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青少年课外阅读系列丛书)

分類: 图书,艺术,戏剧,话剧艺术,
品牌: 曹禺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15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305058734/9787305058738
·条形码:978730505873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青少年课外阅读系列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雷雨》是一部四幕悲剧。剧本以集中的时间,集中的场景,高度提炼了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旧恨新仇。不仅语言凝练,《雷雨》还特别重视音响和色彩效果,不惜浓墨重彩,同时,还注意对人物的声音、气味、眼睛进行夸张的处理。曹禺在谈到他的创作时,说:“《雷雨》对我来说是个诱惑,是我的。”
作者简介贾平凹(其中凹读wa),中国当代作家。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的主要作品有:《商州初录》《浮躁》《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天狗》《黑氏》《美穴地》《怀念狼》《病相报告》等。曾获得全国文学奖三次,并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那文学奖和法兰西文学艺术荣誉奖。其作品以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二十余种版本。长篇小说《秦腔》获2008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编辑推荐《雷雨》:故事发生在一九二零年初,旧中国的一个封建家庭里,大矿主周朴园的后妻繁漪不堪封建礼教的压迫,与大少爷周萍发生暖味的关系,周萍却又爱上了使女四凤。于是在他们中间展开了复杂激烈的情感斗争。四凤的母亲侍萍三十年前在周家当使女时被周朴园诱骗,生下周萍和大海后又遭遗弃。后来侍萍嫁给鲁贵生下女儿四凤,鲁贵背着她把四凤送给周家当使女。不料三十年前侍萍的悲剧又在四凤身上重演。在雷雨交加的黑夜里,当周萍知道侍萍和四凤是自己的生母和妹妹时,他自杀了;四凤、周冲也触电而死。侍萍目睹这些悲惨情景痛不欲生,她和大海毅然离开周家,只剩下周朴园留在这崩溃了的罪恶家庭里……
序言《雷雨》是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最为著名的一部作品,其经典性是曹禺以后创作的作品都难以超越的。
《雷雨》整个剧本就是一场雷雨,各方各面、各点各线,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台词,从表面到其内在。用曹禺自身的话来说它孕育着一种未知的诱惑,宇宙的神秘,对于难以命名难以捉摸的似是宗教范畴的思考。《雷雨》从一个夏日的白天,乌云密布的上午,蓄积着将要爆发的能量,一个一个呈现着它要讲述的人物,一点一点地描绘着人物的性格和他们互相交织的命运。《雷雨》的精彩透露在它的一点一滴之中,不管是第一次看还是不断地重看,都会被其恰到好处的安排所吸引所折服,甚至于感叹人物的每一句台词都是致命的,描绘着残酷和遥不可及的他们的幻想。虽然连曹禺自己都感到,作为话剧搬上舞台可能显得繁长,但是,读剧本的时候,它的精彩让人完全不会感到厌倦和疲惫。我们难以想象,曹禺是如何铺设的这些台词和布景,让它们都可以完全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曹禺本人把它归结为灵感、激情,一种创作和表达的欲望,可能这些抽象的名词在此就要发挥出形象的作用。
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除了作为剧本的优秀性,还有它的大范畴——作为文学的优秀性。《雷雨》每一幕开场前,大段的细致的场景描写,主要人物出场之时,对他们的外貌和个性的描写,曹禺都尽善尽美,融入感情地去对待他们,才让他们血肉充实,让他们在自己的命运当中围绕着自己的个性去挣扎或者妥协,让他们在事实面前做出决定,让他们在矛盾冲突当中去纠结释放出自己的情感。《雷雨》所要批判的,或者说要抨击的,大概不是所谓中国的旧社会,这是作者自身所言,仅是要,就如先前所说,被一种神秘所诱惑,去彰显出命运的残忍,激发出世人的怜悯之情。
文摘序幕
景——一间宽大的客厅。冬天,下午三点钟,在某教堂附设医院内。
屋中间是两扇棕色的门,通外面;门身很笨重,上面雕着半西洋化的旧花纹,门前垂着满是斑点,褪色的厚帷幔,深紫色的;织成的图案已经脱了线,中间有一块已经破了一个洞。右边——左右以台上演员为准——有一扇门,通着现在的病房。门面的漆已蚀了去。金黄的铜门钮放着暗涩的光,配起那高而宽,有黄花纹的灰门框,和门上凹凸不平,古式的西洋木饰,令人猜想这屋子的前主多半是中国的老留学生,回国后又富贵过一时的。这门前也挂着一条半旧,深紫的绒幔,半拉开,破成碎条的幔角拖在地上。左边也开一道门,两扇的,通着外间饭厅,由那里可以直通楼上,或者从饭厅走出外面,这两扇门较中间的还华丽,颜色更深老;偶尔有人穿过,它好沉重地在门轨上转动,会发着一种久磨擦的滑声,像一个经过多少事故,很沉默,很温和的老人。这前面,没有帷幔,门上脱落,残蚀的轮廓同漆饰都很明显。靠中间门的右面,墙凹进去如一个神像的壁龛,凹进去的空隙是棱角形的,划着半圆。壁龛的上大半满嵌着细狭而高长的法国窗户,每棱角一扇长窗,很玲珑的;下面只是一块较地板略起的半圆平面,可以放着东西,可以坐;这前面整个地遮上一面有折纹的厚绒垂幔,拉拢了,壁龛可以完全掩盖上,看不见窗户同阳光,屋子里阴沉沉的,有些气闷。开幕时,这帷幕是关上的。
墙的颜色是深褐,年久失修,暗得褪了色。屋内所有的陈设都很富丽,但现在都呈现着衰败的景色。——右墙近前是一个壁炉,沿炉嵌着长方的大理石,正前面镶着星形彩色的石块;壁炉上面没有一件陈设,空空地,只悬着一个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现在壁炉里燃着煤火,火焰熊熊地,照着炉前的一张旧圈椅,映出一片红光,这样,一丝丝的温暖,使这古老的房屋还有一些生气。壁炉旁边搁放一个粗制的煤斗同木柴。右边门左侧,挂一张画轴;再左,近后方,墙角抹成三四尺的平面,倚的那里,斜放着一个半人高的旧式紫檀小衣柜,柜门的角上都包着铜片。柜上放着一个暖水壶,两只白饭碗,都搁在旧黄铜盘上。柜前铺一张长方的小地毯;在上面,和柜平行的,放一条很矮的紫檀长几,以前大概是用来摆设瓷器、古董一类的精巧的小东西,现在堆着一叠叠的雪白桌布,白床单等物,刚洗好,还没有放进衣柜去。在正面,柜与壁龛中间立一只圆凳。壁龛之左(中门的右面),是一只长方的红木菜桌。上面放着两个旧烛台,墙上是张大而旧的古油画,中门左面立一只有玻璃的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