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学与教育(教育哲学译丛)
分類: 图书,教育,教育学,教育分支科学,
品牌: 肖恩·加拉格尔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2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61769379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教育哲学译丛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解释学与教育》的观点将被广泛引用,而且很有可能成为以解释学为基础的教育改革的权威。作者从哲学角度详实地探讨了四种类型的解释学及其四个核心原则,接着他在当代的教育理论中寻求相同的观点,并且表明解释学反思能否或如何充实每一种教育观。并且基于当代的学习理论,作者也大胆地对解释学反思本身进行批评。
编辑推荐《解释学与教育》根据伽达默尔和海德格尔的哲学论述,聚焦于经验以及我们对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的理解。当然,教育形成了我们理解世界和他人的方式,所以解释和教育之间就存有内在的联系,并且二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循环。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是由包括我们成长的文化在内的教育经验所形成的;同样,我们当前的理解形成了我们的教育经验。
目录
主编寄语
中译本前言
前言
致谢
缩写
第一章 解释学的本质及其对教育理论的适切性
第一部分
第二章 解释和教育经验
第三章 解释循环和教育循环
第四章 解释学的限制
第五章 解释学的可能性
第六章 教育的本质
第二部分
第七章 保守解释学和教育理论
第八章 批判解释学和教育理论
第九章 激进解释学和教育理论
第十章 教育和解释学
注释
译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自从《解释学与教育》一书的英文版在1992年出版以来,该书已经无数次地被创造性地解读和应用,远远超越了作者的观点。我发现本书被应用到许多我从未预料到的领域。正如预期的那样,本书的观点对解释学理论和教育理论都是适切的,但是我注意到许多其他学术领域的出版物也引用了本书的观点,如:音乐理论、护理、艺术和建筑、精神治疗、新闻学、工程学和设计、心理咨询与戒毒、老年学甚至园艺学。人们发现本书能够被应用到如此之多的方面和研究领域,我对此感到奇怪,但更多的是欣喜。它强化了这一观点:解释学具有普遍的重要性,并且验证了文本的解读总是超越作者这一深刻见解。
大多数解释学方面的文章都是有关文本解释的。本书并非如此。本书根据伽达默尔和海德格尔的哲学论述,聚焦于经验以及我们对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的理解。当然,教育形成了我们理解世界和他人的方式,所以解释和教育之间就存有内在的联系,并且二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循环。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是由包括我们成长的文化在内的教育经验所形成的;同样,我们当前的理解形成了我们的教育经验。我所说的是“我们的”而不仅仅是“我的”理解,这是因为在任何解释和教育经验中,共享的意义处于关键地位。
在本书所论述的各种各样的解释学原则之外,我再增加一条:解释总是主体间性的。
文摘这并不是否认存在一些促使学生学习的心理的或动机的问题,也不是否认设计良好的学习情境的重要性。当然,规范性的学习理论必须在有关动机问题和学习情境的技术操纵方面提供指导。然而,解释学的原则描述了学习的必要(sine qua non)条件。除非学生在解释的应用中经验到他自身的可能性,否则即使设计最好的实验情境和竭尽全力鼓励学生也不能导致学习的发生。
出于规范性的目的,认为师生关系具有我一你型的对话斡旋特征可能是合理的。伽达默尔和其他人都指出,这样的一种模式更适合于教师对学生的独裁控制。但是由于前面部分所概括的原因,即使我一你型的模式与师生关系关联,那也不是获得教育经验的解释学情境所需要的正确模式。仅仅聚焦于我一你型的师生对话就会退回到外在性原则,因为这样的一种聚焦明显地使学科内容外在于二者。
即使在教师或教材不在场的情况下,学习也能发生。这证实了这一事实:学习不能被简化为师生之间的对话相遇。学习的必要因素是作为学习者的学生和将要学习的客体的相遇。但是这不是一种客观的相遇,而是以问题为基础的相遇,结果不熟悉被问题凸现出来,于是就有获得客观地位的可能性。学习者带着内在于他的方法的问题来探讨学科内容。在语言的传统语境框架之内的问题当然可能由教师在试图促进与学科内容的相遇时提出。这样的教学问题将会在程度不等地试图吸引学生独立质疑学科内容的语言中被重述。然而,必定以问题的形式引出学生的兴趣和要求努力的是学科内容本身而不是教师。
如果学习者将通过对学科内容的质疑地相遇从而获益的话,那么就不能退缩。质疑必须继续进行。如果我们认为教师与学生以及传统的过程和学科内容是学习情境的因素的话,那么作为学习者的学生就决不会达到或后退到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通过质疑,学习者总是参与一个互动过程,即与传统、熟悉的语境、学科内容、不熟悉的客体之间的辩证交流。这里我们回到本章开始所提到的与经济收益原则的类比。现代的贸易收益原则表明通过贸易所获得的收益要比自给自足的行为大得多。
后记又到了桂花飘香的季节,我也终于译完了肖恩·加拉格尔教授的《解释学与教育》一书。整整一年的时间,我的空余时间几乎都花在了翻译这本书上,这期间既有一筹莫展的烦恼,亦有醍醐灌顶的欢欣。想想去年冬天那冰冷的宿舍,我总是熬夜到凌晨以后;想想整整一个寒假,我几乎没出门,看着这么厚厚的一本书最终还是被我啃完了,心里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翻译本书对我来说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作者在书中旁征博引,把西方现当代的著名哲学家几乎一网打尽,这无疑为本书的翻译增添了不小难度,有时一句话得让我思忖半天,但是翻译的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我从中获益良多。
最早接触解释学是在十几年前的西方文论课上。学习西方文论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里面有太多的唯心主义和非理性的内容,所以我对许多流派都是似懂非懂,但我对其中的一个流派非常感兴趣,那就是读者反应批评。尼采宣布了“上帝的死亡”,而读者反应批评则宣判了“作者的死刑”,认为作者一旦完稿就与作品不再有任何联系了,读者才是作品意义的最终赋予者。这种观点对我这位总是猜错作者“原意”的读者来说确实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而读者反应批评的哲学基础正是哲学解释学,所以就爱屋及乌,也开始尝试阅读一些有关哲学解释学的文章。