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倍增效益(职业化员工优秀培训读本)

分類: 图书,管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
品牌: 邱玉栋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16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111271033/9787111271031
·条形码:978711127103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职业化员工优秀培训读本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节约倍增效益》主要从重视细节,节约无小事,企业效益从哪里来,如何省出利润以及如何让节约成为习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节约倍增效益》适合企业内部培训,是企业培养节约型员工的优秀培训教材。节约倍增效益,节约是员工与企业的共同选择。
作者简介王华玉,经济学、管理学双硕士,北京君合顺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曾先后就职于用友软件、华夏银行、中信银行总行等国内知名上市公司、大型金融机构,从事公司金融、贸易融资、财富管理、私人银行及投资银行业务;译著有《并购制胜战略》、《投标经理人手册》、《伯格投资》、《憨夺型投资者》、《谈出高身价》、《经理人财务知识一本通》等。
编辑推荐《节约倍增效益》:实现企业效益倍增的宝典,培养节约型员工的必备教材。
节约是企业实现效益倍速的利器,建立节约型文化是企业实现效益的长久之计。
一本所有企业员工、政府公务员的必备图书,节约是企业和员工的共同选择,节约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节约是一种远见,一种态度,一种智慧。
目录
前言 微利时代,节约必行
一 注重细节,节约无小事
1.开源节流,企业财富的起点
为什么要开源节流
开源节流为什么能创造财富
怎样开源节流
2.做好小事。为公司省钱
不以事小而不为
小疏忽,大损失
细节决定利润
3.告别“大手大脚”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从自身岗位做起
告别“大手大脚”的习惯
二 企业效益从哪里来
1.微利时代,拼的就是节约
企业拼的就是节约
节约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做个节约型员工
2.向丰田学“节俭哲学”
丰田人是怎么节俭的
丰田人是有原则的节约
学习丰田人一切以公司利益为重的节约精神
怎样学丰田做个现代“抠门”人
3.省一分钱要比挣一分钱容易
竞争日趋激烈,赚钱会越来越难
省钱比赚钱要容易一百倍
节约是突破微利时代的杀手锏
4.客户不会为你的奢侈买单
奢侈是一切错误的源头
做节俭型企业
三 利润是这样省出来的
1.大经营,细管理
精细化管理更适合企业发展
精细化管理重在执行
细节决定节约的成败
2.优化流程增效益
优化流程能有效配置内部资源
优化流程有利于业务发展
优化流程有利于人才培养
成本与效率是组织流程优化的核心
3.抠门才能出效益
“抠”能出效益
敬业是员工最好的抠门之道
追求工作“零缺陷”是最好的抠法
4.省下的都是赚来的
赚钱新方法——省钱
利润是省出来的
会省就是赚
会省的才是好员工
5.节约一分钱,创造十分利
从一个鸡蛋说起
节约也是创造
节约应超越自身利益
节约延续资源生命
四 让节约成为习惯
1.像对待自己的家一样对待企业
员工要有主动节约的意识
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把节约当成日常习惯
2.人人都是好管家
管理好自己的每一天
怎样做个好管家
3.让节约成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理性消费节约资源
工作中养成节约习惯
生活中养成节约习惯
让节俭成为生活常态
4.节约,职业人的必备素质
节约体现综合素质
节约是良好的职业素质
节约是职场人不可缺的素质
后记 节约是一种美德
……[看更多目录]
序言节约,从小事做起
节约这个口号到处在喊,每个企业都在做,每个员工都在行动,可究竟要怎么做,才能真正做到节约呢?这个就是关系到节约的可行性,企业政策的问题了,也是所有管理者都关心的问题,说总是比做要容易得多。但是,当这本《节约倍增效益》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就知道问题已经有答案了,而且是最好的答案。
书中,两位作者从大处着手,讲的是企业如何去创造财富,企业如何通过开源节流带来财富,这正是两位作者的高明之处,看似是讲财富,实质却是为后面的节约做了铺垫,这样的写法,能引人人胜,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要去思索到底怎么才能创造财富,增加效益。
根据我自己的管理经验,我知道要使员工真正的做到节约是很难的,有些时候浪费在不知不觉中就造成了,而有的员工是有心想节约,却不知从何入手,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给管理者出了个好主意一从小事开始节约。
在匆忙的工作中,员工常常不重视节约,只知道机械地去工作,员工看起来足够的忙碌,足够的辛苦,但是产出的效益却并不高。管理者也迷茫这种现象,到底在哪个环节出错了呢?现在好了,本书给出了确切的答案,那就是忽略了小事,必然会带来大损失。
在细节上会疏忽,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但这个普遍的现象却带来了不寻常的后果——浪费。在《节约倍增效益》一书中提到了丰田、沃尔玛、宜家等大企业是如何有力度的去执行细节上的节约的,这些很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个人觉得,细节决定成败,从小事做起就是这本书的精髓,也是最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观点。
在本书中,两位作者还列举了很多我们身边熟悉的行业和实例,这些实例既通俗易懂,又不乏新意,“一个好的企业要想效益好,在细节上也是不可少下工夫的,不能忽略小的地方,只有把小的地方做好了,大的地方才能做得好,全部做好了,利润也就跟着来了。”这样的语句谁都看得明白,但细细思考,其中却不乏理性的光辉。例如,书中有一节写的是:节约从自身岗位做起。我觉得这个是最可取之道,也是实施节约的最好办法,节约本来是一道棘手的难题,可是从自身岗位做起,却轻而易举了,员工执行的难度不但没有增大,而且更容易做好。
这本书说得最多的,也就是节约要从小事做起,书中再三强调省钱比赚钱容易,我个人看来,这绝对不是言过其实,而是值得广大管理者和员工高度重视的问题。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增快,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没有节约的意识,是很难在市场上立足的,现在已经是微利时代了,每个行业的利润都很低,要想在众多竞争者中占据市场,就要从成本上下工夫,而节约就是从成本上,从内部控制上下工夫。
现在流行的精益管理,其实也就是在细处做文章,从小事上开始做起。这也是全书最大的亮点,有理有据地把从小事做起说得透彻,讲得明白,让人受益匪浅。
书中有大量的案例值得员工去认真仔细的学习,这本书不管是用来作为企业员工培训的教材,还是员工自我学习提高的读本,都非常不错。
看完全书,我深切的希望,中国所有企业家都应该给员工买来这本书,让员工好好地看一下,将员工修炼成优秀的节约型员工。这样,我们的企业在竞争中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文摘一 注重细节,节约无小事
1.开源节流,企业财富的起点
建设节约型企业不仅是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开源节流是必不可少的管理制度,全体员工都要提高这种意识,要做到多生产、少浪费,不断提高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使开源节流的精神贯穿于每一个员工心中。为什么要开源节流
荀子在《荀子·富国》中告诫君主:“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
几千年前的荀子就提出了开源节流的观念。那什么是开源节流呢?
开源:增加新的方法,找到新的途径。
节流:注意节约,减少流失。
说白了,就是多找挣钱的门道,节约开支。
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都会有周期性,但不管在经济周期的上升还是下降阶段,节约对企业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及国内经济的发展,企业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企业获得的利润越来越少,有的甚至威胁到了企业的生存。
面对日益减少的利润,企业就会思考:对市场的反应能不能再快一些?挖掘国内市场的潜力如何?如何让客户迅速找到我们?是否能够降低人员成本?管理成本是不是可以降低?市场营销的脚步能不能再快一点?如何找到后备客户?客户对我们的服务满意吗?客户有没有扩展需求?当然,如果我们能够保证现有的利润空间不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那么我们也就不需要考虑开源节流了,可现实往往并不如愿:我们的利润空间在逐渐萎缩。
后记节约是一种美德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其中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之一。但是有很多人却以为经济发展了,物质丰富了,我们不需要节约了,于是浪费的现象举不胜举。
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美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古老的诗,它告诫世世代代的人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才是。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食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并且把它落实到生活、工作中。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修身、齐家、治国不论哪一项都离不开节约,一个人也好,一个国家也好,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离不开节约。“以勤养志、以俭养德”,我们应该杜绝铺张浪费,做到身体力行,营造人人把勤俭节约当作己任的生活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尤其要做到为公司节约,因为一个人一生的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如果你在工作中浪费,那就意味着你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浪费。为公司节约其实也是在为我们节约,因为这个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你要是节约一点,就意味着为地球省一点,而我们又是靠地球而生活的,其实就是为我们自己在节约。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是全世界人都应该拥有的美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儿不剩。我们在公司里也应该做到像女王一样节约,及时关灯、关水,不浪费任何一点儿资源。
日本的丰田公司,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信封用了一次还要用第二次;美国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连一个油桶的塞子都不肯浪费。任何一种美德从来都不会因为换了地域就不需要存在了,不管在何处节约意识总是令人赞叹的。
丰田公司的员工体现出的是一种对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可以说节约是有责任心的表现。一个员工要是不爱惜公共财物,是因为在他的意识里,那不是他的。所以才会出现用公司的电话来谈自己的私事,用工作的时间来干自己的私事等这种现象。我们更应该像丰田人学习,不要在工作中浪费一点点材料,把节约当成习惯。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它值得我们世代传承,不会因时间流逝而消失。建国初期,节约是传家宝,要建设新中国离不了它。新社会建设时期,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节约。改革开放以后,同样少不了节约,有了它,我们的企业才能节省能源,降低耗费,有了它,企业的发展才有保障。
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不仅意味着对社会负责,也意味着对人的尊重。在企业中,一件产品要由很多道工序完成,后面一道工序的点滴浪费,都会抹杀掉前面很多人的劳动成果。在社会上也是一样,一点一滴的事物都是别人劳动的结晶,任何浪费都是对别人劳动的不尊重。
当然节约更直接地体现为朴素、现实、严谨的工作态度。节约的人能够理解一件事物的价值,并且懂得珍惜和利用,这与华而不实正好相反。懂得惜物者往往也懂得惜人,所以在工作中他们也更能获得好的人际关系,在企业里才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它的美就如甘霖,能让贫穷的企业开出富裕之花;它的美就如雨露,能让富有的企业结下智慧之果。它的美就如春风,吹走了贫困,吹来了希望;它的美就如朝阳,带来了富裕的曙光,赶走了穷困的黑暗。建设节约型企业,就要牢固树立“浪费也是腐败”的节约意识,就要营造“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就要意识到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不但不能丢弃,还应更好地发扬下去。因此,全社会都要重视提倡勤俭节约,不要忽略了节约这一美德,尤其是企业的员工更应该让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永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