福 /176
触景生情成佳联 /178
暴发户改春联 /179
玫瑰粪桶 /180
理发店的生意 /182
附录 佳联选辑 /184
后记 /203
……[看更多目录]
序言春天的早晨,惠风和畅,柳枝绽出小小的绿芽,轻扣着窗棂。见此情景,我对小朋友们说:“我们来对对子吧,‘绿柳’对什么?”
“青松。”张驰最先发言。
陈阑说:“翠竹。”
“这都是我们校园中种的植物,还有其他的吗?”
王昊高举起了手,说:“青天。”
“‘天’字好像对不上!”江子达说,“我对黄花。”
孩子们对出一个个下联:“黄菊”、“红桃”、“青椒”……
“好,暂停!再对下去‘白菜’就出来了。我在‘绿柳’前加三个字——‘和风拂绿柳’,接着对。”我刚说完,黄浩川迫不及待地说:“大火烧红桃!”
哈哈,教室里传来一阵笑声!“虽然颜色很鲜艳,但这不太美吧,谁再对?”“细雨滴红桃。”李岳源说。
“这个好一点,再对!”
张驰眨巴着眼睛说:“大雪压青松!”
“这个下联好,真巧啊,这是陈毅爷爷的诗句!谁还能对得更美一点?”
小才子江子达站起来说:“细雨湿黄花。”“这个对得美,有点意境了!”
“什么叫意境啊?”江子达反问了我一句。
“多读读古诗,你会慢慢了解的。”
机灵鬼王昊不耐烦了:“我来,我有一个下联,猛虎啸青天!”“你又对宽了,不过很有气势!”得到我的夸奖,王昊这下可得意了,手舞足蹈地说:“我还对了一个——大雨打乌鸦!”哈哈,大伙儿都笑了……
这是一节晨读课,除了读书,我常常和孩子们对对子。对子有的是从对联书里选的,有的是随口编的。几年来,这项活动得到了小朋友的欢迎,课间甚至有孩子主动找我来对对子。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思索了很久,得出了两个字的结论:好玩!
汉语本身是充满趣味的,对子就集中地体现了这种趣味。咱们的地名可以相对:湖北对海南、威海对镇江、龙井对虎丘、无锡的鼋头渚对桂林的象鼻山。植物名可以对:甜菜对苦瓜、狗尾草对鸡冠花、水仙花对木贼草。甚至看似不相关联的事物也可以相对:文竹对武松、青稞对丹麦、莫愁对可乐、拦路虎对落汤鸡。这风马牛不相及啊,但在汉语里、在对联中都有了联系,叫做无情对。怎么样,够好玩的吧?
对对子不仅是好玩的,而且是有益的。作为一项传统语文教学活动,它有如下几个好处:一、颠覆了“标准答案”,如河马,可以对山羊、水牛、海龟、海狮、天鹅等等,只要字对上了都可以,没有标准答案来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二、帮助孩子积累成语,汉语成语中有很多是对偶结构,如龙飞凤舞、神出鬼没、狼吞虎咽、朝秦暮楚……
文摘哑吧开口竟是联
宋朝时,福建浦城有一个才子叫黄鉴,他长到七岁了还不会说话,人们都以为他是个哑巴。为此,急得全家人到处求医,也不见效。
爷爷见他长得聪明俊秀,特别喜爱他,常常带他去游山玩水,见到什么风景和有趣的事儿,就耐心地讲给他听,还教他识字,并经常在他面前吟诗作对。黄鉴总是很认真地听着,微笑地点点头。不少人都说黄鉴的爷爷跟一个小哑巴说话,简直是在“对牛弹琴”,白费工夫。
哪知道,有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爷爷领着黄鉴走到了一口池塘旁,爷爷见池水又清又亮,把池中的景象全都展现出来,心中顿生感慨,不禁脱口道出了一个上联:
水马池中走
这水马是一种四条腿儿的水生动物,常浮在水面上,游得特别快。爷爷正在思索着下联,站在一旁的黄鉴竟然开口应对:
游鱼波上浮
爷爷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环顾四周又没有别人,这才相信真是黄鉴说的。
后记我与丁慈矿因对联相识,进而结为挚友。我们同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上海楹联学会理事,喜好楹联的同时亦酷爱书法。慈矿兄站在基础教育的讲台上,甘于寂寞,把对联教学看做是传播文化、激发童趣的至高享受;而我则立足于教师培训的讲台,多多少少地把自己对楹联的兴趣向老师们展示,希望能引发更多同道的参与。
对联既是文人雅士赏玩的文字游戏,对联又是贩夫走卒的口语对话。在韵律文学形式——楹联的发展中,本身就遵循着高雅和通俗的原则,最终却殊途同归,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形式。我们一直有个心愿,希望编出一本适宜于今天的孩子们看的对联故事书。现今的孩子背负着繁重的课业,为了给孩子们减轻压力,益智增趣,我们把书中的故事和相关内容定位在“有吸引力”上面,期冀着这些故事能给孩子们舒缓一下心情、引发一些笑声、提供一点知识。于是,手中为数众多的对联故事书籍便成了我们编选的素材。
在各种对联书籍中,故事里的联语出现过不少的变化甚至讹误,最后连主人公也在故事的演绎中不断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