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最想问的60个心理问题(最新珍藏版)

分類: 图书,心理学,人类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
品牌: 李石华
基本信息·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页码:26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802511729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青少年最想问的60个心理问题(最新珍藏版)》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现状,以简洁、鲜活、富有情趣的文字,再王见了青少年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心理分析,并为家长和老师提供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对策和建议。表达清晰、分析透彻、观点鲜明,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可谓是为青少年而写就的一本心理健康指导书。在《青少年最想问的60个心理问题(最新珍藏版)》的引导下,青少年可以走进自己的内心深处,在一个个故事中净化自己的心灵,呵护自己内心的世界,永葆心理健康,发掘内心的潜能,为成功塑造人生观和世界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推荐《青少年最想问的60个心理问题(最新珍藏版)》:动人的心理故事帮助你远离青春期迷茫。净化心灵、心理健康、激发潜能、拥抱成功。
目录
第一章 自我意识的崛起
1.如何面对身高的烦恼
2.减肥也是心病吗
3.为体味自卑怎么办
4.难道我有失忆症吗
5.为什么一到考试我就紧张
6.在数学上“少根筋”怎么办
7.这么多的人情债该怎么还
第二章 独立性的增强
8.如何不做父母争吵的“三夹板”
9.对父母的感情为什么这么复杂
10.如何面对父母的轻视
11.害怕父母的好怎么办
12.如何面对“抠门”的妈妈
13.为什么我不能当演员
14.为何要“巴结”父母的亲友
15.我有恋父情结该怎么办
16.我为何不能有个家
17.妈妈偷看我的信怎么办
第三章 感情的多变
18.我为何“刻苦”不起来
19.父母为何不理解我喜欢歌星
20.我有网瘾了该怎么办
21.我该如何管住自己的情绪
22.我为何做什么事都要找个伴
23.我为什么这么怕“生”
24.我为何没有一个“好爸爸”
25.怎样做个有个性的人
26.我为何没人理睬
第四章 交往的困惑
27.我也想有个“笔友”
28.如何控制住“小心眼”
29.害怕跟同学交往怎么办
30.我为什么见到人就脸红
31.我为什么会反着干
32.同学说我重色轻友怎么办
33.男生欺负我怎么办
34.如何才能割舍这份友情
35.我能和网友见面吗
36.冲动之后如何收拾残局
37.“快人快语”是缺点吗
38.朋友嫉妒我怎么办
第五章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39.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怎么办
40.我为何这么无聊
41.我为何如此焦虑
42.我为何总是失眠
43.为何总改不掉粗心的毛病
44.我如何才能戒烟成功
45.我怎样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第六章 性意识的萌动
46.妈妈极力反对我谈恋爱怎么办
47.纯洁的友情为什么不会长久
48.失恋了,怎么办
49.喜欢上老师该怎么办
50.我要不要突破那道“防线”
51.我为何总挑男友的毛病
52.我是不是同性恋
第七章 青春期常见的心理疾病
53.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怎么办
54.为何有停不下来的重复
55.我为什么喜怒无常
56.我为什么总想洗手
57.我得了自恋毛病怎么办
58.我为什么吃不够
59.我为什么不敢关灯睡觉
60.我为什么总抱怨自己长得丑
……[看更多目录]
序言当我和本书编辑商量要写一本关于青春期孩子困惑的健康指导书,思考青春期的情绪和感受来自何处时,一种莫名的震撼穿越我的全身,猛然惊醒,原来一切问题的根源是“我们自己”本身。一直很喜欢幾米的《布瓜的世界》(“布瓜”是法文,意思是“为什么”),美丽图画上那些或温馨或伤感,或奇特或平实,或幽默或尖锐的“为什么”,一句句直问得人眼眶发热,心里发慌!最慌的是,为什么人长大了,就问不出“为什么”来了!
不过,当你遇到了心理学,学着用心理学促进自己成长,帮助他人成长,就会有问不完的“为什么”了:
为什么你那么在乎别人的评价?
为什么你那么害怕分离?
为什么你一碰到某种情况就感到无比焦虑?
为什么你总是怕给别人添麻烦?
为什么你不想长大?
为什么你总担心自己会学坏?
为什么成功对你那么重要?
为什么你那么渴望友谊,却形单影只?
为什么……
无数的“为什么”就像百川归海一样,引向一个核心概念——“自我”。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有一个温暖而又顽强的种子,埋在你心灵和身体的深处,当它冒出嫩芽的时候,你就开始作为一个具体的人而在这个社会存在了,你与这个社会和这个社会与你就发生了一种亲密的联系。你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便成了你一生需要实现的目标。你会不停地追问和探索:“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等这些哲学问题。
一个不了解自己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算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不认识自己的人,对于别人和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便无从谈起。人在这个世界上,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其次才是对社会和家庭负责。
文摘第一章自我意识的崛起
1.如何面对身高的烦恼
自卑,除了消磨一个人的雄心、意志,使他自暴自弃、悲观、颓废之外,恐怕不会有什么好作用。
张亮是一名高二的学生。原本是一个活泼阳光的小男孩,由于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飞长的身高,而自己还是停留在1.5 1米,他的自卑和不平衡油然而生,他从此不愿与同学或朋友见面,不参加班里的集体活动。为了改变自己的现状,他寄希望于考上名牌大学,并将此看作唯一的出路。但是,强烈的自卑与自尊交织的心理让他无法平静,在路上或超市里偶然遇到一个同学,都会好几天无法安心,他痛苦极了。为了考试,为了将来,他每每端起书本,却又因极度的厌倦而毫无成效。据他自己说“一看到书就头疼,一个英语单词记不住两分钟;读完一篇文章,头脑仍是一片空白;最后,连一些学过的常识也记不住了。我的智力已经不行了,这可恶的环境让我无法安心,我恨我自己,我恨每一个人。”
的确,对于男孩子来说,只有1.5 1米的身高,会很有压力,但是,据说拿破仑是个矮子,也不过就是如此数量级的个头,查查史料,也没发现他有自卑得不敢见人或一心吃“增高乐”想长高的记录。
想一想个子矮的伟人,他们精神达到的高度让我们不得不仰视他们。其实,“世俗的偏见”并不见得有多大,“自己给自己设定的阴影”倒是关键中的关键,它使你不能以很好的心态接纳自己。有一首歌叫《我很丑但我很温柔》,你很矮但你又如何呢?赵传不自卑,但愿你也不要自卑。
是谁吞噬了我们的自信心
所谓自卑,就是轻视自己,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并不一定是其本身具有某些缺陷或短处,而是不能悦纳自己,自惭形秽,常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不被自我喜欢,进而演绎成别人也看不起自己的位置,并由此陷入不能自拔的痛苦境地,心灵笼罩着永不消散的愁云。
那么,自卑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1)没有形成成熟的自我概念
学龄前儿童不知道什么叫自卑,因为他还未产生自我意识,还不知道评价“自我”。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识迅速形成,然而他还不能一下子成熟。不成熟的表现就是过高或过低地要求“自我”,过低要求自我的人,得过且过,也不知道自卑。问题出在过高要求自我的人的身上,他们要求自己必须十全十美,必须时时处处超过别人,可现实中的自我谁也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他们就自卑起来。据研究,自卑的人的智力水平和身材水平大都是中等或中上。可见,自卑的人之所以瞧不起自己,是主观评价标准太高的缘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